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玉
我们都还清楚地记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的一幕:5月23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川中学安置点看望师生时,用粉笔在一块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这四个字,赋予了灾区人民化悲痛为力量、抖擞精神重建家园的力量,催生了一个全新的汶川。自此,“多难兴邦”也成为鞭策中国人民共克时艰、兴我中华的一句嘹亮口号。
灾难永远是可怕的,它只会夺走我们的生命、毁损我们的家园、消弭我们的财富,它是个百分百的恶魔。所谓多难兴邦,只是一种激励方法,号召人们在灾难发生后齐心协力,将苦难转化为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和能量。怎么去转化呢?当然不是“精神原子弹”,而是认认真真地总结灾难为什么会发生、是不是可以预防,以及怎样救援才能让灾难的损失降到最低等方方面面的经验和教训。这样,万一灾难再次来袭,我们就能从容、科学地应对。
而在人与自然日趋尖锐对立的今天,灾难发生的几率不是万一,而是必然。这不,四川又发地震了。按说,有了汶川大地震的前车之鉴,我们应该是有了充分的共识,可以调节有度、应对自如的,但事实并非如此。5年前在汶川出现过的种种问题,譬如地震未得到及时预报、救援过程中政府和民间未协调统一、慈善组织救助不得力,又轮回般地在芦山发生了。
这次芦山救灾中,争论最多的莫过于政府救援与民间救援的关系。这个话题,在5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救援中也曾热议过。必须说,就救灾而言,政府天然是第一责任人和第一主体。但是,基于灾情的严重度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政府救援难免存在的力量不足,动员和利用社会资源进行补充,也是题中之义。两者本应是拧成一股绳向一处发力,却演变成了一场口水仗:有的民间救援人士发现某处的救援物资匮乏,就整体性地否定政府救援的诚意和效率;某些志愿者的自发救援造成局部的交通拥塞,政府部门就指责其“添乱”。这些争执和纠缠,对救灾肯定是不利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对掐在5年之后又重新上演的局面呢?一个不能回避的原因是,我们对灾难反思存在问题。过去,尤其是在唐山大地震的年代,我们认为自然灾难也是丑事,不宜外扬,总是想自己埋头把它“圆满”处理。到了后来,比如汶川地震的时候,这种观念有了一些改变,但“遮丑”的惯性思维却依然故我。虽然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愚蠢地淡化灾情、拒绝外来援助,但骨子里对一些“杂音”仍然要捂着,比如如何科学救灾的争议。对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对政府救灾的批评和建议,总是习惯性地封杀。这样,如何科学、高效地救灾的讨论得不得充分展开,政府和社会之间、民间组织之间难以达成共识,也就难以在总结以前灾难救援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改进救灾质量。
没有哪个伟大的社会,不是在各种讨论、争论,乃至嘈嘈杂杂的众口纷纭中,才一步步走向成熟的。救灾是这样,其他国家治理的事务也是这样。所以,我们不必害怕杂音,不必忌惮反思。充分开放意见市场,争论之后达成共识,以此改进国家治理,才是正道。而这,也正是“多难兴邦”的真正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