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商人主宰地球时

2013-04-29 00:44罗三洋
中国民商 2013年8期
关键词:东印度乾隆皇帝广东

罗三洋

美国之父欧洲之父( 下)

正是潘振承领导的广东十三行令瑞典迅速走出“大北方战争”失利的阴影。瑞典商船络绎不绝地往来于北欧和中国之间,随船带回沿途经过的亚洲和非洲生物的众多标本,使瑞典的生物学研究在18 世纪盛极一时,学科带头人就是现代生物分类学之父、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教授林奈。

不过,名满天下的林奈恩将仇报。林奈毕生都与瑞典东印度公司保持着频繁的书信往来,其中很多信件涉及一项绝密行动:设法将18 世纪的摇钱树——茶树引种到瑞典。如能成功,瑞典就将从茶叶进口国变成茶叶出口国,广东十三行的命根子也将因而被切断。

在国内,潘振承领导的广东十三行也要面对与林奈同样狡诈的对手。18 世纪中叶任职两广总督的李侍尧于公元1759 年奏请乾隆皇帝颁布了包括九条禁令在内的《防范外夷规条》。如果所有禁令都被严格执行,中国的外贸势必完全解体,广东十三行也就消亡了。

汇票在18 世纪中叶还是一种全新的金融支付手段,年近六旬的潘振承却迅速将其接受,而此类金融创新在潘振承身上不胜枚举。公元1775 年,潘振承劝阻了广东官员重建公行的命令,代之以全新的“公所基金”,规定基金会成员必须向基金缴纳其每年利润的十分之一,以便应付突发事件可能随时产生的浩繁费用。它表面上是仿效天主教国家的“什一税”,本质却是一个保险公司。

经商生涯的大部分时间中,潘振承都在与外国商人的谈判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当他在1788 年逝世时,英国东印度公司这样评价他们的老伙伴:“很难判断他的去世是否会给欧洲贸易带来不便。他确实是一位有大才干的人,非常善于处事,但当他自己的利益或安全受到动摇而陷于困难时,他总有能力将这些麻烦消除。同时,他还精于权术,他的儿子一定能够保持其商行的信用与经营。所以,没有理由认为,他的逝世是有遗憾的。”

身为万人仰慕的“欧洲之父”,潘振承的后半生其实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波折。

与潘振承同时代的有许多著名的人,例如乾隆皇帝、克莱武、华盛顿、路易十六等政治家和军事家,曹雪芹这样的文学家,也不乏瓦特和拉瓦锡这样的科学家,他们都与潘振承领导的广东十三行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这种关系在一位科学家的身上体现得特别紧密,他就是现代生物分类学之父、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教授林奈。

瑞典人林奈发明以“二名法”为基础的现代生物分类学,其实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为生物分类研究需要大量生物标本,而瑞典地处北欧,气候寒冷,生物种类匮乏,科学家缺乏研究材料。

林奈本人很少出国,而且从未离开过欧洲,瑞典又没有海外殖民地,他进行生物分类研究必需的大量标本从何而来呢?答案是:瑞典东印度公司。如前文所述,瑞典东印度公司之所以能够在18世纪长盛不衰,主要原因正是潘振承领导的广东十三行出于战略考虑,有意识

的多方提携,令瑞典迅速走出“大北方战争”失利的阴影。于是,瑞典商船络绎不绝地往来于北欧和中国之间,随船带回沿途经过的亚洲和非洲生物的众多标本,使瑞典的生物学研究在18 世纪盛极一时,学科带头人就是林奈。

不过,名满天下的林奈却没打算给予潘振承和广东十三行应得的酬谢。相反,他大德不报,恩将仇报。林奈毕生都与瑞典东印度公司保持着频繁的书信往来,其中很多信件涉及一项绝密行动:设法将18 世纪的摇钱树——茶树引种到瑞典。如能成功,瑞典就将从茶叶进口国变成茶叶出口国,广东十三行的命根子也将因而被切断。林奈很清楚,广东行商必定会竭尽全力阻止这件事的发生,于是在瑞典政府和东印度公司的支持下,多次派遣自己的助手和学生化装成东印度公司商船的随船牧师、职工前往中国,潜入内地茶园,设法购买或盗窃茶树种子和幼苗。在清朝官吏和广东十三行职员的严密监视下,大部分行动都以失败告终,不过林奈还是在公元1763 年得到了一棵茶树,这也是第一棵在欧洲生根发芽的茶树。而对清朝和广东十三行来说幸运的是,伟大如林奈的西方生物学家也没能使茶树在欧洲的土地上繁殖,形成生产能力。20 世纪初,瑞典科学家安特生在中国发掘出了北京猿人和仰韶文化等众多重大遗址,并为中国培养出了大批地质、古生物和考古学家,反倒可以视为当年林奈对广东十三行恩将仇报行径的补偿。

