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贷新规在中国施行了三年多来为我国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完善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信贷新规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和弊端的存在使得信贷新规不能发挥其原有的作用,因此,必须加以改革。本文主要针对贷款新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及对策展开研究,以期提出具有实用性的意见。
关键词:信贷新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刘双凤(1982-),女,湖南衡阳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学。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7.2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7-63-03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商业银行的信用贷款在调节经济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大。自中国银监会颁布贷款新规以来已经将近三年,这三年内,贷款新规的实施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更加的规范和有效,解决了以前困扰中国信贷几十年的问题和弊端,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呈现出新的面貌。然而信贷新规的转变力度很大,在我国实行起来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转型,在这三年的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弊端和问题急需我们解决,比如银行结算系统尚需升级与其匹配;需要加强科学技术的支持;加强对信贷人员的培训;加强与有关各方的沟通与协调。本文旨在研究贷款新规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信贷管理的含义
信贷指的是信用贷款,贷款人无需提供担保,以自己的信用向银行取得的贷款。由于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银行内部管理控制不到位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贷款往往存在很大的风险,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可能蒙受损失,并且这一风险往往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因此,信贷管理成为商业银行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有效的信贷管理可以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的质量、降低贷款损失的风险。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是其进行损失弥补以及增强风险控制能力的一种重要管理方法。其主要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处理、防范、分析、预测其所面临的信贷风险,从而准确的计量和识别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水平以及风险成本,从而实现风险与收益匹配,提升银行的运用能力以及获利能力。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主要从两个层面把握:微观层面的信贷管理以及宏观层面的信贷管理。微观层面的信贷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针对居民个人、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的信用贷款的管理,这部分的信用贷款主要凸显的是资金融通的职能。宏观层面的信用贷款管理主要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这部分信贷体现的是中央银行对货币调控职能。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从资金指令性管理阶段、实贷实存管理阶段,一直发展到今天的信贷全流程管理阶段,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发展,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逐步适应了当今社会的经济形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水平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当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水平的提高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贷款新规概述
所谓的信贷新规,是指中国银监会自2009年7月到2010年2月陆续颁布的有关完善银行等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框架的文件,包含了一个指引和三个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信贷新规对许多内容进行了定义,如《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中对项目融资的定义进行了界定、《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对固定资产的定义进行了阐述、《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对个人贷款进行了定义等。每个文件中也提出了许多关于贷款的新要求。
自银监会颁布贷款新规以来,国内众多学者针对贷款新规的内容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和整理国内的现有研究发现,贷款新规的研究多集中于三个角度:企业角度、银行角度以及监管角度。在企业角度方面,张艺陆(2011)认为,贷款新规的颁布与实施提高了企业资金管理的风险意识,对于企业财务成本的节约起到了显著效果,企业的生存环境得到优化。从银行角度,杨东辉(2011)在其研究中指出,虽然银监会颁布了相关的贷款新规,但是基层银行受到考核方面压力的影响,往往在实施新规时存在很多的不规范行为,打擦边球,使得新规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其在文章中针对这类现象提出了如何改革的建议,以使贷款新规真正发挥积极作用。在监管方面,赵晓丽(2011)认为,我国的贷款新规与国外的贷款管理的方法相比,对流动资金的管理上比较薄弱。
