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玉平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对语言的知识和运用技巧的传授。语言不仅是用于交流的工具,更是人文思想表达的媒介。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习语文的工具性为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人文关怀。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运用能力在课改实验和探索中,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等一系列挑战。教师应建立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在充分分析学生和教材后,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设计有效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一、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实效性语文教学是一个由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和教学环境有机组成的系统。而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课堂上的参与状况对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运合恰当、有趣的教学例子,活跃课堂气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授课内容上,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新课标倡导“面对学生全体,全面进行教学”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无法兼顾全体学生,部分学生闪此而无法得到语言实践的机会。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避免或消除消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组织课堂小组活动让全体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充分地进行“谈、说、评、议”等言语表达活动,使每个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一个近似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二、以备好课、上好课为准则,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认真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对每篇备讲课文,扎实学习研读,抓住重点备课,并结合学生实际,认真讲解,切中课文要害,学生边学习、边思考,边理解。语文老师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教材进行教学,在详细了解学生和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思路,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加强语文美学培育。比如,通过开展“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街小雨润入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古诗词的美学教育,让学生感知古诗词优美的意境,净化学生心灵,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目的决定教学方向,在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多动脑筋,多观察,多思考,尽量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换看法,发表不同见解。同时,积极激发、启迪、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老师耐心主动地听讲,积极回答,这样才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教学质量才会有长足进步。三、创设民主和谐的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初一年级的学生上课发言特别积极,初二还好,但比初一少,到了初三就很少,越到高年级越少。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讲授课文时,采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以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结果,学生们对这种做法颇感兴趣,他们能敞开自己的胸怀,尽情地谈论自己的观点,在谈论的过程中,他们解决了课文中难点、重点。这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四、给学生成功的快感,帮学生树立自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有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反复多次,就会产生学习的快感。因此,我们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设法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课堂提问,问题不宜过难或过易。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和兴趣,影响课堂质量。问题过易,学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战性,即使答对也无成功感,同样也会影响课堂效率。教师在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时,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和保持浓厚的兴趣。另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对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及时肯定,对学生能提出问题应以表扬,让学生体味教师赞赏的愉悦。学生有了成功感,就对自己有了信心和兴趣,也就更主动、更积极、更专心地学习语文,从而提高课堂质量。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题,是教学中最基本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基本活动大致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交往。这里主要谈谈师生人际关系问题。师生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接触等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正常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发生的前提,教与学总是在师生交往的背景下进行的。如果没有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接触,互相沟通,互相作用,就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师生人际关系状况,直接影响教师教,学生学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气氛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如果师生关系融合,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同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协调好师生关系,对学生同样的对待,不能失去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六、合理利用多媒体多媒体作为现代化教学的辅助手段,其地位和作用已在教学实践中日益显现出来。它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关系。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信息的表达能力和教学的直观性。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能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如果把握不好运用的度,不仅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而且还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取得事与愿违的效果。同时,还必须对电教多媒体非常熟悉、运用自如,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增加课堂容量,否则将完不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对语言的知识和运用技巧的传授。语言不仅是用于交流的工具,更是人文思想表达的媒介。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习语文的工具性为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人文关怀。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的要点在于做具体工作,养成良好习惯抓住重点训练,使学生在不断进步中培养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