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州走笔

2013-04-29 00:44赵阳
安徽文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淠河董子老街

赵阳

隐贤纪事

正是红肥绿瘦时。由县文化研究会安排,一早乘车从寿县古城出发,到淠河岸边的隐贤镇采风。都说江淮的春天最富有诗意,沿途的美景果然令人目不暇接。那大片大片蔚为壮观的油菜花,在蓝天白云映衬下,与远的村庄、近的沟塘交相辉映,远看近观皆为美景,让人不得不惊叹造物主的神奇。花丛间,间或闪过摆弄蜂箱的放蜂人。摄影家林苇君吵着要停车拍照,此行的组织者、文化学者苏公希圣坚持不允。我们也知道正事要紧,不能“逮鱼摸虾误了庄稼”的。

隐贤镇是寿县四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地处寿县西南边陲,北接迎河镇,南邻六安马头镇,西与霍邱县彭塔乡的“西隐贤集”隔河相望。“东隐贤,西隐贤,隐贤集街心能跑船。”这首童谣生动地描述了隐贤镇的地理特点。隐贤镇是我的故乡,我出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小学和中学时光,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充满了感情。可能正是这个原因,此次县文化研究会编撰寿县历史文化丛书,苏公点名要我负责隐贤镇的文史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隐贤镇是“露水集”,也就是说,到这赶集得趁早,得“踏着露水”赶集,迟了集市就散了。这个习俗究竟缘于何时,没有人能说得清。但这种赶集的方式确实很科学。农耕时代,庄稼人惜时如金,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但小农经济的状态下,每家都要有买有卖。既要不耽误每天的农活,又要兼顾商品货物的买卖,“露水集”便应运而生。为了拍摄“露水集”的交易状况,我们今天也赶了个早,八时许就抵达了目的地。下了车,站在街头熙攘的人流里,我力求以一个局外人的心态,欣赏起这古镇熟悉而又陌生的风景来。

这是一座活着的古镇,用眼下时髦的语言来说,是原生态的,没有经过过多的改造。从文化的角度看,它的形成完全是江淮农耕文化的结晶,它的发展是儒商思想的贡献,它的文化深深植根于千百年来淡泊的平民思想和习俗。对于乡间集市,作为一名从事农村工作的人,我见得多了。但摄影家林苇却睁大了双好奇的眼睛,端起照相机拍个不停。看他拍了“露水集”后仍然没有收手的迹象,我和苏公忍不住提醒:我们来的主要目的是寻幽探古,主要任务是拍摄文物遗址。林苇又拍了小磨麻油的制作流程后,与我们一起往老街走去。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隐贤人,我知道,如想更亲近地感受隐贤人的生活以及隐贤人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就得拜访老街后面的这条大河。这条大河,名叫淠河,是隐贤人的母亲河。遥想当年,我们的祖先靠水而居,以水立城,隐贤因得淠河舟楫之便利,南承皖西货物,北达淮水东西,商业、手工业发达。到三国时,曹操为备赤壁之战,率领数十万大军由此经过,并派驻人马在此操练,囤积粮草,炼制兵器。后曹操中了吴国的诈降计,被吴蜀联军打败,在这里留下了数百座打造兵器的火炉,百姓便把这里称作了“百炉镇”。至唐时,著名才子董昭南中举后,到京城考进士,未中,乘舟沿淮顺淠溯源而上,来到百炉镇隐居攻读。在京期间,董昭南曾与文学家韩愈等名士互慕其名,诗词唱和,交往深厚,韩愈曾作《嗟哉董生行》、《送董昭南序》等诗文相送。隐居百炉镇后,董子行侠仗义,慈爱乡里,道德品行,有口皆碑。当地后人敬仰他,便把百炉镇更名为隐贤镇,沿用至今。

站在高高的淠河大堤上,眼前是一片广袤的淠河沙滩。沙滩中央,淠水蜿蜒,自南而北缓缓流淌,在阳光下泛出片片金光。这沙滩,被当地人称作“西沙公园”。每年的正月十六,当地人就是在这里举行“插灯”、“舞龙”等民俗表演,方圆几十里的人扶老携幼纷至沓来,万人空巷。

淠河沙滩紧接着堤下密密的防护林。防护林多是老柳树,柳枝披了下来,在清风中拂动着,三五游人穿行其中。有的游人不恋春光恋佛光,径直进了绿荫掩映的泰山古庵。当地谚称隐贤镇“低头看井,抬头看庙”,指的就是这里从前水井和寺庙庵祠甚多,寺庙庵祠较有名的有地藏寺、火神庙、包公庙、太平寺、赵氏宗祠等三十六座,泰山古庵是其中的一座,始建于唐,里面供奉大小佛像三十余尊,几百年来香火旺盛从未间断。陪同苏公下堤进庵参观,见丘尼正带着信徒们唱经做课,不便打扰,于佛像前施了个礼,悄悄退了出来。

淠河大堤的背面,隐贤古镇便似一个睡在母亲臂弯里的婴儿,静静地依偎在堤脚下。那种淡泊宁静的美,在依稀飘荡的唱经声中,更加显得妩媚,显得和谐,别有韵味。我突然想起了个问题,便问苏公——你说,淠河与隐贤是什么关系?

