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运用社会化的心理机制相关理论,从社会化在个体身上发生的四点心理机制,即社会角色引导、社会比较、社会学习和亚社会认同出发,结合当前中学德育在方法上的理论灌输倾向进行分析,讨论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对当前德育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社会化;心理机制;德育改革
社会化通常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任何一个人类个体只有通过一定的社会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获得适应一定社会的社会特征,形成人类的心理结构和行为动力系统,获得明确的自我概念,才能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社会化在个体身上发生的心理机制是社会化研究者较少讨论的问题,按照金盛华(1996)的观点,从社会角色引导、社会比较、社会学习和亚社会认同四个侧面,可以很好的地揭示社会化在个体身上发生的心理机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学德育的改革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将从社会化的心理机制理论出发,分别从社会化心理机制的四个方面来探讨对当前改革中的中学德育的启示。
一、社会角色引导
(一)社会角色引导机制。角色是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以及理解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在生活中,角色成为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一个人担负的角色决定了社会对其产生的要求和期待。所以说,角色引导着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实际生活状况和人们的行为方式及内在的心理状态。角色引导机制是将社会所要求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对不同社会角色的社会期待和一套被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模式,而个体要想顺利实现社会化,就必须扮演好社会所赋予的角色,得到社会的认可。
(二)社会角色引导机制给改革中中学德育的启示。德育目的是要通过系统的教育使中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思想道德,在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时,可以灵活运用角色引导机制,使教育对象明白自身在社会上所担任的角色以及社会对此角色的具体期待。中学德育的教学活动,应走出传统的单向的课堂理论灌输,走向双向或多向的社会生活实践,在生活中找准成功担任相应社会角色的人物,弘扬其道德品质,学习其行为方式,利用榜样的力量来教育广大的受教育者。中学生由于还没有发展起成熟的个人独立评价体系,更倾向于依赖社会倡导的基本价值标准。
二、社会比较
(一)社会比较机制。心理学家费斯廷格认为,任何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都需要在明确评价和确认自己的状况之后,才能明确自己作为主体同别人及周围世界的关系,才能明确自己行为的方向。通过社会比较,不仅会使教育对象有即时的行为效应,而且会导致稳定的观念改变。另外,教育对象的自信心状况直接决定他们社会性发展的倾向。如果教育对象的自信心较强,那么其社会性发展方向是积极的。相反, 如果教育对象的自信心不足,那么其社会比较倾向就是消极导向的,他们倾向于选择比自己低劣的人作为比较对象,自我努力也较弱,就背离了社会性发展的目标。
(二)社会比较机制给改革中中学德育的启示:注重同辈群体的作用。中学德育可以运用社会比较机制,利用同辈群体的作用,提高德育的效果。同辈群体作为一种由相似年龄、地位、爱好、兴趣、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对中学生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学生还未走向独立生活的阶段,来自父母和老师的压力与管束,使他们内心极度渴望自由,同辈群体恰恰满足了他们的这种情感和心理的需要,在同辈群体中间他们可以找到一种归属感和肯定感。中学德育要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的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正确辨别同辈群体的性质。第二、要对同辈群体加以引导。第三、对同辈群体中核心人物的重点教育。核心人物起着导向作用,对核心人物的重点教育是保证同辈群体的影响向积极方面发展的关键。
三、社会学习
(一)社会学习机制。社会学习理论巨匠杜拉,认为,社会学习是社会引导成员用社会认可的方式去行动的社会过程,也是通过对他人行为观察后获得的适应社会的一种学习活动。班杜拉对强化做出了不同于传统行为学派和早期社会学习论者的新解释。他认为,人并不仅仅受到自己行为的直接后果直接奖赏与惩罚的影响,还受到观察他人所遇到的结果替代强化以及由个人对自己的评价、认知所产生的强化自我强化的影响。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在社会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用社会学习机制解释青少年社会化具有重要价值,对当前德育改革也有很大的启示。
(二)社会学习机制给改革中中学德育的启示:注重榜样示范和学生的自我调控相结合。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教师在进行德育时,应注重榜样示范和学生的自我调控相结合,既为青少年树立正面的榜样,又注重发挥青少年认知、期待等主观因素的作用。在发挥正面榜样的作用时,应注意将高大的榜样形象与身边具体的事迹结合,激发青少年仿效榜样的需要;以情境故事的形式呈现榜样事迹,把榜样所代表的原则从具体的行为中分离出来,概括出一般共同性特征。在提供榜样的同时,使用合理的强化手段,除了对学生本人的行为要给予明确的表扬、奖励或批评、惩罚,还要重视发挥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作用,尤其是自强化的作用。
四、亚社会认同
(一)亚社会认同机制。亚社会是指相对于宏大社会的直接社会环境,有时也指对应于较大社会被的较小社会背景。在一个亚社会环境中,既存在与大社会相一致的社会化机制,同时也可能具有与大社会不同甚至相悖的、规范、价值倾向和强化手段。亚社会作为个体的首属群体和个体社会化的直接背景,个体首先会亚社会为出发点,人们只有在完成对亚社会良好适应的前提下,才能够顺利成长和发展。亚社会与大社会的不一致,常常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冲突的根源。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行为特征之一就是渴求被同伴接纳,但由于外部社会的要求与其直接的亚群体环境不一致,常常导致青少年阶段出现重重矛盾。
(二)亚社会认同机制给改革中中学德育的启示: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归属感。学校德育作为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从亚社会认同机制来讲,德育中坚持引导青少的亚社会环境保持与大社会的良性接触和融合,就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一环。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青少年对大社会和亚社会的双重适应来达成。一方面,大社会要在与亚社会的接触中试图理解和接受亚社会中适合亚社会群体年龄特点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德育过程中还要得到大社会的支持环境的支持。利用社会心理学上的亚社会认同机制,增强学生的社会归属感,自觉按照社会所要求来约束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品德素质,实现德育的目的。
综上,德育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社会化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育者要摒弃传统德育中理论灌输的倾向,彻底摆脱那种谈一些大而空的理论及与学生生活及其遥远的说教,从社会实际出发,贴近时代,贴近学生个体,贴近学生生活的全过程,通过教育的回归生活,把德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增强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内在认同,从而支配其产生能够得到社会认同的道德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德育的华丽蜕变。
【参考文献】
[1]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刘巍.从社会性发展心理机制看高校思政教育方法的改进[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03):26-28.
[3]马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选择——将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2(02):81-82.
[4]范春林.学校德育中的社会心理机制[J].当代教育科学,2004(19):48-50.
作者简介:朱保亮(1989—),男,汉族,河南中牟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