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赛艇运动员的素质训练

2013-04-29 07:40余锋
今日湖北·下旬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赛艇耐力力量

余锋

运动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训练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在横向上需要把握不同能力之间的关系,追求最佳的整体训练效果;在纵向上需要根据人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和专项的要求,有目的地控制不同能力的发展,使各种能力水平适时达到最大化。青少年的训练充分体现了运动训练的系统性规律,是运动训练纵向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训练方法

1、发展耐力素质 :跑步 、 爬山、球类、轻力量循环力量练习等。循环力量训练法

2、匀速持续训练法如跑步:以越野跑为主,要持续30—45min 时间段长跑。

3、球类活动:用于调节训练的单调、枯燥性,发展运动员的一般速度,耐心练习,协调练习、团队精神等。发展力量素质轻力量向大力量过渡。

二、训练原则

1、运用/超负荷训练0获得超量恢复。超负荷训练通常先是引起肌肉成分特别是肌蛋白的分解,继而产生肌肉成分重新组合,肌蛋白含量提高,肌肉更加粗壮有力,即/超量恢复0的现象。

2、力量训练的手段和专项动作力求一致。力量训练要考虑专项动作结构、参与肌群、用力方向等,要注意一般力量训练与专项力量训练相结合。赛艇的划桨动作涉及了四肢和躯干,人体约有70%的肌群参与了做功,下肢的爆发力是赛艇的直接动力,而躯干和上肢起到传导和支撑的作用,因此,赛艇的力量训练要全面兼顾、主次分明。

3、安排力量训练要重视全年的系统性。在一年中,要考虑发展不同力量素质和保持这些力量素质的时机,以使力量素质在比赛中尽可能发挥最好的作用。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的赛艇比赛中,虽然成功者的力量训练计划大相径庭,但是讲究年度力量训练的系统性或周期性几乎是他们的共识。

三、主要训练内容

1、力里训练

赛艇项目是一项综合力量很强的周期性运动项目,运动员肌肉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的发展程度是决定赛艇运动水平的重要因素。据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时期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的自然变化总趋势是首先速度力量快速增长,然后是力量耐力,最后是最大力量,这也是我们合理安排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对13~15岁年龄阶段的少年赛艇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首先要有利于身体发育成长的需要,因此主要应以陆上的辅助训练手段为主,如抛实心球、哑铃、壶铃、斜体拉、垫上收腹、跳绳、徒手深蹲起,以及跑跳的游戏性练习。

2、耐力训练

对16~18岁年龄阶段的青少年赛艇运动员,除了前面提及练习的内容外,还可增加杠铃重量的练习和器械加重的练习,并可结合赛艇技术特点的爬拉、负重深蹲、高翻等专耐力是赛艇运动的重要素质,13~15岁年龄阶段,以一般耐力的有氧练习为主,以促进心血管、呼吸系统、形态机能得到改善和良好的生长发育为出发点,在培养耐力的手段、方法和负荷上,以灵活性球类练习和游戏,适宜的低强度跑、游泳、跳绳以及学习赛艇动作技术的水上划船等活动为主。

3、速度训练

速度素质在青少年赛艇运动员的训练中,占有较大的比重。16~18岁青少年各种速度素质及各种与速度相关的素质大多进入敏感发展期(如力量、耐力素质等),该阶段要以提高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为主。13~15岁少年赛艇运动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适应,特别是到了14~15岁年龄,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承受负荷能力虽然提高很快,但每次训练课的运动负荷变化的速度和幅度不宜过快和过大,要循序渐进,由小到大,训练时间不能长,训练负荷的增加要坚持增加负荷一适应一再增加一再适应的原则,总的负荷特点是以负荷量的积累为主。16~18岁青少年赛艇运动员,由于已有几年的训练基础和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性,运动负荷可以达到成年训练负荷总量的75%~80%。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存在的问题

我国青少年赛艇运动员平均始训年龄大约在14岁左右,与国外始训年龄相差不大,但我国赛艇运动员始训年龄跨度较小,且半数运动员在从事赛艇项目之前未有任何体育训练基础,目前我国青少年赛艇运动员具体的训练方法手段单一,耐力训练主要为水上划、测功仪和跑步训练;力量训练主要为杠铃式力量训练。且我国青少年赛艇运动员训练强度偏高,主要表现在有氧训练不足,无氧训练过多。我国青少年赛艇运动员训练量偏大,不仅超出我国青少年赛艇训练大纲的要求,达到甚至部分超过成年运动员水平,且过大的训练量并没有为我国青少年赛艇运动员或者成年运动员带来运动水平的提高。

2、建议

责青少年赛艇运动员的教练员应该加强上岗资格管理,岗前培训,岗位管理,教练员应该熟练相关的运动训练学知识和生理学知识,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以及赛艇项目的本质规律和训练特征国家及相关体育机构应该继续发扬举国体制的优势,加强对赛艇运动员的从小培养和选材研究。在具体的青少年赛艇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依据运动员的自身情况合理制定年度、阶段、月、周训练计划。减少训练量,提高训练质量,降低训练强度,加强训练监控,合理搭配训练内容,增加耐力和力量训练类型。

参考文献:

[1]田麦久,武福全,谈太钰.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2]杜忠林.中国国家赛艇运动员身体成分的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3.

[3]何海峰,郑伟涛等.赛艇运动技术的力学原理及测试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

[4]张华杰.赛艇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及其训练方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

[5]全国体育系通用教材编写委员会.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

[6]杜忠林.无氧阈在赛艇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1993.

(作者单位:马鞍山青少年业余体校)

猜你喜欢
赛艇耐力力量
倍耐力P Zero Elect原配超高性能极氪001FR
赛艇队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赛艇运动中运动员身体悬挂技术的运用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怀疑一切的力量
探析赛艇运动的体能训练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如何在小场地上进行耐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