贷款新规的颁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规定顺应了监管环境的变化,提高了监督管理的有效性;有助于对信贷资金的合理配置,促进实体企业的发展;促进中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体系的完善也做出巨大的贡献。
三、贷款新规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积极作用
贷款新规相较于旧的规定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均是适应我国新的经济环境所作出的变更,对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方面做出了许多积极的贡献,如有助于完善信贷市场环境、有助于引导银行业务模式实现转型、有助于商业银行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有助于加快银行业信贷管理理念的更新。具体分析如下:
1、有助于完善信贷市场环境。贷款新规实施的三年多以来,借款人与贷款人已经从单纯的刻意遵守变为了自觉履行。贷款新规的原则与理念的实施,对于降低企业的金融风险、督促借款人理性投资与规范经营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新规的实施使得消费者的财务费用也有所降低,这些无疑都是对贷款环境的完善。
2、有助于引导银行业务模式实现转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较多的是利用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利差来获取盈利以及运用以贷吸存的存款增长方式,但是随着新形势的变化,商业银行的旧模式已经显示其弊端,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模式的转变已经变得十分迫切。此时推行的贷款新规无疑为商业银行模式的转变带来了机会和制度方面的保证,商业银行可将落实贷款新规当作是其业务转型的着力点与切入点,从而推进转变。
3、有助于商业银行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贷款新规中包含的一个指引和三个办法从不同的方面对贷款方面的新规定进行了界定,但是其核心主旨是一致的,均是在强调贷款的实贷实付、全流程的管理。贷款新规中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管理提出了详细的要求,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操作,使得商业银行贷款风险进一步降低,从而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稳步、健康的发展。
4、有助于加快银行业信贷管理理念的更新。银行信贷管理一直是商业银行管理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如何对银行的信用贷款进行有效的管理直接决定着银行的生命力。但是,根深蒂固的一些旧的管理理念深入人心,要想改变并不容易,比如重视大户、重贷轻管等。贷款新规的出台,打破了这一传统的理念,其对于商业银行贷款管理过程中的多个问题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信贷管理的理念有了新的定义。
四、贷款新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
信贷新规的推进为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带来了重要的积极影响,其推行的意义值得肯定,整个2013年6月份银行业新增贷款规模约8000亿元,而2012年同期,银行新增贷款为9000亿元。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商业银行结算系统需提升,避免管理中的盲区;网上银行支付方式缺乏限制;新规执行后企业与银行的关系紧张;商业银行存款数额下降。具体分析如下:
1、商业银行结算系统需提升,避免管理中的盲区。由于技术方面的限制,我国的商业银行在结算系统方面仍存在一些漏洞,比如对于企业所贷资金的跨系统、跨省的流动并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资金的监管最多职能跟踪到升级的分行,这中间就存在很大的管理盲区,为违法行为提供了机会。正是由于银行无法从技术上对贷款进行全流程的跟踪,那么对于贷款新规中的一些要求实质上根本无法达到,这就严重影响了贷款新规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张航军、王丹平利用银行结算系统时间差进行信用卡套现案曾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其利用POS机刷卡交易信息通过银联系统反馈给银行有1-2分钟的时间差套现18万元。
2、网上银行支付方式缺乏限制。网上支付方式是最新的支付方式,也正成为全社会普遍接受的主流缴费方式,网上交费解决了传统收费的时间和地点限制,节省开设收费点的巨大开支,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是面向各种公众收费系统向Internet拓展的整体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使收费系统的用户可以在任意的地方(只要拥有上网电脑)、任意的时间,缴纳及查询各种费用,将极大地方便用户。客户在银行进行网银开户时往往并没有什么限制,但是这和贷款新规中的规定是矛盾的,因为贷款新规中规定部分客户是不能使用网上银行进行支付的。因此,银行必须加强这部分的管理,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这个漏洞进行违法行为。
3、新规执行后企业与银行的关系紧张。贷款新规施行以后,母公司不再是统一为其子公司的贷款进行统还,而是实行实借实还的方式,即有母公司将钱先划拨给子公司,由子公司将钱还给贷款银行,程序变得较为复杂,因此不被企业欢迎。另外,新规定要求由银行代为支付企业所借的款项,因此企业的任何支付都需经过银行,使得贷款的使用方面也带来很多的不便。类似于这样的新规定还有很多,完善现有的贷款管理体系必然需要对原有的一些企业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进行推翻重建,必然引起企业的抵触和不满的情绪,因此,新规定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很大一部分的企业的排斥,这也是新规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的影响。
