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痹的源流

2013-04-29 00:44李满意娄玉钤陈传榜等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3年8期
关键词:风湿病灵枢经筋

李满意 娄玉钤 陈传榜等

【摘 要】 经筋痹是按十二经筋组织偱行部位分类的一组风湿病,侧重于反映风湿病的十二经筋病位。经筋痹可以作为风湿病的二级病名,其主要表现为某处经筋组织的疼痛及压痛,引起肢体活动不利,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对痹证传统以脏腑为中心进行辨治的有效补充,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发掘。

【关键词】 风湿病(痹证);经筋痹;二级病名;腱鞘炎;肌腱炎;滑囊炎;韧带炎;筋膜炎

经筋痹即十二经筋痹,是因劳逸不当,外邪侵袭,经筋痹阻,筋脉失养而致,以十二经筋所属的某处筋骨、肌肉、关节等发生疼痛、活动不利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1],也是指病位主要在十二经筋组织的一类风湿病。经筋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对经筋痹论治较少。部分医家虽对经筋痹理论进行了补充与完善,但仍不系统,且认识模糊。以致现在相当一部分学者把痹证(风湿病)仅仅看作是内科杂病,完全摒弃了经筋痹的内容,与《内经》原旨殊不符合。随着对风湿病研究的深入,特别是薛立功[2]教授对经筋病系统研究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经筋痹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历代文献有关经筋痹论述的整理和研究,以求能更准确地认识经筋痹,使经筋痹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1 经筋痹的名称

经筋痹全称十二经筋痹,是按人体的十二经筋组织部位命名的一组风湿病[3]。十二经筋即足太阳经筋、足少阳经筋、足阳明经筋、足太阴经筋、足少阴经筋、足厥阴经筋、手太阳经筋、手少阳经筋、手阳明经筋、手太阴经筋、手厥阴经筋、手少阴经筋,是中医解剖学和生理学上的概念。十二经筋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附属体系,“主束骨而利机关”。经筋病变主要导致肢体运动失常,出现筋骨疼痛、关节肿痛、筋急和筋纵等痹证症状[4],而形成经筋痹。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曰:“十二经筋之病,支转筋痛,皆曰痹。”经筋痹的详细论述最早见于《内经》,在《灵枢·经筋》篇中以十二经筋对应一年中十二个月,每年分为四季,每季分为孟、仲、季三个月,将十二经筋气血痹阻而痛者分别命名为:“足太阳之筋……其病小指支,跟肿痛,腘挛,……名曰仲春痹也;足少阳之筋……名曰孟春痹也;足阳明之筋……名曰季春痹也;足太阴之筋……名曰孟秋痹也;足少阴之筋……名曰仲秋痹也;足厥阴之筋……名曰季秋痹也;手太阳之筋……名曰仲夏痹也;手少阳之筋……名曰季夏痹也;手阳明之筋……名曰孟夏痹也;手太阴之筋……名曰仲冬痹也;手心主(厥阴)之筋……名曰孟冬痹也;手少阴之筋……名曰季冬痹也。”但“十二经筋痹”之名到明代才首次出现,见于张介宾《类经·十二经筋痹刺》。其根据十二经筋病变部位不同而分为十二经筋痹:手、足太阳经筋痹,手、足少阳经筋痹,手、足阳明经筋痹,手、足太阴经筋痹,手、足少阴经筋痹,手、足厥阴经筋痹。根据病变部位进行分类,是对风湿病分类的一种传统方法,正如清代董西园《医级·杂病·痹》所言:“痹之为病随所着而命名。”如果把风湿病(痹证)作为一级病名来看[5],“经筋痹”就是二级病名,而“手、足太阳经筋痹,手、足少阳经筋痹,手、足阳明经筋痹,手、足太阴经筋痹,手、足少阴经筋痹,手、足厥阴经筋痹”就是三级病名。

2 经筋痹的病因病机

经筋痹的发生内因与劳逸失度、体虚久病等因素密切相关,外因以风寒湿热等邪侵袭为主。此外,跌打损伤、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亦常为致病原因[1]。

2.1 劳逸失度 长期劳作,肢体筋肉、关节过度的负重,使相关经筋慢性损伤,或长期的关节制动,皆可使气血运行涩滞,痰浊瘀血停滞经筋,或经筋失却濡养,导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之功能失常,筋肉失其解利自如,机关失却滑利,久而引发本病。如《素问·宣明五气》强调,“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指出劳累过度、长期的慢性劳损,尤其是不正确的劳动姿式和休息体位是造成经筋损伤的重要原因[6]。