巨额的捐款和贿赂,使大部分禁令名存实亡

在国内,潘振承领导的广东十三行也要面对与林奈同样狡诈的对手。18 世纪中叶任职两广总督的李侍尧是一个很有背景的大人物,当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反明时,他的曾祖父李永芳是第一个投降的明朝将领。满族统治者为了拉拢汉人,连续四世对李家恩眷有加。李侍尧的个子很矮,记性极佳,办事干练,爱钱如命,是一个工作能力很强的大贪官。

由于家族的原因,他自小便与乾隆相识,仗着皇帝的护佑,贪污起来毫无顾忌。偏偏英国商人洪任辉不服软,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支持下,赴天津状告李侍尧与粤海关监督李永标贪腐勒索,险些断送了李侍尧的仕途。幸好乾隆皇帝选择弃卒保车,只将李永标革职抄家,李侍尧才躲过一劫。

李侍尧等广东官员胆战心惊地熬过这次调查,自然有充分的理由对洪任辉等英国商人恨之入骨,于是迅速展开报复行动。替洪任辉向朝廷递交状子的天津知府灵毓被斩首于北京菜市口,替洪任辉写状子的四川商人刘亚匾也掉了脑袋,洪任辉本人则被在澳门囚禁三年,期满后驱逐回国,永远不许再来中国。

公元1759 年,急于报复的李侍尧便奏请乾隆皇帝颁布了包括九条禁令在内的《防范外夷规条》,主要内容如下:

一、永远禁止外国军舰进入虎门水道,以防军事冲突;

二、永远禁止外国商人携带任何武器和妇女( 包括自己的母亲、姐妹、妻子和女儿) 进入广东省,免伤风化;

三、永远禁止中国商人向外国人借贷,以防商欠;

四、永远禁止外国人雇佣中国员工,永远禁止外国人学习中文;

五、永远禁止外国人乘坐轿子;

六、永远禁止外国人坐船在中国江河上游玩;

七、永远禁止外国人向中国官员直接递交诉状,如有诉讼均需由十三行洋商代写代交;

八、外国商人在广东省居留期间,只许住在广州城西南郊的“夷馆”里,永远不许走进广州城门;

九、永远禁止外国商人在广东省境内过冬,如因故的确无法出洋,必须去澳门过冬。尽管这九条禁令对外国商人已经相当严苛,仍然不能平息广州当局对英国商人的复仇怒火。还是在1759 年,一位名叫李兆鹏的御史提出一个史无前例的建议:永远禁止向国外出口丝绸,居然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批准,宣告持续三千年之久的丝绸之路突然死亡。

如果所有这些禁令都被严格执行,中国的外贸势必完全解体,广东十三行也就消亡了。但是在中国,自古以来就很少有什么被严格执行的禁令。在执行过程中,精明的官吏能够找到各种方式对属民网开一面,前提当然是有好处可拿。于是,以潘振承为首的广东十三行不得不在公元1759 年底至1760 年初向李侍尧等广东官员献上大笔贿赂,而这也正是李侍尧渴望借禁令取得的效果。

作为一名精明的官员,他根本就没打算毁掉广州外贸,而是希望借助种种外贸禁令增加自己的收入。同样需要行商打点的,还有以乾隆皇帝为首的北京朝廷大员。结果,乾隆皇帝在公元1762 年就特批,允许瑞典商人在广东购买2000斤丝绸。如果没有广东十三行捐献的数百万两白银,金碧辉煌的圆明园将永远无法建成,设计西洋楼的多位外国工程师都是广东十三行洋商推荐给乾隆皇帝的,甚至兴建圆明园所需的红木、珊瑚等诸多建筑材料也大多由广东十三行从东南亚和南亚进口,这都是徽商、晋商等内地商帮无法代劳的。