4、商业银行存款数额下降。在新政策实施以前,银行存款中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企业贷款转化而来的,即用款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后,将所贷款项存入贷款银行,从而转化为存款的经营模式。同时,贷款新规的严格要求,也会加大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处理时的审查等成本,影响银行的利益。据统计,2013年5月份前两周,4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存款减少2000亿元的前提下,贷款近乎零增长。因为存款不稳定,进一步导致了商业银行可用的贷款增量减少,存款减少意味着可用于放贷的资金减少,商业银行资金在某种程度上面临“脱媒”的压力。
五、针对存在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措施
贷款新规下,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为其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使新规定更好的与当前的管理融合,将新规的精神落实到位,将现阶段存在的管理问题一一解决,已成为各商业银行的迫切需要。为了使得贷款新规更好的发挥作用,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意见,如升级银行结算系统,加强科学技术的支持;加强对信贷人员的培训;加强与有关各方的沟通与协调。具体分析如下:
1、升级银行结算系统,加强科学技术的支持。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得以前不敢想的技术今天都得已普遍应用,因此,对上文阐述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结算漏洞的弥补,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也能够实现。如何提升银行信息化的管理水平,现如今很多银行都在尝试与大胆创新,比如农发行开封市分行近日成功研发应用了企业运营信息移动监测管理系统(YAME),对农发行现代信贷监测手段进行了有益探索。该系统工作流程首先由客户经理利用手机客户端在进行客户监管时录入客户现场资料,如水、电、税单据,原材料采购单、商品出库销售单、员工工资表等研判企业经营状况的依据,以图片或视频方式发送到系统后台,进行分类储存管理,由后台管理人员进行监测分析,报风险管控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实现对客户企业的实时、实地监测管理。该系统操作方便,可以实现客户经理尽职工作无线定位监管,数据保密功能增强。
2、加强对信贷人员的培训。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拓展,各项管理制度的逐渐完善,信贷监测水平随之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受基层行信贷管理人员少及部分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制约,形成了对客户企业监管过程中政策执行不到位、监测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影响了银行基层信贷监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必须对人员加以培训,提升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同时,商业银行必须完善绩效考核的方法,比如适当的降低对存贷款额度的硬性指标等措施。防止贷款人员只是单纯的为了完成业绩拉存款贷款的局面。
3、加强与有关各方的沟通与协调。针对企业的抵触情绪,银行应当进行适度的沟通,向企业阐述贷款新规的积极作用,加大对企业有关贷款新规的咨询,从而使企业明白贷款新规的规定以及流程,从而消除企业与银行之间的矛盾。银行同时也应加强与监管方面的沟通,贷款新规的实施,毕竟刚刚起步,在运用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障碍和难处,银行不应当为了自身的短期利益,刻意规避新规的要求,打法律的擦边球,应当积极与有关监管部门沟通,对工作上存在的困难及时向监管部门寻求帮助,运用合理的途径去解决问题,从而真正履行银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扮演的重要职能。
六、结论
综合上文所述,本文对信贷新规实施以后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进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首先,对信贷管理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简要介绍,接着对信贷新规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实施以后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带来的积极作用予以肯定,如有助于完善信贷市场环境、有助于引导银行业务模式实现转型、有助于商业银行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有助于加快银行业信贷管理理念的更新。其次,对贷款新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商业银行结算系统需提升,避免管理中的盲区;网上银行支付方式缺乏限制;新规执行后企业与银行的关系紧张;商业银行存款数额下降。最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比如升级银行结算系统,加强科学技术的支持;加强对信贷人员的培训;加强与有关各方的沟通与协调。通过本文的分析,期望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的完善贡献力量,使得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真正发挥调节经济的作用,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活跃。
参考文献:
[1] 刘畅.贷款新规引领银行业新变革[J].经济日报,2010-06-11.
[2] 谢清河.贷款新规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基于关系银行业务理论分析[J].企业经济,2011,(04).
[3] 邹林刚.贷款新规实施背景下的银行经营策略探讨[J].现代金融,2010,(08).
[4] 沈悠、柳静.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1,(03).
[5] 雷龙龙.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0,( 03).
[6] 张艺陆.贷款新规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0,(10).
[7] 杨东辉.贷款新规下银企“变形”行为的风险管控[J].福建金融,2011,(02).
[8] 赵晓丽.中国信贷风险管理法规浅析[J].法制与社会,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