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港
摘 要:“合作探究”作为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运用,也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喜爱。
关键词:合作探究学习;实效性;学习兴趣
我曾对我所教的两个三年级教学班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学生喜欢和同学一起研究解决问题,他们认为和同学一起研究问题非常有意义,大家可以互相交流,
取长补短,可以增强自信心;有90%的同学喜欢数学课上有趣的活动;100%的同学希望和老师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希望和老师亲近。但也有25%的学生表示不愿意或无所谓参加合作探究活动,究其原因:有的同学表示有时老师提出的问题还没有研究完时间就到了,探究活动没有结果;有的同学表示在探究活动中有时候同学们的研究成果是错误的,不如直接让老师讲正确的,以免错误;有的同学反映由于自己学习不好,在合作探究活动中不能发挥作用;还有的同学反映在合作探究活动中,有些同学纪律不好,在组里闹,影响其他同学。由此可见,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符合学生心理需求,适应时代要求的,但如何提高合作探究学习的实效性,让每个学生都乐在其中,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实效
性呢?
一、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将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落到实处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将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运用。但由于有些教师在运用过程中没有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使得学习好的同学成为合作探究活动的主人,思维慢的同学成为合作探究活动的附属品,不能充分调动每个孩子的探究意识,没有达到合作探究学习的实效。
经过反复实践我发现,要使合作探究学习富有成效,真正使每个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提高课堂效率,关键是要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小组成员一般是固定的,每个同学在活动中都要承担一定的职责,例如:记录员、声控员、小组长、操作员等。记录员负责记录探究活动的结果、新发现的问题;声控员的职责是控制每位成员的音量,不要打扰别人及扰乱讨论时的秩序,这就可以保证整个课堂秩序井然;操作员负责在操作活动中操作,小组长则是小组讨论的组织者。通过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使得每一位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都能发挥积极作用,因而提高了合作探究活动的实效。
二、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都须有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为了让学生对自主探究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情境,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和生动的故事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引人思索的问题情境结合起来,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进而引发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在遵循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的同时,大胆地进行尝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时,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处理,把教材中简单的动手操作活动融入生动活泼的童话故事情境中,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冬天到了,小兔子用6根木材给自己搭了一个房子过冬,可是还有许多小动物没有房子过冬,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请同学们用每组的小棒搭建房子,看看哪组帮助的小动物最多,并根据操作结果小组研究有余数除法的列式方法,看看哪个组最棒”。有趣的故事情境,宽松的学习氛围,激烈的小组竞争,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教学实践证明,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提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探究学习的参与面就会更广,学生兴趣就会更浓,合作探究的效率就会更高。
三、营造民主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合作探究的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只有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课堂学习才有一种安全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无拘无束地展开讨论,教师应营造民主融洽、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新教育理念倡导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传统教学中教师居高临下的地位转变为教学中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帮助者。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伙伴参与到合作探究活动中来,与学生亲密接触,虚心倾听他们的发言,与他们平等对话,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互动中,体验到民主与平等。只有在这样一种宽松、民主的环境中,学生才能畅所欲言,他们的个性才能充分地施展,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这样“探究学习”才能体现出实效性。
四、组织实践性活动,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大胆放手,给学生创设合作探究的机会,提供充足的时间、空间,使他们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发现实践性的活动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实效,因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更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才
能,也更有可能产生合作探究的需要。作为教师,要善于开动脑筋,精心设计和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体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学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之后,为了沟通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我给学生设计了一道思考题:用24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最大的绿地,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就积极地活动起来:他们有的来到操场上利用绳子、尺子等工具边测量边计算;有的组用画图的方法研究;有的组用小棒摆,有的组用格子数数,成为合作探究学习中闪光的镜头。通过大家共同研究发现:当周长一定时,围成的正方形比长方形的面积大。这样的结论是由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自己发现的,因而记得更加深刻。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
“合作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这是新课程所积极倡导和当前课堂教学所必需的。作为新世纪的教育者,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敏锐的洞察力、不断更新的观念、锐意改革的精神投身教学改革大潮中,设计出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以培养适合时代发展的人。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