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道法自然

2013-04-29 00:44陈兆杰
醒狮国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空旷道德经涟漪

陈兆杰

这一章,老子描述了“道”的存在和运行,这是《道德经》里很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有物混成”,用以说明“道”是浑朴状态的,它是圆满和谐的整体,并非由不同因素组合而成的。道无声无形,先天地而存在,循环运行不息,是产生天地万物之母。道是一个绝对体,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相对而存在的,而唯有道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道是“独立而不改”的。在本章里,老子提出“道”“人”“天”“地”这四个存在,道不会随着变动运转而消失,它经过变动运转又回到原始状态,这个状态就是事物得以产生的最基本、最根源的地方,一切皆因“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里的“物”指的是“道”,是真实存在的。何为混成呢?它是包罗万象的,它是浑朴的,生于天地之前。这章老子在讲道的出身,在讲道的出生的真相,上一期解读《道德经》第十五章“混兮其若浊”的时候详细解读过混,混就是混沌。混沌是什么?是整个宇宙最初始的状态,也是道的形状,天地未分,阴阳未现,刚柔未出的时刻,整个宇宙只有一种“物”没有阴阳二气中的任何一种气,它是绝对均衡的。它是绝对有的,它是绝对无的;它是绝对静止的,它是绝对运动的;它就是“道”。说它有,是因为它遍布宇宙每一个角落;说它无,是因为没有办法实实在在地抓到它。就好像在大海里,到处都是水,你反而永远也找不到水。如果要说“有”水,那么对应的就应该是个“没”水的状态才能显出“有”水。而“道”在宇宙的范围内是没有“没”道的地方的,大“有”反而成了“无”。说它绝对运动,是因为它的存在就是不停的运动;说它绝对静止,是因为它从开天辟地以来就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状态,而且直到宇宙崩坏都不会改变。这种高度的矛盾又统一的存在方式,就叫“混成”,先天地而生,比天地还要久远。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寂,就是寂寞,孤独的意思;寥,就是空旷、空远的意思,空旷的极限就是寥,孤独到了极限就是寂,寂兮寥兮,也可以理解为无边无际、无象无音。在一个空旷的宇宙空间,孤零零地说了一个“物”,这个“物”它既是孤独的,又是寂寞的,它在空旷的红光之间出现了,想象一下,在宇宙之前那个刹那间,出来一个物体,恍恍惚惚,然后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它是特立独行的,任何人不能改变它,任何事不能改变它。因为它是因缘具足的。道不会因为你的努力而增加,也不会因为你的不努力而减少。多了一个人,道没有多;少了一个人,道没有少,为什么?因为道永远是不增不减,不垢不灭,不生不死,这就叫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周行,指它在运转,它的前进的方式是圆周状的,而且是不殆的,永远不会有衰竭,永远不会有没落,永远不会停止,是天下万物的本源。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样微妙复杂的“物”,我当然“不知其名”了——哪有什么外在的东西可以给你去形容呢?只好勉强地给它起个“字”——称号,叫“道”。一定要勉强地去形容,那么就用“大”来形容它。所以说,最高的道叫作大道,大道就来源于此。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因为道太大了,就开始往四面八方散去,越散越远,远到了无限。到了极远的时候呢,它又返回了,就像卫星一样, 经过很多年的运行又返回来了。我们看到的是远,而看不到返。举例子,你在湖边,拿块石头扔到湖里面,会有什么?会有涟漪,这个涟漪一圈一圈的散开,这叫“大曰逝,逝曰远”,最后呢!归于平静,就叫“远曰反”。如果那个石头很大,湖面很宽,你只能看到这个涟漪,你看不到涟漪的核心,那就是道。再比如,你在海边能看到浪,但是你看不到浪起的地方,那个兴风作浪处你是看不到的。

