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帅
在当前数学教学中,一些学生常抱怨“学不好”、“我努力也是白费”,他们学习上消极被动,行为上自暴自弃,一些教师只是简单地把他们归为“学困生”,而未能从教育心理的层面加以剖析。其实,美国教授塞里格曼早在1967年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他将狗关在笼子里,只要铃声一响,就给狗施以电击,狗在笼里狂奔,却无法逃避,痛苦得哀叫。多次实验后,铃声一响,狗却并不狂奔,就趴在地上哀叫。这种不逃避、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的现象,就是“习得性无助”。他还发现,习得性无助对人也会产生消极影响,人处于习得性无助时,消极悲观,缺乏主动意识,难以完成学习任务。那么,习得性无助究竟是怎么产生的?怎样才能加以干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习得性无助产生的成因
1.传统的教育观念。部分教师“精英式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数学教学面向少数优等生,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发展,问题设计缺乏梯度,脱离了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工具性,题型设计过于强调技巧性,范例习题深奥难懂。迫于应试压力,一些教师大搞机械训练,学生疲于应付。这些现象偏离了教育的本质,对学生心理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一些学生消极面对学习活动,导致习得性无助的形成。
2.不当的教育方式。由于学校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虎妈狼爸”式的家庭教育方式极端,过高的期望使孩子慢慢失去信心,他们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导致遇到难题时退缩不前、一味逃避,从而产生习得性无助。
3.消极的教学评价。部分教师以考分评价学生,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当学生成绩不理想时,轻则辱骂,重则动手。消极的评价观念,导致学生在遭遇挫析时怀疑自己的能力,以致产生习得性无助。
4.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当今数学教学中“重智轻情”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学生情感教育缺失。他们常把成绩优秀的学生归结为聪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抗挫能力、自信心、学习毅力等方面的评价。以致后进生迷失方向,常把成绩不理想归结为运气不好,题目难度大等原因,消极应对自己的失败,放松对自己的鞭策,形成习得性无助。
二、初中数学习得性无助的干预措施
1.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缓解习得性无助。(1)让学生动手操作,激发探究兴趣。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将数学教学与动手实践操作结合起来,鼓励学生通过拼接、割补、摆放等活动主动探究,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如在“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运用“七巧板”拼出动物图案,并提出问题:“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边与边之间有没有特殊的关系?”有的学生拼出游动的金鱼、可爱的猫咪、戏水的小鸭……同学们兴致盎然,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感到数学学习轻松而有趣。(2)遵循认知特点,实施直观教学。虽然初中生的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实物、挂图、模型等教具开展教学,如在“从三个方向看”教学中,教师要就地取材,引领学生观察我们身边的实物,如篮球、笔筒、粉笔盒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物体,从而让学生感受空间物体,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提高教学技能,营造轻松风趣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努力提高提问、交流、评价等教学技能,增强教学魅力,用渊源广博的知识、风趣幽默的语言感染学生,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扣住学生的心弦,使枯燥的知识变得形成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成功的乐趣,从而缓解他们的无助心理。
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缺乏文字描述、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转换能力,数学阅读理解能力不高,从而限制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1)注重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概念是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反映,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因此学生认为概念是枯燥无味、不易理解的。而部分数学教师过于追过数学的生活化,淡化了“数学味”,使学生对数学概念缺乏深刻理解。教师要充分发挥表象作用,使学生从感知认识过渡到抽象思维,才能将概念运用于问题解决之中。(2)注重一题多解。教师要注重“一题多解”的训练,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求不同的解题策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变式训练,将复杂的问题设计成若干个具有梯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满足感。(3)注重合作学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师将基础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迥异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通过同伴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促进,共同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团队意识和平等意识,还能增强学生的承受能力,让学生在同伴认同的基础上养成勤于思考、认真探究的良好习惯。
3.提高自我监控能力。研究表明,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往往自我约束力差,自我监控能力低,他们缺乏自我提问、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师要注重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训练。学生要正确面对学习成绩,意识到与他人存在的差距,虚心向别人请教问题解决的方法。在解决问题时,要理解题意,列出已知和未知条件,将文字描述转换成图表信息,类比已解决过的解答模式,当思维受阻时,改变思维方向,拟定最佳的解题方案。
4.完善评价制作。有效的评价不仅能诊断学生的学业状况,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1)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引进作业、提问、成长记录等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如在作业设计上,教师可针对学生水平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分层作业,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测量、设计、绘图等操作性作业,也可留有口头作业、研究性作业,等等。(2)注重考试方式的多样化。“考分至上”的评价观导致学生过于关注分数,甚至对考试心存恐惧,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数学测验方式,除闭卷考试外,还可以用开放式的试题,让学生在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活动等作业。
总之,“习得性无助”并非无药可救,只要我们树立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营造愉悦民主的氛围,从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入手,自然就会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