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云
诊脉是一件很幽默的事,我们可能常常太当真了。
诊脉的真相
我大学毕业后,分在一个铁路工程单位的医院工作。单位近一半职工来自四川农村。他们碰上一个年轻医生时,常是先不说话,只默默地伸出一只手,示意让你号脉,这是考验医术最主要的一步。每每这个时候,我便会强忍心中暗笑,正襟危坐,屏息静气,沉着认真地按照老师说的方法,男左女右,三指平齐,在寸、关、尺上装模作样地举、按、寻、辨,心思却全不在脉上,而是斟酌字句,暗思应付的方法。
诊脉实在是一件很幽默的事。从六七岁开始,我遵照父命,学习中医,背诵的第一本书是《汤头歌诀》,虽然对君臣左使、气血阴阳完全不解其意,但对其中的药名,如黄芪桂枝、半夏知母,倒感觉颇有趣味。背诵的第二本书,是号称李时珍著的《频湖脉诀》。读到“举之迟大按之松,脉状无涯类谷空”之类的句子,则完全是在云里雾里了。到了大学,老师说脉学是中医的精髓,但我的悟性差,从见习到实习,一直感到诊脉岂止是“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简直是“心中一桶浆糊,指下一塌糊涂”,觉得自己天生就不是学医的料。后来仔细琢磨《黄帝内经》里的话:“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终于渐渐释然了。我将这句话理解为,在我们老祖宗看来,切脉只是雕虫小技,真正高明的医生,应当通过望闻而知病。越过了这道坎,我便自信起来,觉得自己变成半个大师了。
接受考验的日子
上班几个月后的一天,一位四川籍的木工来到中医门诊看病(我实在想不起他姓陈还是刘,姑且叫他刘师傅)。刘师傅进来后,也是默默地伸出手,让我诊脉。其实,从他进门起,我便开始仔细观察他。他略带惶恐,神情疲惫,身体消瘦。在给他诊脉时,仔细看他,不但面色暗黄,巩膜还有轻度黄染。摸完脉后,为了不让他先提问,我立即满面严肃地让他躺到诊床上,再摸肝脏,很明显地触到几个硬硬的结节。我告诉他病情不轻,要赶快住院检查。霎时间,他反而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那个时候,铁路工程部门的工人为了到单位医院看病,常要奔波几十里。这位工人平时勤恳积极,很能吃苦。几个月前却总感到全身无力,食欲不佳。来看了几次门诊,都被医生打发回去,说没事。单位领导还为此批评了他几次,说他不安于本职工作。这次,他终于找到了我这么个“好医生”,一摸便知他确实有病,一来治病有望,二来也洗了冤屈。
刘师傅住到病房,确诊为肝癌,不到两个月便去世了。这个朴实的木匠,在病入膏肓时,不知用了多大的毅力,为我做了把精致的躺椅,一直陪伴我近20年,让我每每看到,便觉得心中隐隐作痛。刘师傅住院后,很多工友来看望,他逢人便说,他的病别的医生都没看出来,只有吴医生一摸就确诊了,诊脉技术真高明。很快的,这样口口相传,我号脉的“功夫”也被描述得越来越神。值得庆幸的是,那时候职工医院医生的收入并不和业务量挂钩,我又是个远离家乡、挤在集体宿舍的单身。终于,我向领导申请去外地医院进修,从此告别了充满悲喜的诊脉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