◎域中四大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提出了这四个大,道的广大玄妙之在前几章的解读中已经谈过很多了,不再赘述。天大,地大,就是太极生的两仪,有道才有天地。而人呢!是三才,更关键的是,人是仅次于天地的第三个最重要的物体,为什么?因为相比较人来说,其他的物体有生命,但是没有生命的感应,没有生命的思索。猪、牛、马、羊、狗,它们不会自我关照,它们不会思索,它们没有学习的这种原动力,所以说人是万物的灵长。佛经里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就是这个道理。只有人才能够通天地,只有人才能够悟道。

◎天地人合一

那么怎么让人能够走到更高的境界呢?老子的方法就是这十三个字: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道德经》的名句,千百年来无数的学者做过解读。在此,我们需要用心的思考一下,这十三个究竟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把这十三个字译为:人要向地学,地要向天学,天要向道学,道要向自然学。这样的译文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这里没有自权性。实际上,老子在这里是讲,人法地,人就成了地,人就具备了地的能量,而地法天,就是人也同时具备了天的能量,然后天地人再向道学,就具备了道的能量,最后才是自然。

学的主体一直是人,我们向大地学什么?向天空学什么?在《周易》里面,孔子写过两句话,就是告诉我们法地、法天的,第一句话:“地是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第二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学的是大地的德,学的是天空的道。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法地?大地有几个特点:第一个厚重;第二个包容;第三个生养。一个人应以大地为根,只有读懂了大地的厚重、包容、生养,才不会失去根本。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就是天和地的特点。这八个字的核心是“载”,意思是承载。因为只有“载”才能够昭示地的品德,承载。德是虚,物是实,怎么能够用虚载实呢?有两个古人写过,一个叫柳永,写过这样一首诗,它能把虚变成实的,他这样写的:“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人的愁啊,是从天地间升起来的,跟风筝一样。第二首呢!李清照写过,把虚的愁完全给实物化了,“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诗里把愁放在船上,愁如此之多,船已经载不动了。我们人法地就要学地的两层厚德与载物。向天学什么呢!自强不息,天是变化的,天有不测风云,而人也要学会像天一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叫天行健。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要动于九天,藏于九地,站离高远,眼光博大,看到古今,明白终始,方为天地之德。懂了这个道理之后,你才能够明晰人法地,地法天,它们的意义。因为天、地、人,它是需要合的。过去我们都说天人合一,其实意思是什么呢?是天、地、人合一。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它关涉到老子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即“道”与“万物”的关系;也关涉到老子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 “圣王”同“百姓”的关系。 “道”,它是产生“万”的根源,如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五十一章说“道生之”, 是“天地之母”。“道”不仅产生“万物”,而且也是万物得以生存、存在的基础和保证。 “道”虽是万物的根源和基础,是万物的母亲,但它从不以万物之主自居:“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而且“道”也从不“主宰”“控制”和“干预”万物,它具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善贷且成”的至上美德。

“道”的这种本性老子称之为“无为”。“无为”不是说“道”没有任何作为,而只是说道不控制、不干预万物,而是让万物自行活动、自行其事。《老子》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可以断定,“无为”是“道”的生活方式。 “道”要“顺应”的“自然”,不是“道”自己的属性,而是“万物”的属性。

“自然”这个词不像“道”那么古老,它是老子发明并首先使用的。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状态”,即一般所说的“自己如此”。《庄子》里说的“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同样可知,“自然”是“物”的“自然”。

“道法自然”,千万不要理解为道向自然界学习,这个自然其实是自然而为,自然而然,本当如此。编辑/许宏

下期导读:下一期将为您解读《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这一章句句珠玑,字字奥妙,既是道经的结尾也是德经的开篇,它既总结了老子所有的思想,同时又让这种思想进行了一种新的升华,敬请期待。

猜你喜欢
空旷道德经涟漪
岭上闲士:旷野里的树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失眠
涟漪
涟漪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空 旷
空旷
探测时空中的涟漪——引力波
好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