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李建德
摘 要: 全面了解霍邱县境内淠河沿岸生态环境、发展基础与建设进程等具体情况,基于沿淠地区发展实际,立足霍邱县乃至全市生态经济发展的远景目标,剖析问题,积极探索契合沿淠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思路。为我县充分发挥独具的经济特色与发展优势,实现远景规划与现实经济的平稳推进,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与思考。
关键词:淠河 生态经济带 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319-02
淠河,淮河主要支流之一。源于大别山,全长253公里,流域面积6000平方公里。淠河是安徽省六安市的母亲河,淠河水系在六安市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洪水灾害频发、淠史杭工程修建等历史和现实原因,淠河两岸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群众生活困难。为加快全市绿色发展,同步建成小康社会,2015年6月,六安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正式启动淠河经济带建设,要把淠河沿岸建设成沿河流域的安全带、生态带、产业带、观光带和富民带,形成六安市绿色发展战略的又一个主战场和增长极。淠河(霍邱段)生态经济带规划干线长43公里、总面积299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8.3万亩,涉及彭塔乡、冯瓴乡、潘集镇3个乡镇37个行政村、16.0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12个、贫困人口2.04万人。
霍邱县处于淠河下游,作为六安市辖区内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农业大县,能否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发展机遇,是我县能否加快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霍邱县境内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成效如何,也成为事关全市绿色发展大局,幸福六安建设举足轻重的一环。因此,对霍邱境内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现状展开深入调研,对于实现六安市“十三五”期间加快绿色发展,实现经济转型,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目标而言,意义重大。
一、总体情况
1.综合治理快速推进
先后规划设计了淠河综合治理、小淠河和淠左沟渠及洼地治理、汲东干渠及灌区治理、“八小水利”、道路畅通、人居安全等6大工程。目前,开展淠河非法采砂集中整治,依法关闭非法采砂点6个;已完成淠河民生堤、隐贤堤32公里(总长43公里)左堤加固工程,在今年主汛期能够发挥很好的防洪效益。小淠河和淠左沟渠及洼地治理、汲东干渠及灌区治理正在同步推进,“八小水利”工程也已逐年安排,坚持堤路结合,宜路则路,宜堤则堤,畅通沿河路,打通东西向连接路。对沿堤坝100米以内住户完成摸底登记,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逐年分步实施迁建,确保人居安全。
2.绿色产业稳步发展
彭塔乡金古堆生态园、慈佛园林、顺河村美丽乡村、冯瓴乡山核桃与双季槐产业园、左单路绿化长廊示范段、国宏现代农业科技园及潘集镇安徽淳大农业科技园等绿色产业已初具规模。如冯瓴乡山核桃与双季槐产业园流转土地惠及5个村民组,200户群众。盛果期每年产值可达500万元以上,日常管护可带动50人就业,人均增收3000元。国宏现代农业科技园总投资2500万元,流转土地1120亩,预计年收入400多万元,可解决就业劳动力200人。玉皇生态农业示范园,总面积2600多亩,总投资1.2亿元,年产值预计7000万元,每年可解决循环就业劳动力500人以上。淠河沿岸的农业观光、农产品采摘、休闲度假游等主导产业已拉开框架,开始发挥产业富民的辐射效应。
3.项目建设拉开序幕
具备带动性强、经济社会效益好、生态作用明显的的80个重点项目,部分已经竣工投产。备建待建的项目清单已经列出,正在积极编报。目前已完成朗德鹅养殖加工等产业的调查研究,“龙翔”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总投资2亿元、年物流量达1000万吨的淠河大新庄港务区已完成规划设计,项目预审后即可开工建设。淠河万亩森林长廊和延伸四旁绿化、丘岗万亩林产基地等工程,納入县重点工程预安销号;12个贫困村集体、585户贫困户光伏电站建设,11月份可建成并网发电;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淘宝进农村项目初步协议,计划在淠河经济带沿线多布站点,将冬枣、黄桃等特色农产品推向城市大市场。高效优质农业、旅游服务产业和土地流转务工等精准扶贫工程,必将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二、存在问题
1.系统规划滞后,乡镇各自为战
由于市、县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先行启动,市规划出台较迟,现在仍未最后定型。淠河沿岸乡镇对于本乡镇建设在全县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整体规划中的角色定位比较模糊,有时甚至陷入茫然。乡镇党委、政府在没有统筹指导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边干边等,集中力量抓具体项目。初期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的系统性,结果是“点”上用力,难以成线连片,整体推进。如绿化长廊、农业休闲等尚未形成区域规模优势。另一方面各乡镇与相关县直单位之间在项目审批、资金申请、工程开发等方面长期形成单线纵向联系,各乡镇之间、相关县直单位之间都缺少必要的横向协调。淠河沿岸乡镇在资源环境、地形地貌等共性特征下,势必引发产业趋同、特色不“特”的问题,难以形成各有所长、优势互补的共生共赢。
2.立项审批缓慢,项目落地艰难
项目论证与立项审批环节多、时间长,主要症结在于职能部门没有形成联动办公合力和相关的政策门槛。如立项审批中各职能部门按部就班而不能相对集中一条龙服务;项目论证、拆迁安置可能涉及耕地保护、生态环保政策制约等。联动审批与政策调整等这些上级决策问题,乡镇一级显然无能为力,只能小步慢走,甚至原地踏步。不少确定的项目不能及时落地推进,竣工和在建项目在整体规划项目中所占比重明显偏低。如淠河外滩区居民搬迁、大量滩涂地改造利用(光伏项目)、淠河大新庄港务区、已建成的大型农业产业园急需配套的基础设施等项目都迟迟没有得到批复。群众犹豫观望,企业举棋不定,乡镇对有些应该提前介入的工作心存顾虑而裹足不前。
