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宇宙中,暗物质呈丝状和环状分布。
在大爆炸后5000万年到5亿年间,暗物质环中心产生了第一批恒星——暗星。暗星比普通恒星温度低,但体积更大。它们的能量来源于超中性子(Neutralino)的湮灭,这是超对称模型预言的构成暗物质的一种粒子。
宇宙中的第一代恒星是从原始气体中凝聚形成的,这些恒星的成分中几乎不会含有原子量比氦更高的元素,而较重的元素都是在一代代的恒星爆发毁灭之中产生的。第一代恒星从未被观察到,因此它们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仍然不为人们所知。
目前,一些模型预言这些星体的质量和亮度都远大于已知天体,但它们的能量来源可能很不一样。普通恒星仅由普通物质构成,能量来自于原子核聚变,但第一代恒星还与暗物质有关。借助引力透镜,新一代望远镜将能够直接观察这些天体。(来源:《环球科学》201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