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 刘伟
近日上映的美国梦工厂3D动画片《疯狂原始人》一个档期卷走3亿元票房,2011年国产动画影片虽然“创历史新高”,但全年票房收入也仅3.2亿元。中国制造横扫世界,可中国的蓝猫怎么就比不上美国的汤姆猫?日本的动画画面为什么就更精致?
在资金雄厚、制作精良的国外动画电影面前,一句“让中国人看自己的动画”说着响亮、做起来难。
北京青青树动漫公司创业者们曾经为了寻求答案干了一个“笨”活儿:他们把1000多张人脸的照片放在一起,包括自己的脸,明星的脸,当这些照片“重叠”在一起时,人脸的准确比例和结构关系就有了一个相当精确的范围此时拿出以前的设计稿一比,就明白了:那些不够漂亮的地方,往往是比例错了。“细到眼距、瞳孔,每一根线段都有标准”,当达到这些标准时,美就出现了。因为秉持“工业化”做动画的理念,“青青树”至今都是很多国内同行眼中的另类。但“工业化”动画能否行得通?中国市场的考验正在进行时。
“工业化”动画在中国行不通?
国产动画电影《魁拔2》正在接受考验。两年前,这部系列电影的第一部《魁拔》上映,叫好不叫座。《魁拔》的制作团队—“青青树”的一群理想主义者仍然相信“工业化”的做法,《魁拔》导演王川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甭管片子怎么样、创意好不好,工业化生产的电影很少出错。”
“青青树”团队归纳了一套精确到毫米的标准,每一根线条、每一块色彩、每一秒钟的情节都有相应的技术路线。“现在的创作不是靠一个作家、一支笔完成的。”王川说,动画电影看起来是艺术创作,其实90%依靠的不完全是艺术而是准确,要“可量化、可培训、可检验”,因为他们认定,环环相扣的工业链正是美式动画电影完胜国内动画的法宝。
南京光荣与梦想数码传媒有限公司CEO姚晓明对美式工业链上的剧本制作很熟悉。两年前,他们制作动画影片《重返大海》时曾尝试引入美方编剧,结果中方认为得意的段落被毫不留情地删掉,美国人更在意的是“市场导向”。姚晓明说,在美国,剧本绝不是一个作家冥思苦想的作品。一个故事仅从一句话“我要一个熊猫的故事”开始,拓展为一个主笔作家,再组织一套班子,其中有专门写对话的对话公司,有负责角色设定的作家,甚至还有一个专门负责平衡感的人,精确计算一部电影几秒钟之内出现“兴奋点”,再将这些“兴奋点”有序分布在整个片子中。这套班子常常开会,出品之后有时还要手舞足蹈地表演一番,看看是否需要调整。
美国的经验并非秘密,却很难在中国实现。王川说,国内大多数编剧一听“工业化”就摇头,更不愿意参加什么编剧大会,“甭说这个,谈好一集剧本多少钱,我给你写出来就得了”
《魁拔》尝试了工业化的剧本打造。《魁拔》编剧团队有10个人,除了最基础的人物性格设计,有人牵头分管“世界观设定”,有人管“工业设定”,还有经济、地理等。“一个人总有局限。理工科的人设计对白不行,让文科生去设定能源结构、金属加工也不妥。”王川说,让每人主要分担不同的项目,可以做的更专业。
工业化要求是为了尊重市场。《魁拔2》的剧情设计要精确到秒,每过25~30秒,剧情就要有推进;每过10余个内容,就会有一个新颖内容出现,密度绝不容错;全片剪完后,团队请了很多人试看,“注意着他们的表情”,最后剪去了10分钟,尽管那正是“导演最舍不得的一些段落”。
做原创从培育“工业化”人才开始
品牌动画的产业链利润很大,比如,投入100元做出的动画产品,将带来100元的发行收入、200元的图书音像制品收入、900元的其他周边衍生品收入,俗称:“1:2:9”。
一些优秀的品牌赚的更多。以15年前时间打造的《哈利·波特》系列,发行收入约450亿元,图书音像收入为1309亿元,周边衍生品则达到12468亿元,其比例为“1:3:28”;日本品牌《海贼王》系列用了15年,这个比例达到“1:2:23”;中国目前最赚钱的《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个比例也能达到“1:2:12”。
“青青树”在业内出名很早,为不少国外动画片做过代工。但代工就意味着创作的掌控权永远在客户手里,赚的也只有产业链上最低级的“工钱”。更让“青青树”团队不甘心的是,为什么中国人自己不能有自己的品牌?