巨额的捐款和贿赂,使大部分禁令都名存实亡,给广东十三行洋商自身带来的好处还不止于此。同文行老板潘振承在公元1760 年被封为正三品的通议大夫,这是截至乾隆朝为止,清朝商人获得的最高官职。同年,经李侍尧总督批准,广东公行被改组为外洋行、本港行、福潮行三类,潘振承被毫无悬念地任命为总商。

这次改革推动广州各商行走上专业化道路,外洋行专办西洋各国的进贡和贸易,本港行专办东南亚国家的进贡和贸易,福潮行专办广东与福建和浙江等省的贸易。以当时外贸的最大宗商品茶叶为例,从此就由福潮行专门从福建等省采购,运到广州转手卖给外洋行,再由外洋行卖给外国商人。相比以前由同一家公行从商品原产地批发到广州卖给外国商人的贸易模式,1760 年改革打破了一条龙产业链,增加了商品的转手次数,对广州公行有利,却提高了外国商人的收购成本。

这引发了东印度公司更强烈的不满,多次向广东衙门抗议。1763 年,刚刚被广州监狱释放的洪任辉灰头土脸地返回孟加拉,英国政府和媒体这才得知详情。反响是强烈的,普拉西男爵克莱武很快就给英国当局拟定了一份在华南沿海地区动用武力,迫使清朝政府撤销贸易限制的草案,这也是英国第一次制订侵略中国的战争计划。不过,由于当时印度抗英战事升级,这一计划没有得到实施。1764 年10 月22 日,莫卧儿军队在布克萨尔完败于英军,莫卧儿皇帝阿拉姆被迫接受东印度公司强加给自己的“双重管理制度”,将印度东部各邦的税收和司法权利都移交给东印度公司“代管”,并任命克莱武为孟加拉总督。从此,印度的半壁江山都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英国在亚洲的野心也随之进一步膨胀。

公行的解散降低了广东十三行对外国商人的谈判能力

1764 年不仅是印度的伤心年,也是潘振承的伤心年,因为在这一年,他苦心培养的接班人——长子潘有能突然去世。潘振承的次子潘有为后来写诗回忆说:“有兄拔俗灵秀钟,甫冠誉已驰鲛宫……方以摩汉许阿鸿,玉楼召赋何匆匆。嫂失柏舟哀未终,蒿里归休呼与同。仅遗一女儿数充,前哀未阕新殃重。而我踽踽飘断篷,擗摽惯与精气通。重申乱命忧心忡,吕刀秘不露其锋。”看来,潘有能颇具才华,但在新婚后不久便因为某种秘密原因坠楼死亡,妻子很快改嫁,只留下一个女儿,不久也死了。潘有为想为兄长报仇,却一直没有机会。

潘振承还没来得及给儿子报仇,就又陷入了大麻烦。与印度莫卧儿帝国崩溃同时,东南亚兴起了新的霸主——缅甸。18 世纪的缅甸王国极为好战,征服了包括泰国在内的周边诸多国家,后来又悍然入侵中国领土。1766 年中缅战争爆发,清军未能占得半点便宜,至1769年,由于泰国华人领袖郑昭起兵反抗缅甸,缅甸腹背受敌,才同意与清朝停战。

缅甸表面上向清帝国称臣纳贡,实际上侵占了清帝国大片领土,直到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官场上还盛传着乾隆皇帝“征缅不克,弃地五千里”的尴尬往事。不过乾隆皇帝本人却厚着脸皮,将中缅战争列为自己的“十全武功”之一,而这些“武功”无不建立在广东十三行等中国商会的大笔资金支持之上。缅泰战争和中缅战争给广东十三行的贸易造成了严重影响,红木、香料、海产品等传统的东南亚大宗进口货物难以供应,还要年复一年地向朝廷捐助大笔军费,日子过得苦不堪言。由于担任公行总商,潘振承还需要料理很多与同文行无关的杂事,更进一步加剧了同文行的衰落。

