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丽芳
摘 要:在众多的紫砂壶作品中,怎样来评价是一把好壶呢?紫砂壶既是注重功能性的实用品,又是可以把玩、欣赏的艺术品,所以一把好的紫砂壶应在实用性、工艺性和艺术性三方面来获得肯定。
关键词:紫砂壶;实用性;工艺性;艺术性
1 前言
宜兴紫砂陶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枝奇葩,距今约有一千年的历史,她以一门独特的陶瓷风格蜚声中外。
2 紫砂壶的时代特征
在宜兴陶业界,人们经常提及的一句话叫做“百和丹砂,百炼成陶”。确实,一件成功的紫砂器具要经过炼泥、制坯、雕刻和1200℃左右的高温煅烧等十几道工序。可谓工艺独特,苦心经营,与一般陶瓷不同,紫砂不但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还具有一定的气孔率,有较好的透气性,故用紫砂壶贮茶纳茗,汤不变色,味不涣散,冬可焐手,夏不易馊。
南宋时,紫砂陶的名声传到了海外,并受到了“质地极佳”的赞誉。到了元代,紫砂陶的成形、烧制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并已开始在砂壶上镌刻铭文。
相传,供春又名龚春,明代正德年间,宜兴人早年为提学副使吴颐书童,因障主任在金山寺读书,见寺中老僧能制砂壶,便在暗中潜学,并以寺中千年银杏树瘿为本捏制成“树瘿壶”,于是一鸣惊人。后天供春离开了吴家,成为专业紫砂艺人,其作品被世人称为“供春壶”,宜兴紫砂从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另外,朱石梅是个精于鉴赏,长于人物花卉画的名家,他制锡包壶,以锡、玉等材质与砂壶包嵌、结合,为紫砂工艺添增了新的装饰手法。
自1937年抗战以后,宜兴陶业经历了一段急剧衰退的时期,曾拥有过的一支七八百人的紫砂從业队伍,到1948年仅剩不到四十人。
新中国成立后,紫砂业获得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新生。1950年,政府找专款恢复紫砂生产。1954年,组建了宜兴紫砂陶业合作社。在一派祥和的氛围中,一批老艺人的艺术才华终于有了施展的阵地。从此,宜兴紫砂陶业告别了各自为业、零星疏散的原始作坊状况,走上集体化、企业化的康庄大道。
宜兴紫砂工艺经历历代艺人的不懈努力和文人雅士的推波助澜,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工艺特殊、装饰多变、分类科学、品种丰富、风格独特、格调高雅、雅俗共赏的紫砂陶文化。
3 总结
当人们对生活的追求愈来愈注重内涵时。以质朴、高雅、技艺精湛以及华质传统为其主要品格特征的紫砂壶和紫砂文化,将日益赢得海内外各阶层人士的倾心与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