2005年前后,“青青树”决定转型做原创。高公司CEO武寒青记得,当时公司大部分靠代工活得很轻松,能够在北京买房买车,过着“小富即安”的日子。转型那一年,整个团队的200人最后只剩下7个人。因为做原创且不说风险巨大,单那套从无到有的“工业化流程”,就意味着,工作强度和难度将以一个难以估算的倍数增加。
再组队谈何容易。在中国,一拥而上的高等院校动画专业闭口不谈制作,“都忙着要培养大师”。为了招人,“青青树”曾在四川和河北的两个学校手把手地培训了50多人,在这个基础上一点点扩大,现在团队又慢慢发展到200人的规模。这个过程历尽艰辛,但这些被工业化流程训练出的80后、90后、已经具备了与前辈不同的职业化素养。可以想象,一旦富有潜力的动画产业链能够拥有充足的、“批量化”培育的动画人才,未来将会是什么模样。
“这就是工业化的力量”“青青树”的艺术总监匡宇奇说,人们还记得中国出国《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经典动画,却不知道这是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力量,以“每个人都是精英”的团队配置,花数年时间制作出来的。在电影商业化的年代,“总有一天我们能做出顶级的动画产品,横扫世界”。
国内发行像在光脚岛上卖鞋
“动画电影背后都是经济问题。”中国卡通产业论坛秘书长傅铁铮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中国动漫人最津津乐道的“三最”是:最早发展动画片、动画类型最多、在国际上得奖最多,但中国同时也是最没有民族动画电影精品的国家。
想要改变局面,“绝对不是靠画小人完成的”,傅铁铮说,从动画生产、动画片到衍生产品开发和销售,产生利益后再生产,是国际流行的动画商业模式。中国最缺一系列与市场匹配的专业人员:投资者、经纪人、管理者、制片人。
“青青树”就吃过这个亏。2011年,投资3500万元的《魁拔》上映,被盛赞为“国产动画的里程碑”,在国内最有公信力的豆瓣电影上,至今还有7.5分的点评分,远超许多国外大片。然而这样的片子,国内票房只有区区350万元。
“第一步的前期准备和投入较多,我们也知道票房不会太高,但低成这样还是没料到。”武寒青说。这群以前埋头于内容制作的人一心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结果痛彻心扉地栽在了“巷子”上。
武寒青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是国家一级编辑,更是朋友眼中的“才女”。但是,从《魁拔》之后,这个永远不知道自己钱包里有多少钱的人,开始学习“挣钱的学问”。
她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魁拔》的品牌定位是标准的“类型片”,这种片子在国外的发行极为顺利,“就像把商品放到货架上那么简单”。去年,“青青树”与颇具实力的国际发行商AnimeLimited合作,将《魁拔》发行至北美、欧洲、澳洲等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收入高达350万美元,成为国内唯一成功完成全球主流市场发行的国产动画电影。
然而,国内的发行困难重重。目前市场上流行着的国产动画电影,大多数走的是“喜羊羊”模式,也就是瞄准低龄儿童;还有一些作品在制作上只投入二三百万元,带着“赚一把就走”的心态;有的作品的制作过于“小儿科”,和国外动画比起来相差太远。人们一说到国产动画电影,就想到“不好看”、“粗制滥造”等字眼,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现成的国产动画电影发行的“货架”
“要想从人们概念中的‘垃圾堆爬出来,是十分艰难的。”武寒青说,国内目前没有成熟的品牌,也没有现成的发行模式及渠道,和国外成熟的市场相比,在国内发行难得多,“就像要在一个光脚岛上卖鞋那么难”。
在《魁拔2》上映之前,武寒青了解了前所未有的许多知识:学校门口的小卖店卖口袋书都有什么内容、有什么网站是青少年去得多的、视频网站上的点击率情况……全摸了一遍底。这些无人走过的新路将给《魁拔2》带来什么,她不敢断言,“一切要让市场来检验”。
(本文转自《中国青年报》2013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