“欧洲之父”潘振承居然内外交困,资产大幅缩水,这可不多见。同文行的竞争者迅速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开始了资本扩张。几十年来,福建企业家长期把持广东十三行,令广东本地商民很不服气,现在他们推出了一位重量级选手——泰和行老板颜时瑛,来挑战潘振承的广东十三行领袖地位。与潘振承相比,颜时瑛年纪较轻,广东人称他为“瑛秀”(“秀”是粤语中“年轻男子”的意思)。1770 年,广州的一座佛庙光孝寺需要重修,潘振承捐了50银元,颜时瑛却捐了60 银元,数额虽然不多,却故意压过潘振承一头。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注意到了广东十三行的两强争霸新局面,并认为这比同文行一家独大的传统局面对他们更加有利。1771年,颜时瑛卖给英方的一批茶叶不仅供货迟滞,而且质量也很差,英国大班却依然按原价接受了,并向东印度公司董事会这样解释:“我们为尊敬的公司利益着想,不能过度逼迫颜行商。他是一个集团的首领,潘启官是另一个集团的首领,两个集团相互妒忌与憎恨,有力地保证了我们能够反抗不合理的货价。”

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当潘振承面临来自颜时瑛的强力竞争时,四川大小金川土司起兵反清,乾隆皇帝急调十余万兵马围剿。规模浩大的战争带给广东十三行极其沉重的捐款压力,潘振承终于决定改变策略,向李侍尧总督请求解散公行,名义是“公办夷船,众志分歧,渐至推诿,与公无补”,同时它自己也辞去公行总商职务,可以一心料理同文行的业务。解散公行是英国东印度公司一直求之不得的,潘振承为此向李侍尧行贿10 万两白银,后来英国东印度公司替他报销了这笔公关费。不过,公行的解散降低了广东十三行对外国商人的谈判能力,增加了自身的经营风险,因此潘振承等行商后来不得不绞尽脑汁,设计一种抗风险的机制。

潘振承采取灵活的金融手段应对危机

1772 年,潘振承终于否极泰来,他的次子潘有为在科场上连中三元,随即被乾隆皇帝委任编纂《四库全书》,光宗耀祖,成为行商子弟楷模。可是转过年来,坏消息却接踵而至:清军在四川前线连战连败,大学士温福等数万将士阵亡,气急败坏的乾隆皇帝被迫举国动员,讨伐大小金川,广东十三行只得加倍捐款。同年,安南( 今越南) 发生西山军暴动,国家从此一分为二,陷入漫长的内战,许多难民为了谋生而沦为土匪和海盗,横行于南海和中越边境山林,给广东十三行的贸易造成了巨大的困扰。潘振承采取灵活的金融手段来应对这场危机,据英国东印度公司档案记载:

“潘启官通知管理会,他要用公司的汇票给伦敦的几个人汇去一笔相当大的款项,但他在12 天或14 天内恐怕难以筹得此款,这样本季度就无法将钱汇到英国。因此,他提出一个对他自己和公司都有利的方法,即他愿意接受我们订购生丝的合同,如果董事会帮助他签发这笔汇票的话,他可以将汇票上的款额划为生丝合同订金的一部分。因为无论怎样,公司也无法在本季度获得这笔现款,即便获得了,由于每年都必须购买大量中国生丝,也只不过是先收而后,再支付罢了……他的提议得到照顾。”

汇票在18 世纪中叶还是一种全新的金融支付手段,年近六旬的潘振承却迅速将其接受,可见其思路之灵活,而此类金融创新在潘振承身上不胜枚举。公元1775 年,潘振承劝阻了广东官员重建公行的命令,代之以全新的“公所基金”,规定基金会成员必须向基金缴纳其每年利润的十分之一,以便应付突发事件可能随时产生的浩繁费用。它表面上是仿效天主教国家的“什一税”,本质却是一个保险公司。

