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法增力 “素”造高才

2013-04-29 21:37林江燕
新课程·中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新课标人才

林江燕

摘 要:在落实《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信息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领悟课标精髓,巧用“半成品加工”法(“工”法):“优化策略,力促实效”、“灵活用法,力揽课标”和“巧立‘案例,力增效率”;要以课堂活动为主导,巧妙地挖掘教材,优化教法,全面深化课改,增强课堂效力,才能塑造更多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

关键词:新课标;“工”法;课堂效力;信息素养;人才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良好的教法是确保学生能充分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以活动为主线,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内容有机融合、密切关联且环环相扣。因此,课堂教学既要保证知识点的前后衔接性,又要保持新课内容的独立性。新课一般是在旧课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或再加工,学生若对旧课知识掌握不好,他们对新课就没有“加工”的对象,便会遭遇获取知识的障碍。因学习个体存在着各种差异,我运用“半成品加工”法,保证知识点的独立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传授基础知识和协助他们掌握操作技能,建构并完善完整的知识体系,有效增强课堂效力,不断提升素养,塑造高才。

本人将结合点滴经验和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巧用“半成品加工”法,有效增加课堂效率,塑造高素质信息人才。

一、优化策略,力促实效

学习工具软件时教师经常要用实例引导学生学习,而将未完善的“作品”交给学生创作的案例其实就是教学中的“半成品”。

教师利用没有完成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的方法就是所谓的“半成品加工”法。换句话说,“半成品加工”就是对信息技术教学成果的一种技术“留白”,填补这些“留白”就是进行“再加工”,在形成“成品”中开展和拓展教与学。它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领悟学科知识和掌握操作技能,提高讲解、练习和应用的效率,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习使用Word软件制作电子报刊时,操作内容包括插入文本框、图片和超链接等,若按常规学生必须提前规划和创意,进行版面设计与资料搜集。但学生因理解程度不同,操作能力有异,作品完成情况也不尽相同。如此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就会遇到种种困难,学生也会因此渐失信心和热情,终究影响教学目标的落实。但是,若课堂不依赖常规进程改由教师提供数个类似“半成品”,如运用科学规划、“情报”搜集、资源整合、团队合作和分工负责等策略,有效剖析教学目标,不仅不会削弱目标的实现,反而增强了解决问题的效能,突出学习设计的重点并突破掌握技能的难点,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二、灵活用法,力揽课标

新课标强调“在课程实施中既要注意到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又要恰当处理好个性发展与统一要求的矛盾。”还提出:“在实践中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尊重学生的自主意志和独立人格的形成。把价值引导和自主构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点。”

在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学生出现两种“极端”:基础好的学生能较快进入课堂学习,掌握知识要点,有足够的时间开展自主探究;基础差的学生融入较慢,完成基础实践普遍存在困难,更谈不上探究。那么如何协调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与开展自主探究学习的矛盾呢?我认为需要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半成品加工”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处在同一起跑线,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和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讲授“网页制作”时,教学要求利用FrontPage的“自动缩略图”功能展示大量图片,操作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就能实现。但是如何使“自动缩略图”与众不同,具有个性却值得深究。课前我准备了“半成品”和素材,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解决基本操作问题。实践过程中学生很快发现他们的作品与老师的“半成品”大相径庭,看似简单的操作其实内藏玄机,由此引发了对缩略图功能的其他探讨,诱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激励他们的创新思维。

教学PowerPoint幻灯片中的超级链接时,“半成品加工”法显得十分必要。为保证知识点与内容的前后连贯性,一般以旧课的作品(半成品)为例进行超级链接的学习。但若出现先前作品不够完整,如页面不全,学生在进行超级链接练习时就会不知所措。所以,在教学前要根据前一节课的“成品”,精心准备超级链接的“半成品”,让学生有“加工”的对象,从而更好地掌握学习要点,加工出“跳转灵活的电子杂志”。

需要注意的是,“半成品”加工的作品并不等于学习的成果,只能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依据之一。对学习成果的评价,需要结合学生的实践过程表现、作品完成情况以及科学的评价标准综合考评。

三、巧立案例,力增效率

设计一个优秀的“半成品”是提高“半成品加工”法力的关键。教师在设计时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基础,还要把握住章节的重点与难点,注重反思与沟通,善于总结盲点、焦点、热点和考点,这样才能增强课堂效力。

“半成品加工”作为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在设计时要注意体现“半成品”内容的层次性、针对性、丰富性和艺术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重难点,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分发挥“半成品”的魅力。在加工“半成品”时,不仅要考虑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还要注重培养他们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设计“半成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考究美感,陶冶情操

“半成品”不能只提供一个基本环境,还需要讲究整体美感,让学生在成品加工中学会欣赏美、追求美,还会展示个性美。

学习“图片编辑”时,教材要求学生掌握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并学会根据版面要求设置图片格式体现排版美。教师在设计“半成品”时需对文档进行适当处理,如文字数量不宜太多,以控制在插入适当的图片后仍保持在一页内为最佳,确保学生能从整体上感受文章的排版美;对文章的标题、正文格式等进行设置,使其具有整体美感;还可以对文章的边框进行处理,加强视觉感受。

2.“留足”空间,培育机智

“半成品”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进行再加工,因此,设计“半成品”时应树立“留白”意识,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创作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自选图形与排版”一课中,要求学生学会用自选图形进行排版。运用自选图形技术需要考虑排版的灵活性、生动性、美观性等因素。“半成品”可以这样设计:只保留页面边框、个别关键图片或艺术字标题等;要求学生键入的大段文字可以准备在另一文档中,否则会影响排版速度。如此他们便能快速地通过自主设计,展现个性和创意。

3.多样素材,塑造品性

教师给学生提供“半成品”素材需要多样化,有更多选择的空间,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思考和判断,展现个性设计。

学习“图片编辑”时,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在Word文档中插入与主题相关的图片。在准备“半成品”素材时,可以提供同一大类的多个小的主题文档,各个主题图片放在同一文件夹中,与主题相关的要突出,与主题无关的也可精美和适量。如此,素材的多样化拓展了他们的选择空间,并在自主设计中提高思维力与判断力,塑造完美个性。

总之,“半成品加工”教学法是从真实的一线课堂提炼而来的,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了其优势和成效。通过教学检验,我进一步验证了此法本身也是一种基于“解决问题”的教学方略,在“优化策略,力促实效”“灵活用法,力揽课标”和“巧立“案例”,力增效率”等引领下,巧用“工”法能有效增强课堂效力,培养和塑造更多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苗逢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2007.

[2]王爱胜.半成品加工策略,调和技术与素养的分歧[J].2011.

(作者单位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新课标人才
人才云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