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红墙内的摄影师”

2013-04-29 07:54:05郝远征
摄影世界 2013年8期
关键词:红墙肖像摄影家

郝远征

摄影师是一个辛苦却令人着迷的职业。

说到辛苦,摄影师为了拍摄一张好照片,往往要花大量的时间准备;拍摄时要找到最佳角度,克服现场各种不利因素;有时更要长途跋涉,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摄影不仅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更是个脑力活。一瞬间,手、眼、脑要为抓取画面而高速工作,相互配合,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然而,摄影又是那么令人着迷。最终当光影交织成醉人的画面,并被摄影师亲手永久地保存下来,此时的欢愉让人忘记辛劳,忘记汗水。

本篇文章中,我所介绍的拍摄对象都是摄影师。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传奇经历,同时还有一个共同点—“红墙内的摄影师”。这个词属于那个时代造就的特殊摄影群体,简单解释,他们是当时中南海内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的专职摄影师。

红墙内外的岁月在这些摄影家的脸上留下许多痕迹。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愿从50多年前就为他们拍摄肖像。若能一直拍到现在,将那些照片拿出来与他们现在的照片并列放在一起该多么有趣。

侯波

10年前,第一位进入我镜头的“红墙内的摄影师”,便是当年屈指可数的女摄影家—侯波。

侯波静静地坐在背景布前。透过镜头,我可以观察到她脸上细细的皱纹和矍铄的眼神。这种摄影家所独有的精神风貌,让我感觉到一股力量。

因此,我采用较柔和的光线拍摄这张照片。虽然那时侯老已经80多岁,步伐渐缓,却依旧思维敏捷,在拍摄过程中与我谈笑风生。谈起当年为毛泽东拍摄时,侯老激动地说起那段峥嵘岁月:她曾跟随毛泽东去过延安、韶山等地,走遍中国大江南北。在庐山,毛主席停下来歇脚时,她从侧面拍下了那张主席吸烟的经典照片。

为侯老拍摄这张肖像已经过去10年了。听闻侯老目前身体欠佳,祝福她老人家早日康复。

吕厚民

说起摄影家吕厚民,可能广大读者更为熟知。不仅是因为吕老经常为各类摄影比赛担任评委或顾问,也因为到现在,他当年的摄影作品还时常被拿出来发表或展览。

吕老身体好,记忆力也相当了得。每每谈起当年作为中南海毛泽东专职摄影师的那段时光,他如数家珍。2011年,我邀请吕老为他拍摄肖像。在拍摄过程中,他还向我讲述当年他如何得到毛主席的亲自批准,远赴国外参赛、领奖……

考虑到这些老摄影家年事已高,为了不让他们因为拍摄的准备工作而浪费时间,在他们来到摄影棚之前,我已经将灯光摆布到位;他们进门后我也不急于拍摄,经常是一壶清茶,先聊上一会儿,听听他们的往事,问问我心中早有的问题;或者与他们聊聊我的工作。个把小时下来,等聊到令他们兴奋的话题时,我会引导他们进入摄影棚拍摄。一切都是在自然、随意的气氛下进行的,因此照片中他们的神情也很自然。

80多岁的吕老神情看起来像二三十岁的小伙儿。他递给我一张名片,我认出了上面毛泽东的笔迹:“吕厚民同志”。原来,那是当年的最高领袖专为吕老所写。幸运的是,经历过几十年的风雨岁月,这张最高领袖的墨迹原件,仍由吕老自己珍藏。

钱嗣杰

这位伸出3根手指的老先生,是摄影家钱嗣杰。钱老1946年入伍,开始摄影生涯。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在那些最艰苦的岁月里,他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

新中国成立后,钱嗣杰又投身到中央新闻报道的第一线,并跟随毛主席进行专职摄影工作。在聊天时,他说自己是第三任“红墙”内的专职摄影师,前有侯波、吕厚民,后有杜修贤,等等。

我用逆光勾勒出钱嗣杰的脸部轮廓线,用侧光照亮他的半边脸颊。这样的立体布光能使被摄者的肖像更加饱满。同时,光线所营造出的雕塑般的厚重感也比较符合钱老身上那种经过岁月历练的气质。

我的这组“红墙内摄影师”拍摄计划还会继续下去。虽然名单上,有些老先生已经故去,成为我永久的遗憾;但只要有机会,我会尽力留下这个群体的影像。这是为时代而摄,也为记住一段历史,留住历史真相。

猜你喜欢
红墙肖像摄影家
大自然的肖像
大自然的肖像
天天爱科学(2023年6期)2023-05-30 03:22:26
大自然的肖像
天天爱科学(2023年4期)2023-03-13 03:03:24
春拂红墙
摄影与摄像(2020年5期)2020-09-10 07:22:44
过延禧宫
《肖像》
流行色(2020年4期)2020-06-04 03:03:32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