2.2 外邪侵袭 风寒湿之邪侵袭,滞留经筋,痹阻气血,筋脉拘急,经筋束骨利机关的功能失常,导致筋肉拘挛疼痛,关节不利。外感湿热,浸淫经筋,可导致局部疼痛、肿胀;或痹阻经脉气血,导致筋脉失养,造成经筋的伸缩失常,发为本病。如《灵枢·刺节真邪》曰:“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溜。”说明邪气滞留经筋,久不消散会形成筋瘤。《素问·痹论》所说的“凡痹之类,逢寒则急,逢热则纵”,则是说经筋感受寒热不同的邪气,可出现不同的症状[4]。

2.3 损伤血瘀 跌打损伤,或挫伤、碾压伤、扭伤、坠落伤等,致经筋损伤,或络破血溢,渗入肌肉腠理之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血阻遏。初期表现为局部为肿为痛,若失治误治、迁延日久,瘀血停留经筋,导致筋肉挛缩、肌筋结聚不伸,可转变为慢性损伤,发为本病。关节受到暴力损伤,造成关节错缝等导致关节正常应力点改变,周围经筋组织受到长期牵拉、扭转,可使相关筋肉慢性损伤发为拘挛疼痛。

2.4 体虚久病 肝主筋,脾主肌肉,气血渗灌脏腑,濡养筋肉肢节,气血和调,则脏腑居安,肢节解利,分肉调柔。若平素体虚、年老、久病、妇人产后等因素可致脏腑气血功能低下,或气血亏虚、经筋失却濡养,或脾胃虚弱、气血生成乏源、肌肉失却濡养,或肝血不足、筋失柔和,皆引发本病。经筋亦参与构成防御外邪的外周体系,若经筋失却气血濡养,防御功能不足,更易受外邪而致病。

此外,饮食内伤,脾运失健,气血乏源,经筋失养;或痰浊内生,流注经筋;或素食辛辣厚味,蕴湿积热,浸淫经筋,皆可发为本病。情志不畅,肝气不疏,气滞血瘀,也可引发本病。综上可知,经筋痹虽然涉及脏腑较少,但其病因总不外“虚邪瘀”[7]。

经筋痹的病位以经筋所属筋肉、关节为主,久则可涉及相关的经脉、脏腑,与肝、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发病常与劳逸不当,外邪侵袭,跌打损伤,平素体虚,情志失调,饮食内伤等因素有关,或寒湿留滞经筋;或湿热流注经筋,或瘀血阻遏、痹阻经筋;或脾运失健,气血亏虚,经筋失养;或肝血不足,经筋失养;或肝气不疏,气滞血瘀,发为本病。“经筋‘主束骨而利机关,连缀百骸,维络周身,牵筋动节,主司运动,人一生劳作,尽筋承力,维筋劳损,重叠反复,必成‘横络。横络者,盛加经脉之结筋也。横络卡压,能不痹阻而痛乎?”[2]此“横络”为其病机所在,一般是经筋结构或功能异常所致,正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说:“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久则经筋痹阻,筋肉失养,为其病机根本。经筋痹实证居多,初以外邪痹阻,瘀血阻遏为主;痹阻日久,气血运行涩滞,痹阻经脉,经筋失却濡养,多成虚实夹杂之证。

本病的发生与经脉、脏腑疾患之间可相互影响。一方面,虽然本病有局限性,但经筋损伤会导致相关经脉阻滞,引发相应的经络疾病。若气血痹阻日久,经脉运行气血、营养内脏的功能失调,进一步会引发脏腑疾病,如“筋痹不已,内舍与肝”。另一方面,由于经筋赖脏腑经脉气血以滋养,故经脉不利,经筋失养;或脾胃素虚,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或肝血不足,经筋失养,皆可引发本病。需要注意的是,由其他疾病继发或并发本病也很常见,如肢体痹、肝痹、筋痹、损伤痹等,常可兼见经筋痹。

3 经筋痹的证候表现

《内经》除了记述十二经筋的循行部位外,还详细描述了各条经筋痹的证候特点,为后世所宗,历代医家对此很少补充。《灵枢·经筋》论述经筋痹以经筋所属组织的肿痛、筋急、转筋、筋纵、筋痿、不用等为主要表现,还包括“目不开、合”“阴器纽痛”“阴器不用”“耳中鸣痛引”“舌卷”“胁急吐血”“胸痛息贲”等诸多证候表现,病变涉及经筋循行的四肢、关节、头项、五官、躯干、脏腑多个部位,最后又总括曰:“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说明本病多以筋急、筋纵为主要症状。

