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集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教育肩负着培养21世纪创造型人才的重任,创新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是人们发现或发明新事物,提出新理论的思维过程。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表现在对已有知识从若干角度重新“发现”,提出富有独创性的新见解。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乏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肓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的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首先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给学生的成长创造条件与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大胆地思维和探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二、构建优化的课堂结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是处于被动状态还是处于主动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成效的高低。教师要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良好互动,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挥。因此,要构建创造性思维的课堂结构,给学生充分发挥的机会,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索。在历史教学中,笔者尝试运用“指导—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指导—自主学习”是教师指导和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的统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不仅是落实主体教育思想的要求,更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要求。这种新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课前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超前学习,让学生充分开发自学潜能,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即解决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的问题;课堂是属于发展性的教学活动,通过老师的指导,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即解决学生经个人努力,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在历史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科的性质和特点,首先,引导学生在课前(或上课前的前10分钟)把课本通读一遍,让学生带着老师设置的思考题阅读,也可以边阅读,边学会质疑,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其次,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将疑问提出来,供小组同学互相探讨,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树立协作精神,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最后,让每个小组自由提问,大胆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解决学生最近发展区问题。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正是素质教育提倡的“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指导—自主学习的开展让课堂焕发生机,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培养。
三、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活跃的、民主的教学气氛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条件。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如处在良好的民主教学氛围中,就敢于发表独特见解,就会逐渐成长为具有大胆探索精神的人。历史教师应有目的地营造民主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宽松愉快的氛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土壤”。高中学生活泼好,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要说”。要让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大胆讨论、质疑,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训练。
2.及时的表扬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有话敢说的学生,应得到教师的赞扬:“你的想法非常好”,“你的问题很有深度”,等等。这些赞扬会使学生更加积極主动地思考,提出质量更高的问题。
四、激活强烈的“问题”意识
在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先设疑,然后师生解释,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原因在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一般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因为课文中的己知与未知和学生的已知与未知不尽相同,如果所提问题是学生熟知的或超出了学生认识水平,就不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更加懒惰,没有探究心理,何谈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中国历代教育家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问之不切,则听之不专”。只有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问,才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历史教学中,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二是学生的发问。首先,教师的提问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思考、联想、探究,发现历史的本质,进而明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促使学生创新的目标。其次,鼓励、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回答问题固然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这样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大胆质疑问题,标新立异,教师因势利导,就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与创新的兴趣。
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教学的灵魂,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不能单纯为了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而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个人好恶或道听途说的材料而任意评说。在历史教学中德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并重,要用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如此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的坚强卫士,才能赋予历史教学以无限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