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院校开设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现状调查研究

2013-04-29 08:44:21李亚萌肖移刚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3年8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

李亚萌 肖移刚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2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我国高等院校开设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得出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成为普通高校开设体、艺专业结合的最主要的专业发展形式;各院校特点和实际的情况不同,使得各院校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也不尽相同;课程设置上存在部分院校主干课程设置不够完善、课程设置不能很好体现专业特色等问题等结论。

关键词 高等院校 表演专业 体育艺术

一、前言

表演专业(体育艺术方向)是近几年我国多所体育院校和普通高校结合当前社会和市场对体育发展多元化、社会化的需求,而增设的一门表演性、观赏性较强的新兴专业方向。通过本研究,旨在充分认识和了解我国高等院校开设表演专业(体育艺术方向)开设的现状,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各相关部门准确把握我国高等院校开设表演专业(体育艺术方向)开设现状,及时解决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其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设置基本情况

(一)专业设置情况

从历年来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批准或备案专业名单》中统计得出,全国14所体育院校全部开设了艺术类专业。继体育院校之后,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依据市场对体育人才需求的趋势,也相继开设了艺术类体育方向专业。除山东省的山东师范大学、滨州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临沂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开设的是舞蹈学专业体育项目相关方向外,其余院校全部开设的是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形成了普通高校开设体、艺专业结合的最主要的专业发展形式。具体设置情况如表1:

(二)招生规模

从2012年各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的招生人数来看(江西师范大学60人、宜春学院60人、赣南师范学院60人、安徽工程大学40人、安庆师范学院50人、阜阳师范学院70人、新疆师范大学28人、内江师范学院30人、沈阳大学35人、湖南农业大学60人、河南农业大学60人),招生人数都控制在数十人内,体现了各校在专业建设初期把重点放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质量先行成为各院校专业办学的关键点。

三、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培养目标现状与分析

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是专业办学中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由于各院校特点和实际的情况不同,以及在实施专业建设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办学层次定位的差异,使得各院校表演专业培养目标的层次和规格也不尽相同。笔者将培养目标相近的院校列为一类,主要可分为下述四种类型。

四、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课程设置现状与分析

(一)课程结构分析

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课程的设置基本上都采用了必修+选修的模式。必修课程是保证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选修课则主要是根据社会需求、学生个性发展要求以及不同专业方向而设置的课程,反映了人才培养的专业特性和个性要求,并解决宽口径培养与不断变化的社会分工及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和综合素质教育的需要,体现了人性化教育。

(二)主干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1.主干课程设置差异较大

从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可知,表演专业的主干学科是艺术学,主要课程为表演基础理论、表演基本技能、表演剧目、艺术概论、文学修养。普通高校既然开设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那么在课程的设置上,都应紧紧围绕教育部对表演专业提出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各院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和条件来进行调整和变化。目前,只有江西师范大学和沈阳大学全部开设了表演专业目录的要求的5门主干课程,其它院校只是选择性的开设了其中的2至4门课程,在主干课程设置方面还不够全面。

2.课程设置不能很好体现表演专业特点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是表演专业最本质的特征,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与以往体育类专业的健美操、体育舞蹈等专项学生相比,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方面应该具备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优势,而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学生表演能力和创编能力的培养则正是体现其专业特色的充分体现。虽然体育类专业健美操、体育舞蹈等专项的学习也强调学生创编能力的培养,但他们的重点是放在教学、训练上。如何将表演艺术的相关理论和技能与体育运动相结合,寻求创新,突出提高学生体育表演的组织、创编、教学和指导能力,以及个人表演能力,形成有特色的体育院校表演专业课程体系仍是亟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的问题。

五、结论

(一)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成为普通高校开设体、艺专业结合的最主要的专业发展形式。

(二)由于各院校特点和实际的情况不同,以及在实施专业建设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办学层次定位的差异,使得各院校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也不尽相同。

(三)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课程的设置基本上都采用了必修+选修的模式;在主干课程设置上存在部分院校主干课程设置不够完善、课程设置不能很好体现专业特色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硕.我国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研究现状[J].大家.2012.1.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
浅谈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规范治理模式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19:20
论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
论高校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及建议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58:50
关于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有利条件及市场定位的思考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00:19
高校开展散打运动教学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37:32
关于高校篮球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34:40
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分析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27:31
高等院校教育督导职能与任务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12:05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