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彬
1991年冬季,安徽天长市东郊三角圩水利工地施工时发现一古墓群,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长文物管理所组织考古队对该墓群进行了清理发掘,共清理战国墓1座、汉代墓葬24座,出土珍贵文物数百件,被评为199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其中仅“桓平”墓就出土玉器90件,现择其精要介绍如下。
龙形玉佩3件,根据形制、纹饰不同可分为三式:
Ⅰ式(图1):2件,长14.1厘米,宽4.18厘米,厚0.77厘米。大小、形构、纹饰雷同。青玉质,局部有黄色沁。体扁平片状,整器雕琢成卷曲龙形,龙首回望,口微张,厚唇,头顶部向后伸展一短角,角末端上翘。躯体向上弯曲隆起,腹部饰有三组卷曲羽翅,背部出脊,脊顶面较平,脊下一穿孔用于佩系。龙体两面满饰浅浮雕谷纹、勾连谷纹,一面粘有朱砂,有凸起的边廓。从器形、纹饰组图风格看应属战国器。
Ⅱ式(图2):长6.9厘米,高3.84厘米,厚0.24厘米。白玉质,头部有浅褐色土沁。体扁平,通体透雕成紧凑的龙形,龙首后仰,张口,上吻前突而末端膨大,下吻末端略向内卷,眼部有一圆穿,头顶向后一角微上翘,龙首、身、尾卷曲呈流畅严谨的“S”形,颈及尖尾伏贴于躯体上下部,躯体多处有短小变形羽翅,体表两面单阴线雕琢疏朗卷云纹、短平行线纹。整器构图奇巧、雕琢精细、动感十足。
Ⅲ式(图3):最大径5.53厘米,孔径3.5厘米,厚0.4厘米。白玉质,局部有黄褐色沁斑。整器雕琢成首尾连接的环状,龙嘴夸张性大张,露出前后两颗尖细獠牙咬嵌入尾部,上吻硕大,前端尖细卷曲,下吻窄小而向外翻卷,水滴形眼,头顶部向上呈三角状凸起,短角后扬上翘,至末端渐窄细,角前方雕琢粗长而向后飘卷,末端分岔的鬃毛,龙首部五官轮廓、面颊须毛以简练细阴线勾勒,龙体由前端至尾部呈圆弧形内收卷曲,两面饰以少量的细阴线卷云纹,末端尖细。
见于著录的传世器与出土物标本中,汉代龙形佩数量甚丰,三角圩汉墓出土的上述Ⅱ式、Ⅲ式器,纹饰、形构风格独特,尤其Ⅲ式龙形佩,造型简洁生动,线条疏朗流畅,精致奇巧,是汉代玉龙佩中一件难得的经典之作。
玉璜(珩)6件,形制、纹饰均不相同,可分六式。
Ⅰ式(图4):长6.49厘米,宽1.83厘米,厚0.4厘米。青白玉,局部有黄白色沁,体扁平片状,短弧形,整器正面雕琢成双首合体龙形,中间雕琢纵向凹槽将璜体平均分作左右对称的两部分,两端龙首张口露齿,嘴部有圆穿,上、下吻宽大、前端平齐,小圆眼,体表浅浮雕简化龙纹、阴线刻束丝纹、卷云纹,上、下外缘出脊形成扉棱。素背。此器的双首合体龙形、体表浅浮雕简化龙形纹、主纹区内填饰束丝纹及中部上下垂直雕琢一宽深凹槽等特征,均具有春秋中晚期楚器的典型风格,应属汉墓中陪葬的前代遗物,战国时期此类“两段式”龙形璜仍然十分流行,仍是楚地玉璜的主流器型。
