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诗歌的最后杰出代表

2013-04-29 19:01:36沈天鸿
安徽文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平面性短诗现代诗

沈天鸿

海子是一个天才,因为他对基本只有传统象征、比喻、夸张等几种很有限的表现手法的传统新诗,成功地进行了改造,提升了传统新诗;但海子的天才又是极其有限的——

在现代诗崛起并且相当成熟之时(1982年)写诗的海子,无法把握现代诗,只能加入必然会彻底被现代诗取代,必然很快消亡的传统新诗阵营,就是证明。另一个证明是,尽管他成功地改造、提升了传统新诗,但依靠的是独特的抒情性与音乐性,不触及人性的深处或进行“诗之思”,因而思想和情感都是平面的传统新诗的平面性,不仅没能成功改造,而且继续在相当程度上持有这种平面性。他最被广为传诵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日记》(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祖国,或以梦为马》等诗,独特而且强烈的抒情性与音乐性,思想情感的平面性,都十分突出。

作品思想情感的平面性,是指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平浅(“平浅”可以被换成好听一些的“普遍”)、单一。

写传统新诗那样的诗,不是海子的本意。海子是渴望写出现代诗的。刚刚认识我时,也才写诗的海子就和我说,没人说他的诗是现代诗,他很苦恼,也有些气愤。发表也很难。我对他说,你写的这些诗,除了《亚洲铜》有些类似现代诗,本来就不是现代诗,别人说得对,你恼火什么?从你的诗来看,你根本不可能写出现代诗。写现代诗要有现代哲学思想,不是形式上玩些新手法就是现代诗。你的诗体现的是中国农民的意识,说得好听一点,是农耕文化的意识,怎么可能写出现代诗?海子吃惊地说,那我写诗就没希望了?我说,你就写这种诗。因为从文学史来看,在文学发生剧烈变革的时候,有两种人有可能在文学史上留名,一种是开先河者和其杰出代表者,一种是那即将消亡的文学传统的最后一个杰出代表,而且他不需要比那即将消亡的文学传统中最杰出者优秀。你就做这个“最后一个”。但是,传统新诗的致命处是思想感情一般化,所以你要在表现上下功夫,就像登山,你自己开辟一条路登上去,这山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你的了。形式上你要加点东西进去,或者突出某些东西,例如抒情性。

海子的抒情短诗创作获得了成功。至于他为什么没能成功改造传统新诗的平面性,从上一节的叙述可以看出:他的农耕文化的思想意识,与以农耕文化思想意识为内涵的传统新诗同质,同质者不可能对同质者进行思想性质的改造。

2000年,我在《安徽现代诗潮二十年》这篇论文中说过:

“海子已经被公认为中国二十世纪的杰出诗人之一。他最杰出的诗是他的抒情短诗,这些诗并不因为其触及人性的深处或‘诗之思而杰出——甚至可以说,海子所触及的只是一般的人性,他并不向人性深处深入,在海德格尔那儿画等号的‘诗·思,在海子这儿也找不到赞同的证据,换言之,海子对这些似没有兴趣。海子是一位天才的本真性诗人,他的抒情短诗处理的是一般的然而是无时间性无地域的普遍的情感:对于生死,对于土地,对于麦子,对于爱情,对于空阔的时空……他以他独特的体验、情感的激烈和对歌谣式诗体的天才把握与创造,将这类普遍的情感不一般地表现、抒发为诗,具有强烈的撼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海子的这种抒情短诗,在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现代诗潮中是绝无仅有的:它从形式技巧到表现对象和思想都是古典主义性质的,但海子却取得了空前并且还可能是后无来者的成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在写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篇文章中称海子为二十世纪中国最后一位辉煌的古典主义性诗人。

“许多评论家热情赞颂的海子的长诗以及诗剧,我的评价却有很大保留——我甚至认为海子对‘史诗的迷恋是对他的才华的一种浪费。与在抒情短诗中不同,海子在长诗和诗剧中试图处理的是现代情感与‘思,但他采取的是西方古代史诗或诗剧的表现方法。从理论上说,这也无不可,如果能够改铸性地使旧瓶不旧而‘装新酒的话。但海子似乎没有意识到或者是不认为这里有一个‘旧与‘新的问题。‘旧与‘新的问题其实是真实存在着的。就情感来说,古典性质的(我将现代之前的统称为‘古典)情感较为单一、稳定,其指向是单向的;现代性质的情感则复杂甚至因包含其自身的反面而矛盾,不稳定而激烈多变、转瞬即逝,其指向也是多向性的。因此,现代性质的情感必须有‘新的技巧与形式,才能呈现、显形。所以,现代主义诗歌的技巧与形式与古典诗歌非常不同不是偶然的,‘史诗的死亡也不仅仅是因为小说崛起,夺去了史诗的叙事特权,而且也因为激烈多变、转瞬即逝的现代情感决定了现代诗本质上是短诗,西方现代主义诗史上虽然有如艾略特《荒原》那样的长诗等等,但将这些长诗与西方古代史诗作一比较,就可见出,《荒原》等本质上是一些短诗,是一系列短诗的联合,其结构(形式)和技巧与史诗有极大差别。海子似乎使‘史诗复活了,但我以为这种复活仅仅在形式上,生命并没有回来,也不可能回来。”