苏公不假思索地回答,淠河孕育了隐贤,淠水是隐贤的魂呵。

真的,没有淠河,便没有隐贤。追寻起古镇的历史,几乎全部与这条淠河相关。由于淠河的分割,历史上隐贤曾“鸡鸣狗吠听三县”。就是在今天,淠河仍是寿县和霍邱的界河。同时,淠水长流又给这里的工商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史料记载,明代这里已成为江淮一带的重点商埠,不少具有儒商雅称的徽商来到这里置业经营,更加带动了小镇工商业的蓬勃发展。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大片带有徽派建筑风格的白墙黛瓦马头墙的老房子,就是明证。

从古镇老街的南头进去,可以看到街口有两块石礅,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曾经镶刻“二十四孝”图的隐贤牌坊遗址了。老街呈南北走向,苔痕斑斑,古韵浓郁,街心用青石条与青砖铺砌,青石条上印有深深的车辙,那是旧时独轮车的车轮留下的痕迹。两边的房屋是清一色的徽派古建筑,前为商用门面,后为居家闺室,青砖墙,天井院,风火墙,铺板门,雕梁画栋,萦梁绕壁,木雕石刻,栩栩如生,虽经数百年风雨驳蚀,显得有些支离和朽败,然构架皇皇,仍能看出当年的雄姿。苏公自双脚踏进街巷后,两眼放光,兴致盎然,走东家,串西家,一块砖,一片瓦,拣在手里就端详半天。林苇更是忙成个连轴转,顾不得与我们说话,端着相机“咔嚓、咔嚓”地按个不停。有意思的是,老街里很难看见年轻人的身影,进出屋门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这使得经历风雨浸染的街巷,呈现出一种古旧清淡的色调。忽然我的脑海里就想起了戴望舒先生的《雨巷》。我知道,在这样的街巷里,我难以遇见“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让我回忆,让我梦想,让我体味到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眼看到了中午,长不过两华里的老街,我们只走了一半路程。这时候天却阴了下来,可我们还有“董子读书台”没有拍呢!限于时间,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老街,去隐贤中学寻访董子读书台。

董子读书台地处隐贤中学校园的西北角,为当年董昭南归隐后攻读的地方。因年代久远,读书台现已无存。我们只好找到当地的朋友,带领我们来到遗址,拍了“董子读书台”的古碑。至此,此行拍摄文物遗址任务全面完成。林苇说,他共拍了三百多张照片。收获不小!

当我们重新坐进回城的车内时,雨开始滴滴答答地下了起来。车子发动,由慢到快,隐贤镇在我们的身后越来越远,但与我的心越来越近。隐贤,你是我的故土家园,让我永久地魂牵梦萦!但愿这座老祖宗留下的古镇,不要化为历史的记忆……

透过迷蒙的雨雾,可以看见原野上的油菜花似乎开得更艳,构成一幅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摄影家林苇君却不再要求停车拍照,估计他还沉浸在隐贤古镇的韵味中吧?

古城墙下的春天

小城最大的特色,是有一圈完完整整的古城墙。外边砖砌,内里土戗,顶上走人,坡上种草。春天到了的时候,古城墙下的护城河开始流动,河边的老柳树抽出了新枝,树下的野油菜开出一片一片的金黄。有勤劳的乡民摆着小船,在护城河里下网;几头水牛悠闲地散放河边,一只尖嘴鹭鸶单腿独立,高高地站在一头牛的犄角上,来回甩动着脖子。扔块坷垃过去,鹭鸶没动,一群水鹩却从水边草丛里钻了出来,贴着水面“啪啦、啪啦”扇动几下翅膀,然后一跃,飞到古城上空高声地抗议。

猜你喜欢
淠河董子老街
老街谣
太饿的董子皓
淠河水域淡水鱼类资源调查与分析
老街中飘起淡淡的乡愁
东门老街
六安市淠河河道治理的城市生态效应研究
程东斌的诗
老街(外二首)
淠河(霍邱段)生态经济带建设调查与思考
董子健: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