3.1 筋急与筋纵—经筋痹的主要表现 十二经筋病候虽各不相同,但其病理变化总不外筋急与筋纵两端。如在致病因素相同的时候,由于受邪经筋及其部位的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到“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软緛为拘,弛长为痿”;又经筋疾病与四季相应,风寒湿热等邪侵袭,可导致经筋的拘急、弛纵不收等而出现“筋挛节痛,不可以行”的表现。

3.1.1 筋急的表现 人体经筋组织发生拘急、痉挛、扭转、强直等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以肌筋拘急疼痛、关节运动障碍为其主要特征。如足太阳经筋痹“小指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足少阳经筋痹“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以及足少阴筋痹的“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等表现[8-9]。

3.1.2 筋纵的表现 人体经筋组织发生松弛纵缓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为眼睑下垂、口角歪斜、阳萎、肢体瘫痪等,以肌筋弛纵不收,肢体软弱不用为主要特征。如足阳明筋痹“热则筋纵,目不开。……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足少阳筋痹“右足不用”和足厥阴经筋痹“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热则纵挺不收”等表现[8-9]。

3.2 经筋所属组织的局部疾患 经筋证候多是指经筋循行所过之处的筋肉、关节等疾患,以疼痛和运动障碍为主[10]。《灵枢·卫气失常》所言:“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即提示经筋痹多表现为经筋所属组织的局部疾患。《内经》认为经筋与关节在生理功能相互为用,经筋出现“拘急挛缩”“壅塞不通”,必然引起或加重经脉痹阻,关节肿痛;而关节肿痛,经脉痹阻,也会进一步影响经筋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经筋病变主要影响到肢体运动失常,出现关节肿痛、筋骨疼痛、不举、筋弛、转筋等症状[4]。据考《灵枢·经筋》明确言痛者占 83.33%,其次是转筋症[10],因而,经筋痹主要证候表现可以概括为“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

4 历代医家对经筋痹的论述和探讨

对于经筋痹的经典论述当属《内经》,《灵枢·经脉》篇较为详尽地描述了十二经筋生理特点,及其与经脉、脏腑的生理、病理关系,奠定了经筋痹的理论基础。有关十二经筋循行特点,各经筋都多是通过“结”“聚”“合”“布”等方式,起于四肢末端,结于关节骨骼,络于筋肉,行于体表,终于头身,不入内脏;手三阳、足三阴经筋和同名经脉的循行方向一致,手三阴、足三阳经筋与同名经脉的循行方向相反,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外行部分基本一致,但也有经脉未及之处,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经脉在体表分布和功能的不足。此外,各经筋之间无传递流注关系,也无经脉终而复始、循环无端的特点。有关经筋的生理功能,“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的功能;《灵枢·经脉》有“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说明经筋与其他组织共同组成防御外邪的外周体系,具有防御功能。与经脉关系,“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诸筋者,皆属于节”,强调“节有病,必被经脉”,又如《灵枢·本脏》所言:“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筋有赖于十二经脉经气濡养,故经脉有患,易致经筋失却濡养,功能失常而发为本病。经中所言“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明确了经筋与脾、胃、肝等脏腑的生理关系,经筋功能的正常发挥须赖于脏腑气血滋养。此外,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节,经筋是经脉的外周体系,经筋虽与脏腑无络属关系,但当经筋受邪时,“脉引经气”,可以影响经脉及其所属脏腑;并且十二经筋在循行中结络于五官九窍,故经筋为患亦可累及脏腑和五官九窍。