3.资金缺口较大,发展后劲不足
项目启动难,依据项目争取上级的专项资金也就十分有限,这是全县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中首当其冲的“拦路虎”。相对于需要投入52亿元的庞大资金总量,县财政每年统筹安排的1000万元专项经费,显然是杯水车薪。加之三个乡镇经济基础薄弱,即便透支乡镇财力安排相应的建设专项资金,也是力不从心,成效了了。如正在推进的淠河综合治理工程,县级2015年配套资金还有3900万元没有落实到位;罗岗街道三线三边治理完成了规划设计并得到群众的积极支持,违建与破旧房屋已经拆除,终因后续资金跟不上暂停运作。另外,企业作为投资方,从项目建成到运营生产,普遍已达筹资极限。如果没有专项资金与后续资金支撑,自然捉襟见肘,难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发展后劲不足,辐射效应弱化。
4.产业附加值低,质量效益不高
调研发现部分企业、农户存在资源低效利用,质量效益不高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局限于初级农产品生产,产业链条短,市场定位低。比较重视生产经营的短期与直接经济收益,对产品深加工或附带产业带来的间接效益谋划不远。如有的农业产业园投入巨资打造的滴灌式现代化温室大棚,只是栽种土豆、西瓜、黄瓜等低端蔬果;有的苗木基地品种单一,经济附加值低,仅满足于苗木出售的单打一经营模式,没有套种、间种其他可伴生作物或向休闲、采摘等产业延伸。就我们相关部门而言,存在重视完成前期项目任务,疏于后期主动沟通帮扶。对此类企业、农户不能深入及时地进行科技培训、信息传递与市场指导,也在一定范围内错失了推动他们主动创新、升级拓展的发展机遇。
三、相关建议
1.规划先行,统筹项目,以均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在全市规划正式出台后,尽快出台县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规划。建议由县向市申请,把孟集镇、花园镇也纳入淠河生态经济带,便于统一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互补带动。对已通过审批的所有项目,全部纳入整体规划框架,采取责任到人,跟踪督导的形式,促使工程启动、竣工乃至形成规模效益。对尚未审批的所有项目,认真梳理,均衡布局,将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产业发展融为一体,必要时可以进行局部调整。具体来说,对于基础条件、目标要求基本一致的共性项目,如水利、绿化、交通等系统工程可以统一归属相关职能部门,有利于项目衔接,整体推进。对于需因地制宜、各展所长的差异性项目,如苗木花卉培育、特色水产与禽畜养殖、农业休闲等,既要加强乡镇之间的横向协调,形成共生互补的区域规模,又要力避各自为战、产业趋同、特色不“特”与市场恶性竞争的风险,使淠河沿岸乡镇在全局规划中的战略定位更加明确,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2.整合力量,现场督导,以联合办公推动项目建设
整合职能部门,形成联动办公合力,便于相关政策的统筹救济与灵活运用。现场督导可以“快刀斩乱麻”,推动项目高效运转,便于乡镇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统筹和资源调配,实现优势集中,精准发力。如治理非法采沙,就可以多部门联动,及时跟进采沙经营权拍卖,防止其在市场利益驱动下死灰复燃。同时项目初步论证与材料审查的一条龙服务,也可以大大压缩立项审批的环节与时长。对与生态经济带建设相关的项目建议优先审批,并在法律制度红线内,在征用土地、环保测评等方面提前介入,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为淠河沿岸乡镇的绿色发展畅通渠道。淠经办要全面把握项目工程的进展动态,发现问题症结,及时上报、反馈。对于超出其职权范围难以决断的,通过淠经办汇总也可以实现下情的迅速上达,避免项目及伴生问题久拖不决。
3.力争专项,加大投入,以多方融资支撑发展后劲
依据项目全力争取上级的专项资金是弥补资金缺口,解决发展后劲不足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强前期谋划与争取力度。如淠河治理中2015年縣级配套资金3900万元缺口无法按时到位,后续项目仍需6000万元,就可以通过对接国家重点水利工程扶持政策,以“过桥贷款”保证投入。发改委、农委、财政等部门要联合起来,认真研究上级扶持政策,科学规划项目;密切与上级对口部门的沟通联系,准确把握申请划拨资金的时机和程序;主动出击,力争获得更多专项资金,并根据项目进度合理安排资金的重点投放,以期充分发挥财力支撑的关键性作用。加大县级财政投入,就要实现统筹安排的县、乡镇专项经费随着财政总量的增加而同步增加。招商引资要以真诚的态度、双赢的政策、优质的服务争取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同时要积极吸纳社会投资,鼓励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对淠河经济带建设的信贷支持。
4.立足脱贫,对口帮扶,以转型升级促进提质增效
县直有关职能部门要定期深入调研,对症下药,根据淠河沿岸实际和特点,加大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和资金的倾斜支持力度,着力推进精准扶贫,全面脱贫,以同步小康引领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口帮扶企业、农户引入先进的经营理念与发展模式,使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指导他们对市场需求进行科学预判,抓绿色,出特色,尽量降低或避免市场风险,把握产业升级拓展的发展机遇;促进企业、农户开展“订单式”、“互联网+”生产模式,打通生产与销售的快速通道,解除他们做大做强的后顾之忧;围绕主导产业,高效利用资源,延展产业链条,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旅游等。以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淠河经济带建设提质增效。
霍邱县委党校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调研组
周 明(课题组负责人):安徽省霍邱县政协副主席,中共霍邱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李建德(主要成员、执笔人):安徽省中共霍邱县委党校副校长、校委委员、高级讲师。
孙培毅 杨士光:安徽省中共霍邱县委党校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