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会计协调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启示

2013-04-29 02:03张燕李绘芳
中国证券期货 2013年8期

张燕 李绘芳

【摘要】推进会计标准和会计实务的国际化,为全球经贸往来和资本流动减少成本和消除障碍,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欧盟采取的会计协调措施为实现欧盟统一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会计国际协调的成功典范。本文结合欧盟会计协调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題,阐述了其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会计协调;会计国际化;国际会计准则

一、引言

会计国际化,通常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会计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是未来财务会计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要求我国会计规范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度也越来越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当对会计国际化作出更理性的选择和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欧盟作为一个区域组织,在会计的国际协调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许多方面对我国的会计国际化进程有着借鉴作用,有选择的吸取欧盟会计协调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会计国际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欧盟会计协调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一)欧盟会计协调的成功经验

1.采用指令的方式通过协调各国公司法来进行会计协调

欧盟会计协调只是欧盟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具体方面的措施,它要服从于整个一体化进程的统一安排,在这一进程中,争取适当的强制力是实施这一措施的有力保证,而权威性的指令形式能较好地适应这种需要。指令的特点是在欧盟部长理事会上获得通过后必须被并入到成员国的法律中,只有成为成员国的法律才具有约束力。可见,指令的法定约束力不仅能保证欧盟会计协调的执行,而且使协调的内容比民间会计职业团体制定的会计准则更具有权威性、稳定性。

2.在达到欧盟最大利益的基础上尊重各成员国的利益

欧盟会计协调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欧盟利益服务的,但会计准则的国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尽管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会计准则的国家差异将会越来越少,但是,只要国家这种形式存在,会计准则的国家差异就一定存在,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只有正视这种差异,承认这种差异才能加强各成员国的相互交流和影响,才有利于进一步进行协调。

在这方面,欧盟并没有一味要求成员国减少会计差异,在会计差异难以完全消除的情况下,欧盟承认了这种差异。例如,第4号指令和第7号指令都有不少选择性条款,这是欧盟国家会计差异的反映,欧盟允许成员国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但要求成员国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充分揭示。

3.循序渐进

由于各国会计差异的存在,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达到欧盟各成员国会计规范的完全协调是不可能的,为了与欧盟各国的国情相适应,欧盟采取务实的态度,力求在基本思想、概念、报表格式等方面寻求突破,在争议较多的问题上则采取宽容的态度,由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最具争议的“真实与公允”观念尽管在各国有不同的理解,但还是最终为各国所接受。财务报表格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统一,详细的报表附注成为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

(二)欧盟会计协调中出现的问题

1.理论协调与实务脱轨

欧盟在进行会计协调过程中没有考虑过建立类似于美国的“概念结构框架”的理论,会计专家只是在指令草拟阶段发挥作用,从指令草案到正式文件颁布大都是平衡各成员国利益的过程,这当中充满了“政治谈判”,最后的结果是相互妥协,于是指令中便存在了大量的选择性条款,导致同一会计事项存在多种会计处理方法,这必然会带来概念上的混乱。

2.欧盟指令不能保证报表的可比性和透明性

欧盟会计指令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各种不同会计方法的汇合,并没有真正减少各国会计行为的多样性。必须承认,通过协调达到的可比性与期望值相距甚远。这使得欧盟各个成员国的会计制度继续存在,而这些会计制度无论是在个别会计规定上,还是在概念的内涵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编制报表、计价规定以及报表附注的内容和质量上。因此,在欧洲范围内都不能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透明性。此外,欧盟会计指令只包含一些最基本的要求,对许多重要的会计问题却没有规定,各个成员国不能保持用相同的方式理解指令条款,指令的不完善也影响了报表的可比性和透明性。

3.欧盟指令在某些项目上选择余地过大

指令中具有多项选择的项目包括资产的评估、所得税的处理、存货的计价等等。过多的选择项目使指令对各成员国的约束降低,使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削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指令的协调功能。例如,第4号指令和第7号指令中都有许多可选择条款,据欧洲会计师联合会(EFE)20世纪90年代所做的一次调查显示,第7号指令有51处明显的选择性条款,表明第7号指令所允许的选择范围是相当广的,因此各国在选择具体的处理方法时就会选择本国所偏爱的方法,从而导致在各成员国之间出现差异。

三、欧盟会计协调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借鉴意义

我国国情不少方面与欧洲大陆国家颇有类似之处,积极借鉴欧洲的经验而不是一味地学习美国有利于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加速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

(一)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主要参照物

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存在很大的差异,尽管美国会计准则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准则,但是美国会计准则具有强烈的国家化倾向,只适用于美国的商业和法律环境下的财务呈报,并未考虑每个国家环境不同带来的影响。而国际会计准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国际会计则已经成为未来国际会计协调的主要参照,欧盟从20世纪90年代前的区域内协调转为如今的国际协调,从发布欧盟指令到现在的直接要求以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是一个重要转变,由此可见,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经成为未来会计国际化的趋势。

然而,我国的市场经济尚不完善,法律制度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异,企业的所有权结构使得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与国外不同,完全应用国际会计准则是不现实的,但是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的会计制度建设要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使之为我国制定会计准则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博弈

国际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发达国家意志,其他国家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去实现本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协调,鉴于此,欧盟提出要求在制定国际会计准则的机构中拥有更大权力。借鉴欧盟经验,为了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争取我国的最大利益,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就显的十分必要,事实上,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在为争取更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而努力。

我国会计准则从一开始制定时,就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还召开了多次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高层官员参加的会计准则国际研讨会,因此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基础较好。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在国际上地位的不断提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逐渐也对我国给予了关注。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反映我国会计准则的特殊情况,反映我们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尽可能地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施加我们的影响,使之关注我们的问题,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成本。

(三)政府相关部门应发挥更强势的作用

会计准则是规范市场经济的重要制度,在其建立与执行方面要受到政府强有力的影响,才能使其有效性得到保证。欧盟的做法杀以协调成员国之间的公司法入手,以比较严格的立法推进会计的协调化,避免了欧盟各成员国各自为战的情况。此外,会计准则由政府部门制定,要使得会计制度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度制定机构就应该更加透明,社会公开,充分关注经济需求,最大程度地帮助国内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

(四)强化会计标准的执行监督机制

会计标准本身的国际化与强化会计标准的执行机制应当并举。在会计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强调会计标准本身内容的国际化,强调会计标准应当与国际通行惯例相协调固然重要,但是确保会计标准的有效贯彻与执行同样十分重要,两者缺一不可。

近年来在证券市场中出现了许多虚构收入提供虚假财务报告案,严重地阻碍了我国会计国际协调化进程。所以我们在继续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加快我国会计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工作的同时,应当强化会计监管,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会计标准执行机制,确保会计标准制定发布后得到有效执行,提高执行质量。

参考文献

[1]冯淑萍.中国对于国际会计协调的基木态度与所面临的问题[J].会计研究,2004,1:3-10.

[2]杨顺华.欧盟会计国际化进程探讨[J].中国会计国际化问题专题文集,2004,1:67-182.

[3]赵向东.欧盟会计协调及其本质[J].财务通讯,2004,1:12-16.

[4]曲晓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当议[J].会计研究,2001,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