公所基金起初遭到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怀疑和抵制,但后来却证明了自身的效能,以至于许多外国商人后来也加入了这家基金会。同时,它也给基金会创始会员带来了稳定的收入,1776 年潘振承在河南岛上修建家族祠堂“能敬堂”,显示了充沛的财力,同年还传来了大小金川平定的好消息。不过,与潘振承对着干的敌人们就不这样幸运了:1779 年,泰和行、裕源行两大洋行由于欠下外商巨额高利贷,本金1078976 银圆,加上利滚利竟达3808076 银圆之多,资不抵债,宣布破产倒闭。经英国东印度公司调查,当时广东十三行只剩下8 家,其中4 家事实上已经破产,另外3 家也经营困难,惟独潘振承“欠债不过八万元之谱,实可称为当时行商中最有信用之唯一人物”。

凡用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但有些横祸用钱也解决不了

广东十三行洋商经营着高利润行业,却纷纷破产,主要原因无疑是清朝官吏的百般敲诈盘剥。为了维持清朝外贸的信用,并改善广东十三行的处境,1780 年乾隆皇帝五下江南期间,下令将颜时瑛、张天球等破产行商按法律充军伊犁,并查办他早年最宠信的封疆大吏李侍尧。乾隆皇帝派去查办李侍尧的官员,是他晚年的新宠——御前大臣和珅。

和珅本来为人谨小慎微,人气不旺,人脉也不多。但自从审了李侍尧案以后,他似乎就突然开窍了,越变越贪。李侍尧倒下了,和珅却权倾朝野。潘振承后半生要着重打点的,就是李侍尧、和珅这两位乾隆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的超级贪官。金碧辉煌的恭王府,只不过是和珅上百套住宅中的一套而已。应付和珅的勒索还不够,颜时瑛等人欠下的外债也需要潘振承等行商分期偿还,这正是他们建立公所基金的主要意义。

对于潘振承来说,凡是用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但是,有些飞来横祸用钱也解决不了。就在潘振承的三个仇人李侍尧、颜时瑛、张天球倒台的1780 年,潘振承的三子、兵部员外郎潘有勋回福建漳州料理事务,不料“庚子忽逢电光怒”,被雷劈死了。次子潘有为还在北京编纂《四库全书》,潘振承只好转而培养时年25 岁的四子潘有度。

潘有度也是科举得意之人,此时已经官拜翰林院庶吉士,放弃仕途一直令他心存不满,然而父命难违,只好投身商海。不久后,1782 年又发生了英国12 岁儿童在堆栈岛射杀中国人事件。事情本是枪支走火造成的意外,可潘振承身为该英国儿童所在商船的保商,却还要花费大笔白银贿赂各级官员求得平安。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管理会为此向董事会报告说:“由于潘启官的活动和他对官员的影响,此事得到解决,我们的贸易没有因此遭遇障碍……他的能力与官场关系,使他成为此处最有用的人。”

可是潘振承没想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居然恩将仇报,在1783 年声称自己2年前卖给公司的1402 箱茶叶质量低劣,要求退货。这批茶叶的包装都严重破损,无法辨认是否为同文行出售,英国东印度公司却只找同文行索取赔款。更有甚者,按照粤海关的规定,外国船舶只要进港,就得纳税。潘振承极为震惊,他不得不耐心说服粤海关官吏对来退货的英国商船免税,并为了同文行的商业信誉起见,赔偿给英国东印度公司1 万银圆,余额次年退还。他最后通知英国东印度公司,如果以后再发生这类事,直接把不合格茶叶倒进大海算了,直接拿账单来找自己退款即可。就这样,潘振承前后花了约5 万银元,保住了同文行的商业信誉。

潘振承在有意给自己培养竞争对手吗?的确如此

这些或大或小的事务显然严重地影响了潘振承的社会评价和财务收支,他的左膀右臂伍国莹被折磨得身心疲惫,辞去同文行账房先生一职,转入传统行业盐商。不料,由于对业界潜规则缺乏了解,伍国莹在海盐贸易中巨亏,几年后把本钱赔得精光,被迫向潘振承求助,想重回同文行复职。潘振承却另有打算:他资助伍国莹、伍国钊兄弟2 万银圆,盘下新近破产却有外洋行营业执照的元顺行,组建了两家新的洋行,即伍国钊的源顺行与伍国莹的怡和行。伍国钊给源顺行取商名“乔官”,从此人称“伍乔官”;伍国莹则按照自己三子伍秉鉴的乳名“亚浩”,给怡和行取商名“浩官”,从此人称“伍浩官”。

