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锁定板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外科颈Ⅱ、Ⅲ型骨折疗效观察

2013-04-29 00:46:21柯勇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植骨

柯勇

【摘要】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板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外科颈Ⅱ、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骨科治疗肱骨外科颈Ⅱ、Ⅲ型骨折的患者66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观察组选用巩固近端锁定板结合植骨治疗,随诊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观察组优良率为90.9%,对照组为75.8%,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板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外科颈Ⅱ、Ⅲ型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锁定板;植骨;三叶草型钢板

肱骨外科颈是解剖上的薄弱处,非常容易发生骨折,在各个年龄都能出现[1]。骨折后由于出现局部的血肿,牵连到肩部软组织,关节活动受限,患者痛苦明显。本研究选用肱骨近端锁定板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外科颈Ⅱ、Ⅲ型骨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骨科治疗肱骨外科颈Ⅱ、Ⅲ型骨折的患者66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男性16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66±6.7)岁,其中Ⅱ型骨折15例,Ⅲ型18例,其中二部分骨折9例,三部分骨折14例,四部分骨折10例;对照组33例,男性14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5±5.9)岁,其中Ⅱ型骨折14例,Ⅲ型19例,其中二部分骨折7例,三部分骨折15例,四部分骨折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情况比较后没有发现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参考Neer分型标准[2]:Ⅱ型-巩固解剖颈骨折,且骨端间移位大于1cm且成角超过45度;Ⅲ型-外科颈骨折,骨折位移大于1cm或成角畸形超过45度。

1.3 方法 观察组-患者取半坐卧位,常规臂丛麻醉,采用肩关节前内侧入路。①切开皮肤,找到三角肌和胸大肌两者的头静脉后,与胸大肌一起向内侧拉伸,为彻底暴露病变部位,将三角肌同时向外侧拉伸;②将骨折部位清理干净后复位(大结节复位位置明确;以结节间沟为标志复位小结节;最后对干骺端和肱骨头进行复位);③对骨骼的旋转判断后确定固定部位,而后利用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远近端,采用髂骨快对有骨缺损者植骨。④在X线透视下确定复位成功后,将长度合适的锁定加压钢板放在肱骨大结节顶下5mm,结节间沟后缘10mm处,钢板与结节间沟平行;⑤确保肩关节外展顺利后用钻头导向器钻孔,将锁定螺钉拧入肱骨头,而后根据患者情况选用皮质骨螺钉或锁定钉固定骨折远端;⑥检查关节囊及关节袖,有损伤及时修复。⑦确定肩关节的各项功能活动正常后,冲洗并逐层关闭伤口,术后患肢功能位固定3小时。术后第一天可练习肌肉等长收缩,第二天进行适当腕、肘关节活动,两周后适当肩关节功能锻炼。对照组-术前准备通观察组,选择长度适宜的三叶草型钢板放置肱骨近端前外侧(顶叶处理成适当弧度后放置在大结节处),用皮质骨螺钉固定钢板,术后处理通观察组。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1.4 疗效标准 参考Neer肩关节评价标准[2]:优-骨折部位达到解剖复位,自觉无疼痛,运动自如,手臂力量正常,上臂功能无异样;良-骨折部位获得解剖复位,自觉偶有疼痛,手臂力量正常,上举超过140度;可-骨折部位基本解剖复位,中度疼痛,手臂力量正常,上举超过100度;差-骨折部位解剖位置、活动、力量等均没有改善。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临床资料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的采用(χ±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关节功能观察组优14例,良1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9%;对照组优8例,良17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75.8%。两组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由于肱骨外科颈Ⅱ、Ⅲ型的骨折可能相关软组织的损伤、肌肉的牵拉等原因复位容易愈合不佳或造成功能障碍,临床上多用手术方法来治疗。对照组采用的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有一定临床疗效,但是手术时由于暴露不彻底或剥离内部组织较多,容易导致术后关节粘连而导致功能障碍的后遗症;而且这个钢板体相对来说体积比较大,手术中需要暴露的病灶面积比较大,增加了医源性损伤或感染的可能性。观察组选用的肱骨近端钢板锁定结合植骨的治疗,这种钢板是一种全新的骨折内固定系统[3],适应范围广泛,除此之外的优点还包括:首先可以使骨折塊与钢板螺钉等有效地合为一体,增加患肢的活动能力,可以用于临床固定困难比较大的骨质疏松者的骨折和复杂的粉碎性骨折,同时避免了内部组织的过多剥离,确保了骨折处的血液循环;其次,钢板上的针孔便于克氏针的使用,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可以帮助关节的功能恢复[4];再次,使用时不需要对接骨板进行预弯;同时,锁定钢板近端边缘的真空,可以用钢丝或专业缝线,针对肩袖的损伤将相应的肌腱处固定缝合,利于肩关节的稳定和帮助相关功能的恢复。另有研究报道称,该技术还能支持微创技术,更加符合骨骼的相关生物力学固定原则,具有较好的抗拉力,可以增强螺丝钉对钢板的固定,同时对角度的固定增强了稳定系数[5]。植骨主要用于年龄较大的骨质疏松的患者或者是有骨缺损者,保证了对肱骨相关空腔的填塞[6],不仅没有明显的排异反应,同时可以保证螺钉锁定时的稳定系数,有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研究数据表明,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肱骨近端锁定板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外科颈Ⅱ、Ⅲ型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建华,黄建明,吴良浩等.肱骨近端锁定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09,12(5):557-558.

[2]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86-487.

[3] 胡涛,李健,颜登鲁,等.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移位骨折[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6):1023-1025.

[4] 李家德,陈榆,钟永祥,等.肱骨近端锁定板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外科颈Ⅱ、Ⅲ型骨折疗效[J].观察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1,7(1):34-35.

[5] 高建生,潘骏.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07,13(5):272-274.

[6] 冯申启.锁定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骨折[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0,31(1):36-38.

猜你喜欢
植骨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并椎间支撑植骨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3种植骨方式对腰椎内固定术疗效的影响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腰椎附件结构性骨块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观察
西南军医(2015年3期)2015-04-23 07:28:16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
后路固定植骨联合前路病灶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