后世虽无经筋痹之名,但多有相关论述。魏晋代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记载的主治腧穴、操作方法对本病治疗具有指导意义。隋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经筋》有言“十二经筋内行胸腹廓中,不入五脏六腑”“然邪入腠袭筋为病,不能移输”,详细阐述治疗本病“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的缘由;并论述了本类疾病少有脏腑传变的特点,在选穴时应注意“遂以病居痛处为输”。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不仅记述了大量头、颈、肩、背、腰、骶、四肢关节的经筋疾病,而且归纳了主治各类病证的腧穴,以及擦、捻、抱、推、振、打、捺等按摩手法。南宋王执中撰写的《针灸资生经》重视压痛点和灸术对诊断和治疗本病的作用。明代张介宾指出:“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经筋者,何也? 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以次相传,经筋联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虽经筋所盈之处,则唯四肢溪谷之间为最,以筋会于节也。”在其《类经·十二经筋痹刺》曰:“燔针,烧针也。劫刺,因火气而劫散寒邪也。以知为数,知其气至为度也。以痛为输,即其痛处是穴也。”进一步分析了针刺技法特点和“以痛为输”的选穴原则。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总结前人对筋类疾病的诊疗经验,记载了大量的筋类疾病和主治腧穴,并重视运用“摸法”对筋性疾病进行诊断,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记述:“十二经筋之病……,以其经筋在外,其病不及经隧之荣气,故脏腑亦无涉,惟三气得以病之,故按四季之痹,以见其所感之由。”说明本病与季节变化有关,风寒湿三邪为致病的重要因素,并且强调了经筋为患少有脏腑传变的特点。

5 现代医学对经筋痹的研究

5.1 经筋实质的探讨 经筋实质究竟是什么? 古今医家、学者不乏探索,颇多争论,至今尚无定论。一般有以下几种观点。

5.1.1 经筋的实质是筋肉组织 这是以往比较公认的看法之一,以薛立功等为代表认为经筋实即解剖见到的肌肉肌腱等组织。持此观点者多从《说文解字》对“筋”与“腱”的解释出发,将经筋归属于经络系统“外络肢节”所连属的筋肉组织。在薛立功专著《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2]中有详尽介绍,认为经筋是包括肌膜、肌腱、筋膜、韧带及关节等处的结缔组织的筋肉系统,这种认识对于指导经筋病的临床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11]。

5.1.2 经筋的实质是神经 在最近的研究中,秦玉革[12]认为经筋就是神经,他通过解剖、定位、症状、临床及五行理论的对比分析,认为《内经》经筋的实质是以周围神经的躯体神经为主,含少部分中枢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8]。有学者认为《灵枢·经筋》中一些对经筋的描述完全符合现代解剖学神经的分布[13]。

5.1.3 经筋实质为筋膜等结缔组织 有少数医家持此观点,认为中医学的“筋”包括现代医学解剖结构中的肌腱、韧带、筋膜、关节囊、滑膜等结缔组织[14]。该观点支持原林提出的“筋膜学说”,并认为经筋与膜原的基本功能和筋膜学说中的“筋膜”功能相类似。筋膜的功能有3个:支持功能,储备功能,监测功能。而根据张介宾所说的“凡筋膜所在之处,脉络必分,血气必繁”,也提示了筋与膜和上述的储备功能有密切关系[11]。

5.1.4 经筋的实质是以神经肌肉组织为主的更多组织 目前大部分医家均持此观点,如黄敬伟[15]认为,经筋包含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皮部,乃是人体筋肉系统之缩称,以经筋系统为核心,包括人体全身皮肤、肌肉、肌腱、筋膜、韧带等有机联体结构,并与经脉结成“筋与脉并为系”的有机联体,是机体的生物活性的庞大器官。其具体内容包含机体皮层、肌性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脏腑膜原、关节囊、韧带、骨膜、脂垫、部分神经末梢结构、淋巴组织等,是复杂的软组织并列复合体[11]。

5.2 现代医学对经筋痹的认识 西医学运用现代研究手段对经筋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解剖、病理、临床等诸多方面,为进一步揭示疾病本质做出了重要贡献。经筋在《内经》中有长筋、短筋、大筋、小筋、片筋、筋膜之分,这是对经筋形态朴素的描述,其与现代解剖术语不能等同。如就古代的“筋膜”而言,既包括了肌腱,也包括韧带及腱膜等,而不单是现代解剖学所指的筋膜。结合现代解剖学的认识,经筋疾病涉及部位包含肌肉、肌腱、筋膜、腱膜、韧带、关节囊、骨膜甚至胸膜、腹膜、周围神经等组织。现代医学认为,关节运动的辅助结构以及运动的应力点即肌肉的起止点处,是劳损引起经筋痹痛的重要部位,也多是经筋“结”“聚”之处。而在这些部位的组织诸如韧带、肌腱、腱膜、筋膜、滑液囊等在非生理状态下运动时最易受到反复的挤压、摩擦、牵拉等发生损伤。早期常为无菌性炎症期,以渗出为主,后期主要为组织粘连、纤维化、瘢痕形成、软组织的张力增高等,常是肌肉疼痛、关节屈伸不利的重要原因。若长期的肌肉疼痛、紧张痉挛,可引发诸多病理变化,加重肌附着点被动牵拉损伤,同时会累及筋膜等其他相关组织,从而出现多个痛点,经筋损伤范围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和由“面到体”,逐渐扩大。由此可见经筋损伤并不是孤立的指某一条肌肉或某一根神经。此外,根据现代医家对神经卡压现象中“双卡综合征”的研究,当神经远端有疼痛症状时,也要循相应神经,寻找近端是否有卡压点,以求准确定位,提高疗效。综上所述,十二经筋所属组织与肌腱、韧带、滑膜以及肌肉其他的附属组织、周围神经等密切相关,其病变多由诸如炎症、萎缩、变性、坏死、神经卡压等局部相关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所致。

