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凌
哼唱牧歌的生活到底更为简单还是更为奢侈?
我们在奋斗与悠然,漂泊与安定之间怀念彼此,
幻想能在最为动心的那刻死去,
但为了什么终于不能?
6月26日,一名牧民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故乡古努镇牧羊。(法新社照片)
点评:自然的安宁,只有在社会安宁和内心安宁之后才能被细赏。
6月3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访南非期间参观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服刑18年的罗本岛监狱牢房。(路透社照片)
点评:强者自救,圣者度人。“有些鸟儿是永远关不住的,它们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满自由的光辉。”
6月30日,在埃及开罗,一名示威者在参加反对总统穆尔西的集会时挥舞国旗。(美联社照片)
点评:变革的热情仿佛核裂变,可控是宝贵的能源,不可控就是灾难。
6月18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一名抗议者和防暴警察对峙。6月17日以来,巴西主要城市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抗议政府上调公交车票价格,反对在世界杯工程上开支不当,同时要求打击贪污腐败和改善医疗、教育等福利。(路透社照片)
点评:强弱已分,但勇气是火,威吓是烟。
6月18日,俄罗斯萨马拉州伏尔加河沿岸一试验靶场发生爆炸,其引发的火灾导致33人受伤,附近居住的6500人被疏散。(路透社照片)
点评:灾难发生在远处,我们可以选择当看客。但总有些切近的灾难,是人生无法回避的功课。
6月27日,在德国奥古斯图斯堡宫,一名小男孩在“你就是艺术”展览上与一件3D作品合影。(法新社照片)
点评:突破平面与框架的束缚背后,是突破思想和观念的束缚。
6月11日,在瑞士巴塞尔艺术展预展上,一名参观者从德国艺术家卡斯特·奥莱的作品《蛇》旁走过。(法新社照片)
点评: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临头螂扑蝉。
6月21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圣彼得堡参观“青铜时代—没有边界的欧洲”主题艺术展。(美联社照片)
点评:不忘历史,放弃纷争,让我们开始谈论生活与艺术。
6月22日,人们在美国纽约科尼岛的月神公园荡秋千。当晚,2013年最大的满月点亮夜空。(路透社照片)
点评: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春雪》)。所有关于月亮诗句的背后,都寄托着人的情感。
6月7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办的“活力悉尼灯光音乐节”上,参观者在欣赏投射在地板上的条格图案。这是日本艺术家池田亮司的灯光和声效艺术作品。(法新社照片)
点评: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身为棋子,即使贵为王/后,也被命运操纵。
6月8日,在英国阿什本小镇举行的世界脚趾角力锦标赛上,两名女选手进行比赛。(路透社照片)
点评:一直脚踏实地,也应该允许脚趾偶尔露露“脸”。红方形势大概不妙,看来竞争时不能太注意形象。
6月16日,在加沙地带,一名参加学生夏令营的巴勒斯坦男孩透过一幅遮挡布向外张望。(路透社照片)
点评:张望的脸孔,布上的影子,仿佛柏拉图《理想国》的洞穴寓言。重要的不是彼岸,而是追求本身。
6月10日,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克里斯·卡西迪使用装有400毫米远摄镜头的数码相机,透过窗子拍摄400千米外的地球。(路透社照片)
点评:天际宇宙的狗仔,偷窥着整个地球。
6月28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一名男子将半张脸化妆成动漫人物的样子,参加第10届温哥华动漫展。(新华社照片)
点评:每个人都有隐秘的另一半。
7月4日,在上海浦东金融区,一名男子搭乘扶梯上行。(路透社照片)
点评:上升的身影有些孤单,繁荣的街头少些温情。追逐的脚步走得太快,丢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