徐亚军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的过敏性皮肤病,在不同季节以及不同性别的情况之下,患者过敏原的区别。方法 采用应变原定量的免疫应对方法,抽取的2011.1.1——2011.12.31之间在院接受过治疗的200例过敏性皮肤患者,采用回顾性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其调查的结果显示,200例患者中,经过检测其过敏原呈阳性的患者有80例,所占的比例为40%,过敏性紫癜、荨麻疹、湿疹、皮炎以及热门荨麻疹这几种疾病中,吸入组的分辨率分别为35.6%、32.4%、36.5%、39.5%、35.5%。而作为食入组的阳性分辨率则依次为15.6%、13.5%、11.3%、11.9%、14.8%,对于不同季节的分辨率依次为15.9%、25.1%、42.3%、55.6%、32.5%。结论 对不同的过敏性皮肤病,在不同季节以及不同性别的情况之下,患者的过敏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我们可以以此为依据来进行有效的筛查,从而有效的提升临床上治疗皮肤过敏的效果,并针对性的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
【关键词】 过敏性皮肤病;过敏原;免疫印迹法
基于过敏性皮肤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但是在临床上对于其致病因素却不是很清楚的问题,就目前在临床医学上对于过敏性皮肤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从而有效的促进皮肤病患者的康复与预防发生复发性过敏反应。针对于此目的,我们做了调取了2011.1.1——2011.12.31之间在院接受过治疗的200例过敏性皮肤患者的病历做了临床调查研究,具体的方法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抽取的2011.1.1——2011.12.31之间在院接受过治疗的200例过敏性皮肤患者,其中女性占120位,男性占80位,患者的年龄在1岁-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岁,其中过敏性紫癜患者为45位,荨麻疹患者占到35例,湿疹患者为50例,皮炎患者占有30位,热门荨麻疹患者有40例。所采用的是常规的静脉提取血样的方法,提取血液2mL左右,在离心5000项r/min状态下,离心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从而起到有效的避免血清之中的纤维蛋白发生沉积的现象,进而造成冲洗不够彻底。将所选的200例患者的过敏原分为吸入组以及食入组。其中吸入组的吸入来源主要是粉尘螨、草蒿以及动物的皮屑等。食入的来源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的食物,譬如鸡蛋、鱼虾海鲜之类、牛奶以及花生和芒果等。
1.2 临床上的检测方法
1.2.1 选取定量的特异性过敏原物,将其吸附在硝酸纤维素膜的表层之上,紧接着将其放置于试验的反应槽之中,再借助吸液器提取少量的患者血清加入其中,并将其移到温室内进行孵育培养,其结果显示,所制取得标本中过敏原会与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进行有机的结合,最终的生成物将在硝酸纤维素膜上面附着。
1.2.2 等到反应一定的时间之后,再将多余的抗体进行冲洗,再在其中加入进行标记处理的IgE抗体,再继续在温室环境中进行孵育培养,再将没有参加反应的抗体进行冲洗去除。
1.2.3 同样是在温室环境中,再接着加入经过碱性磷酸酶标记处理的链酶亲和素,使它和生物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没有与生物素发生结合的链酶亲和素进行冲洗并去除。
1.2.4 再在以上的操作基础之上,加入BCIP/NBT酶,使其与之前的底物发生结合与反应,依旧在温室环境下进行孵育工作,随之则将会出现霉的显色反应。且显色的沉淀物将在试剂条上清晰的显现出来,其颜色的深度会随着血清中的IgE抗体含量的增多而加深。
1.2.5 等到试剂条处于干燥的状态之后,借助专业的医学设备进行数据的读取,并作详细的记录。
1.3 检测的标准 采用观察检测板上过敏原平行带的方法,以颜色的不同来进行判别:如若检测板上的颜色显示为红色,则表示为鉴定的结果呈阳性。在采取定量检测的方法对于每种过敏原IgE的浓度和总IgE的浓度(IU/mL)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方面的处理 借助专业的系统软件,进行X2数据的检测,当P<0.05的差异显示,则表示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所选取的200例患者中,通过过敏测试,过敏性紫癜患者为45位,荨麻疹患者占到35例,湿疹患者为50例,皮炎患者占有30位,热门荨麻疹患者有40例。按照在院就诊的时间进行分配为1-2月30例,3-4月35例,5-6月40例,7-8月45例,9-10月50例。其中吸入小组的过敏源测试呈阳性的患者有150例,所占的比例为75%,呈阴性的有50例,所占的比例为25%。而食入小组的过敏源测试呈阳性的患者有80例,所占的比例为40%,呈阴性的有120例,所占的比例为60%。两个小组相比较之下,通过吸入途径导致的过敏源阳性比例要比食入性导致的过敏阳性率要明显的高出许多。采用SPSS进行检验分析,两组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2 五种不同疾病中,吸入性过敏原和食入性过敏源的过敏性的阳性分辨率比较 其中过敏性紫癜、荨麻疹、湿疹、皮炎以及热门荨麻疹这几种疾病中,吸入组的分辨率分别为35.6%、32.4%、36.5%、39.5%、35.5%。而作为食入组的阳性分辨率则依次为15.6%、13.5%、11.3%、11.9%、14.8%,对于不同季节的分辨率依次为15.9%、25.1%、42.3%、55.6%、32.5%。
2.3 在不同季节两个小组的阳性率对比 吸入小组3-5月的检测显示为阳性的有30例(15%),6-8月为阳性的有40例(20%),9-11月显示为阳性的有50例(25%),12-2月显示为阳性的有40例(20%)。而食入性小组的所占比例依次为15(7.5%),20(10%),20(10%),15(7.5%),25(12.5%)。
3 结 论
目前随着环境的恶化以及食品安全的不达标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很大一部分人容易发生过敏反应,但是过敏性皮肤病作为现在临床医学上的一类疑难杂症,很难找到其病因,所以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以上研究发现过敏源主要与季节、饮食以及生活的环境有关,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吸入性和食入性的过敏原上有统计学差异,将对后期的过敏性皮肤的临床研究起到很好的参考借鉴作用。并为临床上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皮肤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润祥,龚业青,肖常青,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常见变应原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5):362-363.
[2] 吴泳,黄一锦,杨萍娥.200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变应原检测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
[3] Moh,Unatds,WHO.2009 Estimates for the HIV/AIDS epidemic in China[R].Beijing,2010,31:874-875,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