潘振承在有意给自己培养竞争对手吗?的确如此。广东十三行不能只有同文行一家成功者,树大招风,沉重的内外压力早已使潘振承不堪重负,他急需更多的同行来分担压力。1784 年有4 名外国人经广州去西安传教,事发后潘振承被罚款12 万两白银。1785 年,潘振承因东南旱灾被要求捐款30 万两白银,后被乾隆皇帝拒绝。1786 年开始,十三行被迫每年向内务府进贡5.5 万两白银。随后发生的台湾林爽文暴动,又使十三行在1787 和1788 年各捐30 万两白银。此前,伍国莹、伍国钊兄弟因能从福建亲戚处购入质优价廉的武夷山乌龙茶,生意蒸蒸日上,兴建了小溪行夷馆,并积极扩大经营规模。但扩大经营规模往往是企业的败亡之源,林爽文暴动和越南内战等事件使伍国莹突然蒙受巨亏,被英国东印度公司囚禁在小溪行夷馆里逼债,后又被政府通缉。最后,还是潘振承帮伍国莹还债,才使怡和行得以维持。

所有这些烦心事,都不如一样最令潘振承烦恼:

怎么才能把英国工业革命的最新产品打入中国市场呢?

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商品产量大幅提升,但这些早期机器生产出的产品大多质量粗糙低劣,根本无法与亚洲的手工产品相比,加之数量过多,有些种类又不符合亚洲人的消费习惯,往往在亚洲严重滞销。身在十三行,潘振承等人不仅要负责把中国商品卖给外国人,也负责把外国商品卖给中国人,后者常常令他们更加难办。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相关的材料:

“从伦敦直接来的两艘商船所载货物的品种令人满意,可是行商们对于数量过多表示不满……但潘启官答应承销半数,幸而赤官也很快同意承销其余半数。承销如此大量的货物,是对我们尊敬的雇主的极大关照。”( 公元1768 年)

“潘启官到商馆通知我们……他无法将我们的铅的收购价提高,因为来货太多,他劝我们以每担4 两的价格出售……我们对启官必须有公正的看法,在整个和我们贸易的过程中,他的作为都是诚实的。”( 公元1768 年)

“潘启官指出……我们今年销售毛织品,是有很大困难的……如果要他按照去年的价格承销四分之一的毛织品,则公司要向他购买5000 担武夷茶,每担价格15.5 两白银……如果他无需承销毛织品,则公司要向他购买5000 担武夷茶,每担价格14.5 两白银……如果要他按照去年的价格承销四分之三的毛织品,则公司得向他购买16000 担武夷茶,每担价格15.5 两白银……我们决定采纳第三种方案,即由他按照去年的价格承销四分之三的毛织品,公司向他购买16000 担武夷茶,每担价格15.5两白银……”( 公元1770 年)“我们提请你们注意,此间行商对于公司商船今日运来的大量玩具感到极大的忧虑,承销它们必将使几位行商破产。自公行解散以后,行商不再互相担保,因此极有理由担忧,公司的贸易将会因他们的不幸而受到影响。”( 公元1770 年)

经商生涯的大部分时间中,潘振承都在与外国商人的谈判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另一位广东十三行洋商的后裔梁嘉彬总结潘振承的一生时说:“彼陷于绝境者多次,然卒能自拔,可见其伟大之魄力与手段。”当他在1788 年逝世时,英国东印度公司这样评价他们的老伙伴:

“很难判断他的去世是否会给欧洲贸易帶来不便。他确实是一位有大才干的人,非常善于处事,但当他自己的利益或安全受到动摇而陷于困难时,他总有能力将这些麻烦消除。同时,他还精于权术,他的儿子一定能够保持其商行的信用与经营。所以,没有理由认为,他的逝世是有遗憾的。”

的确,潘振承死而无憾,因为他生前不仅报复了敌人,报答了亲友,而且还培养出了多位合格的继承者。在他们手里,广东十三行将会迎来更为辉煌的时代。

【待续】

猜你喜欢
东印度乾隆皇帝广东
鸦片战争背后的东印度公司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下)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上)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中)
乾隆皇帝与平桥豆腐
东印度公司的陨落
东印度公司的兴衰:一部全球化的历史
东印度公司们的发家史
广东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