Ⅱ式(图5):长8.4厘米,宽2.5厘米,厚0.4厘米。白玉,局部褐色沁,体扁平短弧形。双面雕,两面纹饰相同,两端细阴线雕琢出龙首纹,龙首上吻略上翘,龙口有圆穿,椭圆眼两侧出梢,角向后附于背缘部,角下方以细阴线刻划出一束末端尖细的弧形绺毛。躯体填饰不规则几何形细阴线网纹、卷云纹等,线条生动流畅,但雕琢不甚精细,显微观察有“崩缺”、“跳刀”痕。弧背正中近缘部有一小圆穿。从纹饰雕琢风格特征看属战国器。战国常见阴线刻组图的双首合体龙形璜,但与此器纹饰雷同者不多。
Ⅲ式:长6.6厘米,宽2.4厘米,厚0.3厘米。白玉质,局部黄褐色沁,体扁平短弧状,双首合体龙形。器表双面雕,两面纹饰风格特征不同:正面(图6上)以细浅双阴线雕琢简化龙首纹,上部龙首五官形构较完整,叠压在下部龙首纹上,整图纹饰繁密,口部反向斜刀雕琢呈“S”形,具有春秋晚期器的特征;背面则以粗阴线深浮雕繁密蟠螭纹(图6下)。两端龙首及龙口部穿孔大小不等,弧背近缘部有一小孔径圆穿。从玉璜双面雕琢纹饰的风格特征看,此器应是利用早期玉璜二次改刻加工而成。汉代玉作中,利用前代遗物作二次加工处理的“改刻器”较多,本式璜是研究汉玉改刻工艺的重要实物材料。
Ⅳ式(图7):长9.6厘米,宽2.1厘米,厚0.36厘米。白玉质,局部褐色沁。体扁平弧状,双首合体龙形,一端较宽,龙首上吻硕大,前端尖细略上翘,下吻窄小而末端尖细,微张口,阴线刻椭圆眼出梢,下颌各有一穿。龙身密布规则的细阴刻线几何菱形纹,背部两脊突出,有两穿。两面纹饰相同。战国至西汉时期,器表雕琢线刻纹的双首合体龙形璜较多,与本式璜形构、纹饰雷同者罕见。
Ⅴ式(图8):长18.1厘米,宽3.5厘米,厚0.5厘米。青玉质,局部有褐色沁,体扁平弧状,器表满饰规整的浅浮雕谷纹,有边阑,缘部外出扉棱。弧背正中近缘部有一圆穿,通体抛光精细,体中部有一处残裂痕。缘部雕琢规整扉棱的谷纹玉璜在战国、西汉早中期十分流行,汉墓中所见此类璜,应是对战国器形构、纹饰的直接沿袭。
Ⅵ式(图9):长5.3厘米,宽1.8厘米,厚0.3厘米。青玉质,半璧形,局部有褐色沁。素面,弧背正中近缘部有一圆穿,侧壁上有“□八十十”阴刻铭文。
玉璧4件,据形制、纹饰的区别可分三式。
Ⅰ式:青玉质,扁平圆形,内外缘各饰阴线纹一周,中间以绞丝纹圈带为界,分为内外区。内区饰涡纹,隐见蒲纹为地;外区饰细阴线刻双身兽面纹,兽首向外。两面纹饰相同,制作精细,通体抛光。直径23厘米,孔径4.6厘米,厚0.4~0.55厘米(图10)。另一件(图11)大小、形构基本雷同,外区的双身兽面纹图式与上一件基本雷同,内区满饰蒲纹,蒲纹上饰涡纹,与上一件标本图式略有区别。
分区纹饰玉璧是流行于战国、西汉时期的一类典型器,主纹中的双身兽面纹图式,实则是变形的夔龙纹图式。西汉丧葬用玉中,高等级的诸侯王墓流行使用本式玉璧,据考其承载神话学内涵与敛尸不腐、导引墓主灵魂“升天成仙”等有关。
Ⅱ式(图12):直径17.1厘米,内径4.3厘米,厚0.3厘米。青玉质,体扁平圆形,局部有黑色沁,内外边缘处各饰一周弦纹,内刻蒲纹,蒲纹之上加刻涡纹,两面纹饰相同。
Ⅲ式(图13):直径9.48厘米,孔径3.74厘米,厚0.4厘米。白玉质,体扁平圆形,局部有褐色沁,器表双面雕琢规整谷纹,有内外廓,外廓内沿分布12个小孔径圆穿。
玉环2件,按形制、纹饰差别分两式。
Ⅰ式(图14):直径4.94厘米,环内宽1.59厘米,厚0.5厘米。青白质,局部有褐色沁,环内、外缘部各阴刻一周弦纹边廓,两面通体雕琢勾连卷云纹,纹饰精整细腻,通体抛光。
