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晴波
对于小学生来说,网络世界就像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没有国界、没有传统制约、没有师长管束,可以崇尚自我和标新立异。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人们在网上随意言论而很少受到惩罚。这种情况使网络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现实世界,成为“虚拟空间”。因此,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探索创建小学“绿色”校园网络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教师率先示范
创建“绿色”校园网络,教师是主导。教师的表率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小学生上网的指导。我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电脑,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同时对全部教师进行了计算机培训,我校教师都会上网,其中不少人会利用网络制作课件或主页。另一方面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规范教师的上网行为,我校制定了教师上网的若干规定,保证了教师对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
● 加强宣传引导
加强宣传引导,就是要做好疏导的工作,让“绿色”的网络内容占领主阵地。例如,学校可以通过主题队会、校园网络文化节等学生喜爱和容易接受的形式,宣传健康上网理念,让学生潜移默化养成文明上网的习惯。同时,在小学生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小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
营造中小学生的健康网络生活还要特别帮助有“网瘾”倾向的学生迁移对网络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培养他们对体育、音乐等各类有益的爱好,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上网观”。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所以要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少年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网、中国娃娃、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等,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优秀的少年儿童网站,孩子们就没有闲暇时间浏览一些问题网站。
● 加强网络监管
如果以上做法称为“疏”,那么加强网络监管就是“堵”,“疏堵”结合,才能防止不良网络信息钻空子,影响学生。学校可通过信息过滤软件,如电脑教室路由器的设置,对学生上网进行限制,对危害中小学生的垃圾信息进行拦截,并通过加装电子教室软件进行网络观测等方式加强校内上网的安全监控。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学习《网上文明公约》、《上网安全守则》等方式约束学生的上网行为。
同时,我们也要密切联系家长和社会的力量。要让每个家长了解网络,既不能对孩子上网不闻不问,也不能害怕和拒绝孩子接触网络。我们也可以向家长推荐一些技术手段,可以通过安装安全上网软件如《浪冲绿色上网软件》、《淘米儿童浏览器》或利用ISP接入服务商提供的绿色上网软件,对各类不健康信息进行过滤。
● 丰富网络内容
多数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源于对娱乐、游戏的热衷。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学习实用的计算机应用,如创作电子作文,开展计算机知识竞赛,举办电脑绘画比赛等,并通过网上展示、学生网上自评等多种方式,肯定其劳动成果,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引发正确学习动机,逐步提高对网络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可以将自己收集的与小学生学习生活有关,具有一定学习价值的网站介绍给学生,教他们学会如何运用网络实现自主学习。
总之,“软硬兼施、疏堵结合”,才能及早地帮助学生建立和适应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减少由于网络负面影响所带来的损害,才能更大程度地使我们的校园网络安全。为了孩子们能在网络中健康地成长,学校、家庭、社会应当联合起来,给予足够的重视,齐心协力打造“绿色”校园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