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如来如去》 何训田
何训田是中国第一位用自己的音乐理论进行创作的作曲家。(RD作曲法,the RD Method of Musical Composition,任意律和对应法,任意律穷尽了律制的划分,对应法则以全新的思维来结构音乐),也是第一位成功将中国的新世纪音乐介绍到全世界的作曲家。不得不先感慨一下,越早知道自己要什么,成功得越早,当然,天赋和努力也缺一不可。何训田第一次听到小提琴声就着了迷,那时一把小提琴售价30元,足以让一家人不吃不喝一个月。他竟然瞒着父母,去嘉陵江上当纤夫,那可是世界上最残酷、最劳累的体力劳动。当时何训田还不到十二岁。真正走上艺术之路后,有一个名字和何训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朱哲琴。但何训田和朱哲琴不是非你不可的关系,至少,有了何训田的朱哲琴才是朱哲琴,没有了朱哲琴,何训田还是何训田。1994年,朱哲琴主唱的《阿姐鼓》唱片,在全球50多个国家同步发行,是第一张全球发行的中文唱片。有了何训田的朱哲琴如生双翼,不再是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上那个唱《一个真实的故事》的土妞儿,摇身一变成了新世纪音乐女王。朱哲琴的空灵歌吟为她赢得了2008年美国独立音乐大奖最佳世界音乐奖。此后,他们又合作了《央金玛》《波罗蜜多》《七日谈》,直到这张《如来如去》。梵文Tathāgata,意为“如来如去”。因为无处不在,所以无处不去;亦因一直都在,所以无所从去。透过音乐,何训田展现的不是宗教上的道义,而是人性上的“一”。整张专辑讲述的是佛陀悉达多在“体验生老病死后,最终悟道成佛”的故事。从钟鸣声起,随之而来的鼓声和低音烘托出一个“天外天”。接着,又一个脱胎换骨因《万物生》从国外走红到国内的萨顶顶唱起《达塔伽达》,也就是如来如去,这支音乐充满了印度风情,有人这样评价萨顶顶的演唱,“萨顶顶的声音有点怪异,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可爱或是纤细,而是带了一点神经质的轻佻,一种雨露划过厚肉的叶瓣反弹起的一抹圆弧。”不满的人认为她唱得太有意识,或者说过于玩技巧,其实,这样的评价未免苛刻,一个汉族女人唱一种原本不属于她的生态,怎么能不刻意?本来就不是娘胎里带来的,“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给这张专辑压轴的是朱哲琴的《如来如去》,朱哲琴显然比萨顶顶更谙此道,她反复哼唱着“郁郁黄花皆般若,青青翠竹尽法身。若得心净如明月,长空万里了无尘。”
《3颗许愿的猫饼干》何真真
何真真可谓全才型创作艺人,在《3颗许愿的猫饼干》专辑中,她集演唱、作曲、作词、编曲、制作、钢琴演奏于一身。拉手风琴的是王雁盟,他的《玛奇朵漂浮》好听极了。这是题外话。这张专辑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国内首张音乐、绘图、文字完全结合的绘本音乐专辑,何真真作曲、阿文绘画,两人共同的好友纳莱执笔。第1颗猫饼干:让我们在悲伤的时候,找到心灵的依伴!第2颗猫饼干:让我们在春、夏、秋、冬四季的迭替中,发现时间是疗愈伤痛最好的药方。第3颗猫饼干:让我们在人生的经历中,学会面对,才能继续拥抱生活。何真真的编曲中采用了钢琴、大提琴、小提琴、手风琴、竖琴,还有童声,将我们带入一个成年人的童真世界。何真真是个写旋律的高手,几乎曲曲动听,尤其是春夏秋冬(有两支曲子献给冬,《透明的灵魂》和《晶冻的眼泪》)中的夏——《贝壳里的心事》,灵动的黑白键的咚咚声与大提琴沉稳的低音,再配以永远脱颖而出的小提琴的咏叹,好听却一点也不闹,非常适合在夏日午后听,听着听着就在微风掀动的窗帘的陪伴下睡着了,就像一个不会打扰人的安静且漂亮的女孩。
书籍
当你忘却了你原先所明白的,就会明白了。——伊塔洛·卡尔维诺
