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瑰丹 林晓珊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自身居住质量的要求逐步提升,居住区环境艺术设计的优劣时刻影响着人们。人们对居住区的周边环境、绿化美化、居住区内的环境、附属设施、水景的要求相应提高,建设一个绿色、健康、美观、人文合一、舒适的园林化新型居住区成为了设计师们的终极目标。本文将针对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 环境艺术设计 绿化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有逐渐扩大化的趋势,城市内的新建居住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城市范围不断迅速扩大。但相应的,人口稠密及私家车的增加使城市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绿化面积也越来越少,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及生活环境。因此,城市居住区的设计师们必须考虑如何进行“绿色环保”的环境艺术设计,进而使居住区呈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自然、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使居民全身心享受生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
一、我国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
(一)1995年之前,城市居住区单纯追求“小区绿化覆盖率”的要求,对整体的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不是很高,设计师往往由建筑规划师兼任,环境艺术设计并未从建筑规划设计中独立出来。
(二)1995年之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自身的生活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身处钢筋混凝土之中的居民更加向往贴近自然,不但要求居住区绿色环保,还要求舒适休闲,甚至是具有风景宜人的居住环境。很多房地产开发商看中了这一理念的转变,逐渐将营销视野由单纯卖房子转变成卖环境卖健康,居住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应运而生。率先影响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就是园林设计,城市居住区更多地是向园林化发展,空中花园、屋顶绿化、室内绿化等做法逐步引入城市居住区。
(三)1998年左右,国外的景观设计思想舶来我国,并逐步进入与居民生活最为密切的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领域,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逐步分离,众多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事务所成立,并承担了大量的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设计。
(四)进入新世纪,生态学的理念融入了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设计之中,使居住区景观设计走出了狭义的视觉美学的范畴。生态学设计理念的融入,使城市居住区更加注重“天人合一”,城市居住区的环境不再是“人工合成制造”,而是“绿色自然环境”。
二、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设计及景观的构成要素
(一)道路。很多城市居住区都采用林荫大道、羊肠小道的景观布置方式,道路与周边的环境诸如观赏石、休闲座椅、路灯、植物等融为一体,构成了城市居住区环境的最基本要素。
(二)驳岸。中国有句古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因此,山水几乎是城市居住区不可或缺的元素。如何让这“水”动起来,显现生命力,就要充分利用驳岸的作用。驳岸不但能够起到防护堤岸及防洪泻洪的作用,还可以利用河道的宽窄和形态控制水流速度,形成急流、缓流和静水,达到动与静相结合、错落有致、自然与人工交融的景色,同时配备灯光、假山、喷泉、护栏等装饰,就形成了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艺术景观。
(三)小品。小品作为城市居住区必不可少的要素,一般以多种形式出现,如园艺小品、雕塑小品等,这是最能够体现设计师理念的作品,设计精良的小品往往都是城市居住区的亮点,能够充分满足居民的审美需求。
(四)铺地。无论是居住区广场还是道路都需要铺地,而且这些区域是居民逗留时间最长的场所。设计时可通过地坪高差、颜色、图案、纹理、材质等因素,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城市居住区的地面更加符合居民的审美口味。
(五)绿化。将花、草、乔、灌结合,用草类塑造背景,并用乔木、灌木、花卉进行点缀,形成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绿化景观。同时,加强围墙、阳台、屋顶的绿化,并充分运用悬挂绿化法等,将审美特点与实用性相结合。进行艺术设计时还要注意构图的颜色、对比和质感,从而形成从绿点、绿带到形成绿廊、绿坡、绿面的绿色景观,充分满足居民的环保要求。
(六)功能性设施。功能性设施主要是指城市居住区公共区域的相关设施,主要有路灯、篮球场、游泳馆、报刊亭、停车场等。设计师应根据这些设施的特点多方面考虑,如报刊亭的位置要明显、方便;车场交通要便利、安全;运动场所要远离快行车道和居民窗前等等,在保证实用、安全的条件下加以装饰,使之成为城市居民区的别样风景。
(七)卫生设施。卫生设施是城市居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设施要完善,分布要均匀,要贴近建筑的风格。其中,垃圾箱可设计多种造型,力求符合周边环境。
三、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
(一)注重以人为本,时刻将城市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不但要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物质生活要求,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在居住区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增加广场、艺术景观小品、回廊、山水等因素,让居民有足够的休闲、交流空间。
(二)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让居民置身于和谐的自然环境中,有一种贴近大自然的感觉。设计师可以利用城市居住区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山水地形等因素,将土壤、花草树木、阳光、山水、空气等融入其中精心设计,打造具有特色的人居环境。
(三)在具备审美功能的基础上,兼顾实用性、降低费用等原则。不但要考虑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设计的成本,而且要考虑日后投入使用后的运营成本。这就要求设计师从试用美观方面选择园林绿化的植物品种和景观材料,找寻“艺术美感”与“实用经济”的平衡,不能因为追求美感而使用昂贵的材料进行绿化装饰,或过度装饰,也不能因为单纯追求实用经济而忽视了居民对审美的要求。
(四)要因地制宜,城市居住区的环境设计要与当地的人文地理、自然景观等因素相融合,这不但符合当地居民的口味,而且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五)历史性原则。崇尚历史和文化是近年来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设计的一大特点,广大设计师不再将建筑与环境景观互相隔离,而是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人类从居住到茅草屋到现在的园林式社区,经历了居住区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我国各个朝代都有着不同的建筑特色,因此文化特征对于城市居住区居民的健康和高尚情操的培育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结语:
总之,正如李砚祖在《环境艺术设计》一书中提到的:“人能创造和改变环境,反过来环境也能塑造人的品性、改变人们的社会关系模式。”城市居住区的环境艺术设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甚至影响到了人们的品性的塑造,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模式。舒适、优雅、便利、美观、实用的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设计为居民们提供了富有情趣的艺术环境。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设计师更要从各个角度综合考虑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设计,保证人们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之余享受到家的温馨与温暖,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双方面的需求,使城市居民尽可能多地体验生活的情趣,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理念。
参考文献:
[1]陈望.美与当代生活方式:“美与当代生活方式”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张海林,董雅.城市空间元素公共环境设施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冯信群.公共环境设施设计[M].华东大学出版社,2006.
[4]李砚祖.环境艺术设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张振华.从“自然的人”到“审美的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