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志坚
自微信大热之后,2012下半年,微信公众平台也成为行业热议的焦点,舆论关注度已经超过新浪微博。
这个新的信息平台,允许作者在后台更新信息,每天向订户发送一次“微信”,有点类似小时候村里头的小广播。他和小广播一样,每个订户一定能收到,又比小广播厉害:还可以加入多媒体信息。
处于信息前沿的媒体人再次成为弄潮儿,许多媒体人从新浪微博迁徙过来,开通“微信公众账号”,每天向用户发送信息。由于达到率高,且没有微博上的口水骂战,粉丝们也追随而至,很多新浪“大V”在一个月内,就在微信公号上吸聚到上万微信粉丝,显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
由于微信精准投递特点,广告主也跃跃欲试。一些粉丝三万多的微信公号,几个月就拿到近20万的广告收入。自媒体,这个早在博客时代就已出现的概念,如今借助微信燎原之势,再次入侵人们的视线。在一些语境中,微信公号几乎成了自媒体的代名词。
千百年来,写字人都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够靠写作维持体面的生活,持续为读者生产高品质的内容,于己于社会都善莫大焉。微信公众平台的吸粉能力和商业价值,让写字人再次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一些自媒体联盟也开始出现,更有种子基金开始下注自媒体。
这一次,梦想能够照进现实吗?
许多人的乐观,来自新传播平台带给其新的可能性,但这种暂时的激情,掩盖不了微信的诸多问题。
首先,微信并不适合承载长文章。
微信使用者实际都是智能手机用户,读者在手机上看一篇超过1000字的文章,肯定会觉得累。但许多微信公号的文章篇幅过于冗长。
目前,微信公号一天只能发布一次资讯。许多公号只能一次发布多篇长文,但过重的信息,意味着这类公号的打开率肯定会偏低。就长文章而言,微信也不是不能做,但目前的阅读体验离专门的阅读产品还有很大差距。
其次,微信公号的使用人数有限。
眼下许多微信大号内容都集中在TMT领域,这类读者是业内尝鲜者,并非典型用户。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微信只是一个免费发短信的工具,其沟通功能远超媒体功能。
年初时微信号称用户过三亿,当时一些较著名的微信大号订户也才3万。显然,很多人并不愿意将微信当媒体来用。毕竟一个短信功能,带来的信息就已经过多了。
第三,微信公号的生态较为封闭,缺乏好的推广渠道。
虽然微信公号的文章有自己的http地址,但不能分享到新浪微博,并不适合作为文章的首发地,更不利于文章的传播,并以此来吸引粉丝。微信也没有对公号的推荐机制。
第四,微信的后台审核,变数非常大,效率也不高。
目前微信公号发布信息仍然需要经过后台审核,一般是10-20分钟。但两会期间审核时间特别长。而且微信并不提示敏感词在哪里,导致用户在后台要自己排查,使用体验十分之差。
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上,内容性产品的审核并不奇怪,但如何既要审核,又要保证使用体验,那还是需要对内容有一定了解,产品上也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以减小用户的不适感。
第五,腾讯的战略重点不会是自媒体。
以微博今日的影响力,尚且不能盈利,微信自媒体就如何可能?媒体在中国不仅很难赚钱,而且面临着不可测的监管风险。
从腾讯的历史和收入结构来看,游戏和O2O才是其业务重心,不仅变现容易,而且没有政治风险。
第六,微信自媒体的广告数据难以监测。
由于纵向传播的特性,目前微信公号的到达率比较高,然而并没有监测工具,可以告诉广告主应当如何投放,价格如何衡量。至今,我们也无法统计,一条微信能被多少人看到。由于腾讯一贯的封闭特性,业界并不看好腾讯会将这些数据公开,广告主也在观望中。
虽然为微信自媒体泼了这么多冷水,但由于精准的特性,微信仍然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媒体平台。微博是即时新闻的横向传播,微信是精准内容的纵向传播,由于传播属性的迥异,二者不可偏废。
至于自媒体的商业模式问题,同行们普遍认为机会在线下,通过资讯、讲座等方式变现,可能比广告还要靠谱。既然如此,多一个微信媒体,至少不是什么坏事。至于广告变现,如果有联盟投放的话,还是可以谨慎乐观。(作者系资深媒体人士,微信公众账号:拇指阅读)本栏目插图/农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