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杨
曾被称“蚁族”集聚地的唐家岭,2010年起,50个重点村改造拉开大幕,去年8月,唐家岭的新村民陆续拿到钥匙入住。入住时间即将满一年,唐家岭新村有什么改变?8月初,记者来到了这里。
与去年8月开放入住时相比,依旧崭新的红楼脚下,多了些人群走动,亦穿流着车来车往。而与一年前相同的则是,小区北侧的所有底商,仍然门可罗雀,玻璃上陈年的灰垢也述说着无人关注的落寞。
新村的建成,似乎并未促成唐家岭人融入这座城市。临近黄昏,在14栋楼包裹的小区花园里,多是纳凉的老人、嬉闹的小孩。至于壮年劳动力,少部分混迹于周边的棋牌室,大多则做起了开黑车的营生。小区周边望眼的良田与林地,也表明了新村与这座城市的距离。
晚8点,唐家岭突然车流涌动。他们中有土生土长的唐家岭人,但更多的是租住在这里的白领一族,上地科技园区和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大量的工作人员,选择了在唐家岭居住。
唐家岭与上地、中关村并不算远的距离,让失去土地的唐家岭人有了赖以生存的资本。搬迁之后,回迁户大多分得了3到6套房产,仅房屋出租的收入就十分可观。在小区保安眼中,“两居室3000元、三居室4000元的月租金,这可比种田实惠得多。”
还未到晚9点,小区内外便停满了三四百辆小汽车。对这个还未开通公交站点的小区居民而言,一部车成为了生活的必须,只是早已建成的地下停车场至今还没启用。
万家灯火喧哗之时,迎着陆续回家的人们,反向回城。回望唐家岭及西侧同样是回迁房的图景嘉园,近三成漆黑的房屋将这里的空置率展露无遗,相比京城的绝大多数地方,空置率已算相当之高。
住房硬件设施的更新只是最基础的改变,如何赋予唐家岭更多的生活氛围,才是拉近这座新村与城市距离的必须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