Ⅱ式(图15):外径8.8厘米,内径2.1厘米,厚0.7厘米。青玉质,局部有褐色沁,扁平体。两面纹饰皆雕琢规整谷纹,内、外缘各有一周弦纹边廓,环外侧阴刻“上八十八”铭文。整器雕琢精细。
玉璇玑(图16)1件,外径9.05厘米,内径4.7厘米,体宽1.95~2.2厘米,厚0.4~1.5厘米。白玉质,缘部有褐色沁,体扁平,内缘部厚,向外缘渐薄,两侧外缘出脊牙,内、外有廓,廓内双面雕琢规整谷纹。外缘侧壁处刻划有“上十二”铭文。“璇玑”一词源出于《尚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孔安国:“在,察也,璇,美玉也;玑衡,王者正天文之器,可运转者。”可见玉璇玑是古代观测天象的一种玉雕仪器,其渊源可追溯至史前时期。也有研究者认为此类器仅系边缘雕琢有装饰性扉牙的环,与观测天象的天文仪器无关。
玉窍塞(图17)一组8件,包括眼罩2件、鼻塞2件、耳塞2件、口2件。眼罩圆形,素面,器表微鼓。鼻塞、耳塞素面,皆呈上小底大的柱状体。口为玉蝉和玛瑙珠,蝉白玉质,头部有铊具刻划阴线,通体抛光。耳塞:高2.1厘米,口径0.4厘米,底径0.95厘米;鼻塞:高2.1厘米,口径0.85厘米,底径0.95厘米;玉蝉:长5厘米,宽2.4厘米;眼罩:厚0.5厘米,径3.7~3.51厘米.
玉印(图18)1件,边宽1.92厘米,通高1.43厘米。白玉质,印体覆斗状,桥型纽微弧,上有一穿孔。印面方形,白文篆书“桓平之印”四字,刻字不甚工整,笔画边缘有“跳刀”痕。《汉旧仪》、《后汉书》记载,秦汉时期玉印作为身份等级的标志,其使用有严格的等级规制,因秦汉百官官印不能用玉印,因此本式玉印可能仅作为陪葬器使用而非实用器。
玉带钩(图19)1件,长7.03厘米,高1.12厘米,宽0.9厘米。白玉质,钩头作鸭首状,躯体呈“S”形,器表腹部浅浮雕卷云纹,边缘阴刻短平行斜线纹、云气纹、网格纹等。背部椭圆形纽,纽柱较高,纽面阴刻三涡纹。通体光滑圆润,制作规整精细。
玉饰件5件,依形制、纹饰差别分两式。
Ⅰ式:4件(图20),青玉质,局部有黑色沁,器作心形,均沿器边缘刻一心形边框,器中部饰一草叶纹,两侧刻卷云纹间以花蕾纹。图案以草叶纹的茎为中轴线,形成左右对称的纹饰。纹饰均以浅细线刻划,铊具旋切不精,有“跳刀”痕。上左:长3.3厘米,宽1.9厘米;上右:长2.7厘米,宽2.3厘米;下左:长2.7厘米,宽1.9厘米;下右:长3.4厘米,宽1.7厘米。
Ⅱ式(图21):1件,长4.2厘米,宽3.64厘米,厚0.74厘米。青玉质,局部有黄褐色沁,器作尖首梯形。单面雕琢兽面纹,大眼眶凸目,单阴线圆圈表示眼珠,如意鼻、卷云纹兽耳,背部砣出人字形凹槽。左下角略残。
天长三角圩汉墓“桓平”墓年代明确,出土玉器器类庞杂,形制多样,粗精不一,其中既有汉代遗物,也有春秋、战国时期的早期器,还有部分利用前朝遗物加工的“二次改刻器”,是研究汉代玉器的制作、使用、流通情况的珍贵实物材料。据墓葬出土遗物考证,“桓平”的身份是汉广陵王的中宫谒者,该墓出土的玉器对研究汉广陵王国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责编:蔚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