这评论中“就情感来说”后面到对《荒原》的分析,许多年前我在对海子表示不赞成他写所谓的“史诗”时,就已经说过了,我还说写所谓的“史诗”对他的才华和精力都是极大的浪费。他没听进去,因为他继续在写,虽然没反驳过我。但我以后也没有再说。写什么,毕竟是各人自己的事。

海子凭借这种经过他成功改造的抒情短诗,当然是即将消亡的文学传统即传统新诗的最后一个杰出代表。作为这“最后一个”,他把自己写进了文学史,并不需要自他死亡后不久就开始的对他和他的诗的神话的帮助。但持续20多年并且不断无原则拔高的神话,无疑也放大了他的诗。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因为按照常识,评论家们理应将一个诗人的死亡和他的诗分开;理应认出诗的性质(传统新诗或者现代诗)。至于这个神话最初是因为什么而产生的,现在我还不便说,仅能说一点:最初并不是因为他或者他的诗,而是借他的死来指向另一个目标。

许多读者将他像神一样看待、朝拜,显示出了历来几乎无用的评论的巨大力量。

但许多读者对他的这种狂热的痴迷,肯定又不仅仅是因为受多年来无限度赞美的评论接力所造成的舆论的影响,肯定也和他的诗有关。即:他的诗确实很容易就使许多读者产生了共鸣。那么,很容易使许多读者产生共鸣的是哪些因素呢?首先是浅近易懂,并且因为激烈的抒情性和强烈的音乐性,而具有的几乎是不可抗拒的感染力。中国是几千年的农业大国,农耕文化的思想意识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即使在这个农耕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也仍然这样——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时期的中国中小学乃至大学的文科教科书,其内容仍然是农耕文化性质的。所以,用中国农耕文化的思想意识写成的海子的诗,形式本质上仍然是传统新诗的海子的诗,对于许多读者而言,就具有了浅近易懂并且相通的优势。但这毕竟又是一个转型的时代,激烈的社会变化与节奏和不定的生活,使人们普遍有着非农业社会的感情的激烈性和易变性。而海子的诗虽然抒发的都是人类的普遍情感(情感本就是人的本能),但他善于把写到的每一种情感都在一首诗里强化到最激烈的程度(激烈就是不稳定,最激烈就是极其不稳定),这就契合了当代人们感情的激烈性和易变性,容易唤起共鸣,伴随共鸣而来的就是读者的情绪得到释放——文学作品的低级阅读,就是寻找契合进而共鸣从而让自己积郁的情感得到释放。明白了这些,就明白了以文学标准衡量的文学作品的“不足”,在不知道、弄不清或者不理睬文学标准的大众那里,就转变成了优点。就明白了例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这样简单的诗,为什么千古流传。就明白了李白和杜甫的诗的根本区别。

海子以他的诗而属于历史,历史,必将在未来确定他的诗的真正位置。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1986年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1988年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2001年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都授予他的诗。出版的诗集有《土地》(1990)、《海子、骆一禾作品集》(1991)、《海子的诗》(1995)、《海子诗全编》(1997)。

责任编辑 张琳

猜你喜欢
平面性短诗现代诗
打开现代诗教学的有效路径
发挥优势写短诗
中华诗词(2019年4期)2019-10-08 08:54:16
破解现代诗的路径:我们试读几首好诗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6
经历
诗潮(2017年6期)2017-11-25 08:44:49
现代岩彩画色彩研究
美术界(2017年5期)2017-06-22 01:16:44
夜晚的天空
浅谈傣族织锦纹样的装饰性特征
魅力中国(2016年28期)2017-05-31 10:08:00
当代工笔画平面性在唐勇力工笔画中的表现分析
短诗(五首)
剑南文学(2016年13期)2016-08-23 12:10:58
中式结构平面性理念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纺织导报(2015年11期)2016-01-05 05: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