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宏伟
摘 要:中等职业院校办学的宗旨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把学生当成一个感情丰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来培养。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素质的复杂性、层次的差异性和工作任务的艰巨性,“规范管理+文化引领”成为中职学校管理的共识,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思考,在中等职业学校积极探索构建校园文化行之有效的途径至关重要。本文拟从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主要途径和具体实践推进实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文化建设 有效途径
一、加强职业院校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的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但是,在经济改革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看到了主流文化的缺失,信仰、道德、价值观、精神等受到世界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的强烈冲击。因此,作为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职业学校的文化潮流和方向,从而提高职业学校文化软实力。
1.从国家博弈的战略高度看,应占领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职业院校解决的不仅仅是就业问题、劳动力转移问题、城市化建设和转型的问题,更应该看到,我们培育的是执政党的阶级基础,是党和政权的捍卫者。目前,高技能人才越来越成为市场的香饽饽,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作为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人才,应该成为高新技术的代表,应该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目前,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我国不断进行政治上瓦解、军事上恫吓、经济上遏制、文化和价值观上渗透,从国家博弈的战略高度看,我们更应该占领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2.从吸引力的角度看,应把文化建设作为办学的重要战略
笔者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职业院校到底应提供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只有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才能从本质上解决职业学校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职业学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职业教育又是整个教育体系或教育生态链的重要组成和环节,这就意味着职业学校办学的双重重任:既要像普通学校那样具有培养学生的基本人文素质的功能,同时还要有鲜明的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面对国家未来一个阶段的重大转型期,既有机遇又面临巨大的挑战。职业院校从早期的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标过渡到综合能力培养目标,这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重要转变,面对未来科技不断创新,能源、环保、高新产业不断发展,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但要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更需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目前,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自于基层大众,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是具有知识和技能,更主要的是毕业后能够顺利走向社会、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因此,从文化战略的角度去探索职业院校如何办学、提高内涵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是职业院校走出困境、实现蜕变唯一的最佳道路。
二、建设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校园文化建设是近些年来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各级部门对校园文化建设都高度重视。那么,作为一所基层学校,如何找到建设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呢?笔者认为应该按照规范管理塑造外形、心理健康教育锻炼人格、人文教育提升素质的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1.营造军营文化
目前,尽管国内许多专家学者质疑军事化的管理,但是国内一些知名的中职学校的管理中或多或少的都体现了军事化管理的理念,笔者认为,实行军事化管理符合中职的管理实际。我们所面对注册入学的生源,不在中等职业学校一线从事实践工作的同志是很难理解生源素质的复杂性、层次的差异性和工作任务的艰巨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些学生的心智模式基本上都有了雏形,要想改变只有进行从外形到心灵的重塑,所以选用军事化管理从本质上是一种养成教育、规范教育,通过军事化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逐步为自我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军事化不仅仅是养成规范教育,培养一个遵纪守法、人格健全的劳动者,更是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和法制教育的力度,通过学习和演练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法制法律知识和案例、通过心理课堂教学、心理咨询室、心理热线等有效形式加大中职生心理的预防、干预、疏导和教育,使得学生既有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又有法纪观念和健康的心理。
2.倡导礼仪文化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人无礼、无以立”“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可见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没有礼仪文化,在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就会处于劣势,在同等的学历和能力背景下,这种能力就更加凸显其重要性,所以职业教育应该加大礼仪文化的渗透。现代用人单位十分强调员工与人沟通的素质和能力,强调待人接物的礼仪形象以及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人格品质。为了培养出受企业欢迎、令用人单位满意的职业人,职业学校应该树立“形体美、礼仪佳、语言纯、技能强”的专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寻求有效路径,并要求学生在职业实践和待人接物时做到“说话轻轻、待人彬彬、处事兢兢”。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得校园中以相互尊重为最高原则和价值取向的礼仪文化得到弘扬和彰显。
3.打造企业文化
职业学校的特点决定了办学要密切关注企业的人才需求、技术的变化,更要注重对企业价值和文化的观察和思考。第一,要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变化,根据人才需求制定学校开设的专业和课程,通过校企合作加大教学的改革和工学一体化。第二,学校要关注企业的管理和规范,这就为学生将来走向就业单位实现了短时间内对接,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学校这样要求是未来职业的要求,以消除学生心里的抵触情绪。第三,不断在学生中渗透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将一些优秀企业的创业史、一些优秀毕业生和企业高技能人才作报告,充分发挥典型激励作用,树立技能人才同样成才的信心。第四,结合学生就业和发展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充分认识职业理想与理想职业之间、满足社会需求与适应市场选择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树立义利兼顾的大局意识,体验校园生活与职业生活的根本区别,实现完成学业向参与就业、消费者向劳动者的角色转变。第五,围绕职业设计开展就业教育,组织学生对两年的学习生活归纳总结,召开励志主题班会,指导面试技巧和与用人单位的交流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低姿态就业、高标准立业、全身心创业”的就业观念。
4.培养书香文化
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文化。读书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精神的提升和传承必须强化阅读。一个养成读书习惯的人是一个自由而幸福的人。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可以无限延展我们人生的宽度、厚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是可以改扮我们的人生体验,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与品质。笔者常常在想,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的文化差别到底在哪里?经过全国多所职业院校的走访,笔者看到那些实习实训车间高大气派、设施设备完善一流,培养的学生技能也比较过硬,但总感觉这些职业院校缺乏人文的气质。更多的职业院校,注重的是纯粹技能技术的传授,缺失人文素质的培养,造成培养的学生跨学科知识欠缺、学习能力不强、创新能力较差、缺乏职场打拼的后劲。更为可悲的是,许多职业院校培养的仅仅是现代化企业中像机器人一样冷冰冰的操作手,而不是具有人文底蕴的血肉丰满的人。因此,没有书香的校园,教育只是一个训练的场所,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我们要通过举办读书活动月、主题班会、读书协会等多种形式营造书香氛围,是为学校打下精神底色的一项最重要的活动。
5.丰富社团文化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职业院校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好学生社团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学生的素质拓展,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校园文化的繁荣。那么,如何把学生社团建設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过程当中的课堂、实践基地和大舞台,已经成为了我们正在面临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全面加强对学校社团建设的领导和指导,以学分制为纽带,逐步实现社团活动的课程化;以学生管理制度为依托,实现社团活动的规范化;以制度为保障,实现社团活动的常规化;以评价为支撑,实现社团活动的科学化。
三、校园文化的推进与实施
校园文化需要具体的载体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思考,笔者认为重点应从“节、月、日、课”四个层面逐级推进落实。一要抓好三大节,以技能节、艺术节、体育节为抓手深入推进;二要组织好活动月,开展以法制、礼仪、规范、感恩、爱国、读书、社团活动为重点主题的活动月;三要深入落实班日、团日活动;四要通过一体化教学、主题班会、关键能力等课程形式进行文化的渗透,做到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
中等职业学校提高内涵建设是迫在眉睫的任务,通过寻找和落实有效的建设校园文化的途径,将会大大推进学校价值观体系,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文化内涵和职业教育吸引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作者单位:承德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