需要强调的是,结合历代医家对经筋痹的研究和认知,经筋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灵枢·经筋》所言经筋之病为痹者乃广义的经筋痹,泛指经筋为患的所有疾病,包括脏腑和五官九窍的疾患;狭义的经筋痹,主要指经筋循行某处的筋肉、关节疼痛或活动不利等类病候。而后者多是临床常见病证,是属于风湿病的范畴,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对于广义经筋痹涵盖的其他组织病变,可参考他病辨证论治。

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结合现代医学对经筋的认识,本病可涉及肌腱、韧带、滑膜、关节、周围神经以及其他肌肉附属组织等,主要表现以肢体肌肉、关节的疼痛、活动不利为主,病变部位除了具有明显的痛点外,还常有诸如结节、条索、团块等明显的阳性体征。现代医学的各种腱鞘炎、肌腱炎、滑囊炎、韧带炎、筋膜炎以及腰三横突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颞下颌关节紊乱症、腕管综合征、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以及其他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纤维肌痛综合征等,兼见本病表现者,均可参考经筋痹辨证论治。

6 经筋痹的诊断

《灵枢·经水》曰:“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为因适而为之真也。”为确立经筋痹的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经筋痹诊断时重点运用切诊,或沿经筋循行检查,或运用审、切、循、扪、按等法寻找具有明显阳性体征的病位所在。如《灵枢·经筋》中强调“以痛为输”是本病的重要诊断方法。此外,《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痹,甚则不行。”其中所述“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痹”,表现为经筋痹的症候时,常以明显的筋结病灶的形式出现,为经筋痹的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根据经筋痹“点、线、面、体”规律,结合以上理论,检出所有的阳性和阴性的筋结病灶点,并根据点线所在的经筋再检查左右相临经筋上的筋结病灶点,乃至肢体对侧的相对经筋上的筋结病灶点,从而从整体上把握经筋痹的治疗范围[16]。在临床实践中,肢体的主动屈伸或抗阻力屈伸试验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必要时可做神经系统的检查。筋肉、关节某处的疼痛,多发生于关节周围,经筋循行结聚之处,疼痛范围局限,部位较少,多固定不移。病变部位常具有明显的筋结病灶或阳性体征,肌肉丰厚之处常见有结节、条索,且有压痛,在关节周围有痛甚点,或局部弹响声、肿胀等。

7 经筋痹的治疗

7.1 治疗原则 应遵循“以痛为输”的原则,需要强调的是,此“痛”代指病位而言。治疗以解结消散、理筋活络为基本原则,以解除“横络”。寒盛者宜散寒祛湿通络,热盛宜清热利湿通络。实证当活血祛瘀(痰)通络,虚证当益气养血柔筋,虚实夹杂当益气养血、活血通络,达到气血调和、通痹止痛的目的。此外,本病多有疼痛且实证较多,临证还应当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以通为用”等治疗原则。由其他疾病继发或并发本病者,当积极治疗原发病或并发病。同时要结合以下原则,①辨经论治:根据疼痛的部位,按照十二经筋的循行,来辨别哪条经筋发病,以辨经治疗。②远近结合:辨别某经筋病变后,采取远近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疗。③上下结合:辨别某经筋病变后,病在上位的可在经筋所循行的下端进行治疗。④数经筋同治,如辨别2条以上经筋病变,可针对所病之经筋进行治疗[4]。

