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兴
“北宋天子出崇观,铁画银勾字字端。闻道蜀中铜货小,任凭顽铁买汪山!”这首诗中描述的便是北宋徽宗自创的“瘦金体”在钱文中的传神表现与精湛工艺,其中亦隐含了当时铜源短缺,官家及民间滥铸、盗铸铜钱和铁钱,导致的社会矛盾激化、经济衰退、通货急剧膨胀的一个缩影。
北宋徽宗赵佶(1100-1125年在位)作为一个皇帝,在位时崇尚书画艺术,在书法造诣上虽享有极高声誉,却不善治国,其能为帝倒像是历史开的一个错误的玩笑。公元1100年北宋哲宗赵煦驾崩,年仅24岁,因其无子嗣,所以皇位只能由他的诸弟兄继承,在后宫太后和众宰执大臣的遴选下,平时颇善舞文弄墨、亦算有些文才的哲宗第十一弟赵佶登上了帝位,庙号徽宗。如无此抉择,赵佶有可能在文化、艺术领域里更有作为。然其意外地登上权力顶峰,也使徽宗有浓厚的畿讳迷信思想。徽宗本人信奉道教,大造庙宇,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在位20余年时间里七次更改年号,以为自始更新,且每改元一次必铸新的年号钱行用于世,先后铸有建国、圣宋、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等年号钱,历代泉家谓之御书钱,多制作精美,具有较高欣赏价值。
大观年号为徽宗崇宁六年(公元1107年)一次偶然的天文现象导致的改元。据史料记载在崇宁五年正月戊戌(公元1106年2月10日)夜,帝国西北方向出现一颗大彗星,彗尾数丈,时有人当作吉兆,亦有人谓为不祥,乃是皇帝治国过失显现于天,于是徽宗急忙召集学士、术士商议如何应对。众人遂懿美徽宗,应改元大观,引《易》书中“大观在上”之语。徽宗遂改崇宁六年为大观元年,并于当年正月(1107年)任用王安石的忠实信徒蔡京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名义上的左丞相)。蔡京上任后,仍主张铸大钱,于是京畿两监专铸大钱,钱名“大观通宝”以一当小平钱十,令诸行省铸“大观通宝”小平钱,均秀美异常,勘称一绝。
徽宗虽治国无方,然徽宗时的铸钱工艺及钱文书法艺术却达到了新的顶峰,其御书钱文精美,劲瘦淡雅,风韵别致,为历朝之冠,被后世谑称为“古今第二铸钱能手”。徽宗的书法为楷书体,其初学黄庭坚,后师法唐人薛稷,终自成一体,自号“瘦金体”。其在货币文化的创新与运用上,亦不遗余力,在方寸之间巧妙安排,特别是“大观通宝”四个字,有简有繁,在圆钱上本不易处理得当,但他能部署、配置得恰到好处,四个瘦金体文,加上狭缘而不用阔缘,钱文与穿廓线条融为一体,实是“因难见巧”,令人赏心悦目。
笔者集有各版别大观钱数十枚,其中一品“大观通宝”背异文小平钱,铜质暗红,穿郭匀称,直径约2.45厘米,穿径0.6厘米,重约3.4克,为生坑锈色熟旧之物。面文瘦金书,字体纤秀,气韵贯通;“通”字为宋代“方头通”,与普通小平钱无二;“观”字部分略有锈蚀,然背穿左侧所铸之图文,却颇为困惑,不知究竟,其形似一横卧的“平”字,上下方各有一巨大的星点。笔者曾查阅多种谱录和典籍资料,均无所得。综观北宋钱币开始背铸铭文,始于“至和重宝”,有“虢、坊”文。其间“元祐通宝”行、篆书钱有背铸“陕”字者,宣和铁钱部分也铸有“陕”字背铭。“大观通宝”曾有背纪监名者,但仅见铁钱,未见铜钱有之,仅此几种,其他并无记载,且背文一般多铸在穿上或穿下方,很少独铸在左边。是品亦有泉友曾提出会否如“大观通宝”背“半分”,或背“龟、蛇、剑、七星”之类的后铸品或厌胜花钱,亦或根本就是臆造之物。此还无法做出定论。
故借《收藏界》杂志一角,供各方家共同探究,以释所惑。
(责编: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