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薜薇
「5000年的文化看山西」,山西是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民俗薈萃,文物單位就有5萬多處,並有3處被收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被稱為「華夏文明的搖籃」。2013年7月11日至15日,以香港中聯辦台務部副部長何建華為團長的台灣駐港傳媒及香港傳媒涉台主管深入走訪了山西。山西近5年來的變化,令港台媒體讚歎不已。
晉商傳統貨通天下,匯通天下
循著歷史的足跡走進平遙古城、走進19世紀中國的「華爾街」。山西人說,「貨通天下,才能匯通天下」,令晉商當之無愧居於明清時代中國十大商幫之首。
1823年,在平遙誕生了中國第一家票號——日昇昌記。「記」,即代表股份制,據考證,晉商使用股份制的形式創建商號,遠早於西方,距今有300餘年。所有權與經營權「兩權分離」也是自那時開始實踐,且發展出了「頂身股」這種期權激勵制度,與現代西方市場經濟發展相比,已非常完善。在山西的商號中還有一個規矩,「三爺」即東家的姑爺、少爺、舅爺不准進入商號,規避了家族式管理,因此明清晉商有許多百年老店。那麼,僅憑一張票據,如何防偽?除了各自商號經常更換的漢字防假密押外,還有筆跡防偽、印章防偽、水印防偽等,大掌櫃書信中對客戶相貌的描述即相當於今天的身份證。
「皇家看故宮,民宅看喬家」,電視劇《喬家大院》令「喬家大院」紅遍了大江南北,喚起了人們對晉商文化的追憶。與其說,晉商留下來的是一個個豪門巨族,不如說晉商是一個群體。這個群體的興盛與衰落在歷史長河中,已經顯得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由這個群體形成的商業傳統和理財觀念,對近現代中國商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為了凸顯平遙古城的全城風貌與氣勢磅礴,平遙縣委縣政府大手筆揮就,將古城週邊的民宅民居全部遷移拆除,即保護了世界文化遺產,又改善了百姓的生活環境,當地政府敢想敢做、敢為人先,這就是山西人骨子裏的「敢性」!
生態山西從資源整合、安全生產做起
5天的走訪,山西處處是綠意蔥翠。走進世界煤都——大同,也沒有看到揚著黑灰的拉煤車,放眼看進煤礦廠區,是整齊幹淨的作業環境,大同展現出的是一個規劃有序、現代與古典結合完美的美麗城市。
「2009年之前,全國污染城市倒數的10個城市中,山西有多數;現在環境污染倒數30位的城市中已經沒有山西的了。經過這5年大面積植樹造林,2012年山西森林覆蓋率達到了20%,生態環境大大好轉。」山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胡蘇平在接見港台媒體一行時介紹,資源整合是這些年山西經濟結構調整最大的亮點。山西原有8,000多個煤礦,推進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兼併重組後,30萬噸以下煤礦全部淘汰,單井平均規模達到年產120萬噸。更主要的是安全生產水平、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全面提高,2012年與2007年相比,山西各類安全生產事故起數下降31%,死亡人數下降32.7%;煤礦百萬噸死亡率下降到0.091(2012年全國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為0.374),下降了85.8%,並已經低於全世界的最低比例。
文化勝地優化轉型,打造文化強省
山西貫通了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在文明傳承的各個時期都留有實物遺存。如,古代雕刻藝術的瑰寶——大同雲岡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四大佛教聖地之一——五台山,是中國唯一的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並存的佛教名山,目前正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而晉祠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園林式祠廟建築群,有華北「小江南」之稱。
胡蘇平介紹,近5年,山西的文化產業發展也很快,力爭在「十二五」末發展成支柱產業,占GDP達6%以上,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通過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推動轉型發展,努力實現自然人文資源大省向經濟文化強省跨越。
山西也是醋的故鄉,最典型將文化與產業結合的工業文化旅遊景點——山西醋業集團,不僅為人們呈現了醋的歷史,更為人們介紹了醋的殺菌、保健、美容等功效。
近年來,山西緊緊圍繞「傳統產業新型化」方針,大力推動晉台經貿文化交流合作,強化各項惠台政策落實,富士康科技園、聚美瑞國際五金機電城、統一集團等一大批台資企業先後落地山西。
雖然煤炭及煤炭相關產業占山西全省GDP約70%,但截至目前,落戶山西的台資企業有370家,這說明台資企業在山西有極大的投資空間,特別是在新興產業、文化產業與服務業,台商可以大展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