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美
摘 要:本文主要对管理类专业开展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希望对管理类专业开展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能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课程改革 行动导向 校企合作 综合评价
技工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技能人才,而传统技工教学重教师、轻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等诸多的问题导致技工教育失去它本身的活力和优势,所幸的是目前众多技工院校积极开展“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聚焦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一体化课程改革,倡导回归教育的本质。在如火如荼的一体化课程改革过程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本文是在开展管理类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三年多的实践中,针对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分析之后进行的思考,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思考一:课程改革思维的突破
课改思维引领整个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理念的宣贯是课程改革进行的先决条件,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要理解课改的实质思想,还要积极主动地改变自我思想和习惯行为,建议技工类院校可采取学校动员、系部组织集中培训、教研组分组开展培训等方式分层次进行,也可派教师外出培训带回外围课改信息,让人人都有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课改实施过程中要及时厘清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认识盲点,如工作页≠练习本、学生开心≠教学达到效果、新课改≠新教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要讲课等,将成功的课改案例与教师一起分享,积极鼓励教师,只要迈步就是进步,从思想认识上扫清障碍。
二、思考二: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的突破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要达到的是“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要求将企业的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任务,但目前技工院校开展课程改革的重大瓶颈是教师缺少企业实践经验或长时间脱离企业实践,这是制约课程改革的一个根本原因,只有教师真正了解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的内容,才可能从根本上推动一体化教学,这也给各技工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和学校教师下企业的实践提出紧迫性要求。
三、思考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的突破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职教特色,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头脑风暴等方法使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都得到提升,对教师普及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培训和应用是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前提,将行动导向教学法与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二者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四、思考四:一体化教学环境的创设
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环境的创设非常重要,但在场地、设备、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开展一体化教学场地的建设,颇费思量。
途径1:同类多个专业调研,了解专业实践的核心项目和任务内容要求归纳项目和任务实施的软件、硬件、场地要求策划、筹建承载多功能的一体化实训室,这种途径可在财力、场地有限的情况下从整体上综合利用资源,防止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华而不实。
途径2:利用多媒体展示场景和设备或流程。
途径3:用手工制作布置场景。
途径4:带典型任务到企业实地调查了解。以上内容在管理类不同专业内可酌情选择。
五、思考五: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监控、评价的突破
课程改革永远向前,课程改革的目的使职业教育愈来愈接近职业本质,为检验课程改革的效果及持续改进课程,对课程的质量监控、评估、必不可少,这种监控、评估目的是保证课程改革达到预期目的。
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三个层次为例:
三年制中级班(学制:在校学习2年+下厂实习1年)
三年制高级班(学制:在校学习2年+下厂实习1年)
四年制技师班(学制:在校学习3年+下厂实习1年)
学生考核方式不再拘泥卷面成绩和作业,考核方式趋向多样化,包括日常评价50%+期末成绩50%或完成一个工作任务作为成绩等。
在日常教学实施中,可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教师的听课评课、教学设计检查等了解课堂教学实施。
在校第二年可通过综合职业能力测评和专业技能鉴定检验教学效果,“下厂实习1年”中,可开展由第三方企业评价,把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企业评价、教学综合评价融合在一起,检验培养效果,从而对整个专业课程改革的效果做全方位的系统评价。
同时通过监控、评价可检验同一专业各个培养层次的培养目标是否清楚,培养目标是否达到,从而反思和改进教学。
技工院校开展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中理念先行、校企合作做保障、教学法和教学环境创设做配套,教学检测和评估做手段,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摸索,终会取得理想效果。
(作者单位: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