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驊
在內有兩岸服貿、十二年教改、核四爭攘,外有陸軍下士洪仲丘遭整死、苗栗大埔事件抗爭……等情勢下,馬英九「同額競選」終至順利取得國民黨黨主席職位。對於馬的蟬聯,除馬個人略表欣慰外,國民黨上下幾乎毫無喜悅之情,認為馬三度出任黨主席職位,究竟是在考驗「國民黨」忍耐極限?還是國民黨要為馬執政無能背書?或是國民黨要搶救「英九大兵」?抑是馬為防跛腳必須出任黨主席?從國民黨上下對馬蟬聯所產生的疑慮分析,馬擔任黨主席顯然不是問題的結束,而是難題的開始。
其實,民意低迷的馬英九執意連任黨主席,說穿了就是馬已意識到他的執政困局,已陷入「跛腳」危機中,他空有權力,卻有難以施展之苦,為防止權力崩盤,馬唯有擁抱國民黨,拉國民黨為他政策背書。然而,國民黨對馬的態度則是「卻拒還迎」,暗示馬縱然連任黨主席,恐怕無法紓解他的執政困境。因為他首要面對的難題,就是兩岸服貿協議、核四公投問題不致延燒至2014年七合一選舉時成為選戰話題、影響選戰結果,造成國民黨接班序列的崩盤。
為何要搶救「英九大兵」?
就服貿協議、核四公投而言,以國民黨在立法院擁有的優勢,早該表決通過,不應成為選戰焦點;卻因馬多說幾句話,在政策推動的優柔寡斷,造成社會輿情沸騰,待馬回過神來欲推動表決,無奈時機已過,導致議題延宕,卻轉為國民黨執政包袱,若問題久拖不斷,不幸變為「公投綁大選」,國民黨內部人士斷言,局勢如此則國民黨必敗,於此敗選責任,究竟是馬英九承擔?還是國民黨承受?答案已不辯自明。所以,國民黨要搶救「英九大兵」?或是馬要防止跛腳?這兩條路線的擺盪,馬還看不清情勢,必然會影響2016年接班序列。
外界傳言馬執意參選黨主席,是為掌控國民黨縣市長、民代,甚至是2016年大位人選的提名權。就現實政治而言,從2014至2016年的選戰,許多參選人幾乎視馬為票房毒藥,他們不見得會事事順從馬英九,以馬身邊的親信辭官回鄉參選,在引起地方勢力強烈反彈,甚至揚言不惜違紀參選,暗示馬的提名影響力與外界觀察略有出入。再以六都市長參選而言,至少馬掌控不了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參選人選,在此情勢牽引下,馬所能影響的至多是2016年大位人選吳敦義,而馬吳之間的關係,如國民黨內部人士形容的「貌合神離」共同體。搞清這層關係就不難理解,為何吳頻頻走訪地方與諸侯搏感情,而不為馬參選黨主席拉票,又不敢與馬翻臉。從吳的動作分析,國民黨上下應該是在搶救「英九大兵」;而馬則認為國民黨靠他才能避免接班內鬥,如此雙頭馬車的黨政合駕能維持多久?七合一選後答案自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