《脾虚的女人老得快》佟彤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细说了多种女性常见的早衰烦恼,并从专业角度颠覆了许多健康养颜谬误、揭露广告背后的陷阱。《黄帝内经》中说:“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就是说,女人到了35岁,阳明脉开始衰弱,并出现面色发黄、头发脱落等症状。阳明脉就是脾胃之经,面部、胸部和腹部都是它经过的部位,这里的经脉气虚、衰弱了,自然要影响到面部和腹部的状况,所以说,脾虚的女人老得快。很多人一说到脾虚,就会想到消化不好。事实上,脾虚涉及的范围远不止消化方面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判断人健康、衰老与否的三大指标是“说得快、走得快、拉得快”。书中多次提到阴、湿、冷等字眼,并提醒女性注意保温。中医讲,腹为阴,背为阳,下腹又是“阴中之阴”。腹部本身阳气不足,本身就很怕凉,腹腔一旦受凉,这里的血液就会遇寒而凝,最终导致肠道蠕动变慢,产生便秘,所以说,保温就是排毒。中医云,“湿重”是标,“脾虚”是本。气虚的时候,女人容易变老,但当气虚升级成阳虚的状态时,说明衰老基本上已经成了事实。很多人的体质变化是从气虚容易疲劳,逐渐演变为阳虚怕冷。低体温者,要么早衰,要么易患癌症。
《佛陀与想太多的猪1:小幸福哲学》(日)小泉吉宏著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麦兜的作者谢立文出过一个系列绘本《屎捞人》,他在其中一本的后记中写过一段实在话:“屎捞人,写的不是经济意义的低等人。屎捞人更多是正常人。在正常的世界里,正常地感到困乏……世界头头是道且贫且贱,怪的只有你自己。”亚洲最知名的身心灵作家、漫画大师小泉吉宏也在《佛陀与想太多的猪》中把正常人比作一只想太多的猪,不达猪。“为什么我会烦恼?为什么不被认同会痛苦?没上一流大学会丢脸吗?不进好公司不行吗?”这只对人生充满迷茫、永远找不到人生答案的猪比屎捞人幸福,因为他有一个可以帮他指点迷津的高人朋友——佛陀。佛陀会告诉他,“人生很迷茫?先看清自己。压力太大?那就不要表演自己。想找到爱?先学会爱自己。”佛陀猪在变成佛陀猪之前,大概也是一只不达猪,只不过他放下了执着,渐渐地摆脱了烦恼。每个人都能在不达猪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一个或几个朋友的影子,过于爱憎分明争强好胜的人可以读读这句话,“好多事情都没有胜负,单纯地用喜欢和讨厌来看待事物是一种病。”如果你徒劳地追求一个对自己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不喜欢的人可以思考一下这句话:“喜欢的反义词不是不喜欢,是不感兴趣。”不达猪和佛陀坐着看月亮,佛陀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看到了月亮。不达猪又问佛陀看到了什么,佛陀说看到了月亮和天空。看问题不妨换个角度,但姿势和腔调是经年的积习,说换就换,没那么容易。一时以为了悟,遇事依然糊涂,这是猪的通病。不过,我们依然可以认真地看世界,尽量学着坦然,接受让自己开心的,也接受让自己不开心的。小泉吉宏说:“如果悲伤的人读了这本书能懂得,其实悲伤就像一场感冒,总有痊愈的时候,那就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了。”作者并没有奢望我们变成佛陀,当然,也不希望我们继续庸人自扰下去,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能果断妥当地处理,做愚人和圣人之间的那种人,从烦恼中一点点学会道理,这样的人最好。《佛陀与想太多的猪》是一本横扫亚洲的“小幸福神书”,这是《佛陀与想太多的猪》系列的第一本,针对恋爱、工作、 生活、理想、内心等不同的主题,讲述各自独立的故事,用轻松趣味的方式,传递获得小幸福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