7.2 治疗方法 经筋痹证位在十二经筋,一般内科治疗较难奏效,故《内经》论治经筋痹主要以针刺为主。《灵枢·刺节真邪》论述“坚紧者,破而散之”,“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为本病确立了解结消散的治疗大法。《灵枢·经筋》反复强调“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的针刺疗法,并且记载了膏熨、敷贴、按摩、导引、饮药、食疗等多种治疗方法,其所阐述的针刺技法和“以痛为输”的选穴原则,对后世极具指导意义。但需要强调的是,“燔针劫刺”虽是治疗经筋痹的基本方法,但其仅限于“寒急者”,不能用于“热则筋纵不收”者,如《灵枢·经筋》指明:“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具体治则,还当遵循《灵枢·经脉》中的“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九针十二原》为治疗本类疾患提供了主要工具“圆利针”“长针”“大针”“锋针”等,后人多有发挥。刺法方面除“焠刺”外,《灵枢·官针》中记载有“经刺”“分刺”“关刺”“恢刺”“合谷刺”“输刺”等针刺技法,对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多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素问·长刺节论》有言:“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灵病已止。”强调经筋疾病多病位较浅,运用刺法不可中骨,对于针刺治疗本病颇具指导意义。

现代经筋痹的治疗方法较多,应提倡综合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可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辨证施治的特色。在疾病的早期多用毫针、火针、灸法、理筋推拿、水针疗法、敷贴、理疗等;后期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应考虑长圆针疗法[16]。如有气血亏虚或气滞血瘀等问题,应及早应用中药配合全身治疗。总之,临证要根据经筋痹证变阶段的特点,紧扣病机,采取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密切关注患者对各种治疗的反应,做好治疗、预防与康复工作。

8 结 语

经筋痹是按十二经筋组织偱行部位分类的一组风湿病,侧重于反映风湿病的十二经筋病位。这种按十二经筋组织的分类是风湿病按病变部位分类的方法之一[1,17]。根据病变部位进行分类,是对风湿病分类的一种传统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经筋痹可以作为风湿病的二级病名,其发病部位以十二经筋所属筋肉、关节为主,久则可涉及相关的经脉、脏腑,与肝、脾等脏腑密切相关。但大多数是运动系统某局部的疾病,是各经筋循行所过的肌肉、关节的疾患,以疼痛及运动障碍为主[4]。传统上,一般把痹证视为内科杂病,以脏腑为中心进行辨治;而经筋痹则是以辨经论治,重视病变局部,但不忘整体,是对痹证传统以脏腑辨证论治的有效补充。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不同职业的工作姿势和体位各异。长久的某一姿势和体位以及久坐熬夜的工作习惯,使经筋痹患者越来越多。在历代中医文献中并无经筋理论的专著,历代医家对中医经筋学说的探讨仅限于对《灵枢·经筋》的发挥,经筋理论长期从属于经络学说而被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对风湿病研究地不断深入,经筋痹在临床上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希望能引起同行专家的重视。然而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不妥之处敬希同道指正,以便共同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9 参考文献

[1] 娄玉钤.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160-169.

[2] 薛立功,张海荣.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5-71.

[3] 娄玉钤.风湿病分类之我见[J].中医正骨,2006,18(12):50-52.

[4] 韦嵩,孙维峰,陈志煌,等.痹证经筋论治探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2):2709-2711.

[5]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病名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37-41.

[6] 薛立功.经筋理论的探讨与发挥[J].中国针灸,1997,(11):698-699.

[7]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 1(1):10-15.

[8] 程永.经筋实质、经筋病病机与治法探讨[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5):97-99.

[9] 刘涛,李平.经筋实质初探[J].中国针灸,2007,27(4):297-298.

[10] 韦英才.浅释经筋与经脉的异同及其临床意义[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3):247-248.

[11] 刘路遥,马惠芳.经筋“实质”研究回顾[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308-314.

[12] 秦玉革.《内经》经筋的实质是神经[J].中国针灸,2006,26(2):147-150.

[13] 骆书彦,王帅.十二经筋理论探析[J].江苏中医药,2004,25(1):42.

[14] 茹凯,苏学良.武术健身训练的理论基础——经筋(筋脉)学说的科学阐释[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1):96-99.

[15] 黄敬伟.经筋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81.

[16] 管宏钟,赵宏杰.薛立功教授经筋理论及长圆针疗法概述[J].中国针灸,2006,26(4):297-300.

[17] 娄玉钤.风湿病命名与分类的规范化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9):840-844.

猜你喜欢
风湿病灵枢经筋
经筋排刺法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中老年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黄帝内经 灵枢·始终(下)
黄帝内经 灵枢·始终(上)
风湿病能彻底治愈吗?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黄帝内经 灵枢·针解
黄帝内经 灵枢·本输(下)
壮医针刀经筋解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藏医风湿病护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