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一体化师资应具备的素质

2013-04-29 00:44:03张建磊张新英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师资理论培训

张建磊 张新英

电大职业教育对“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实践一体化”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实践与探索中,一体化师资则是保证一体化课程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要素之一。

职业教育 一体化师资 双师型教师

一、引言

传统的教学模式,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训已不能适应实现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因此,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的符合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教学体系就是一体化教学体系。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一体化体系已基本搭建,这时配套的保障性教学资源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体化工作学习站的建立是基础性的保证性因素和条件,一体化师资则是保证一体化课程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要素。

二、一体化师资要完成的任务和特征

一体化课程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的课程,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对技术(或服务)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

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一体化教师,是指教师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下,根据教学项目的要求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技能教学和企业生产管理于一体,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理想的“一体化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上应呈现整合的“一”,而不是目前所强调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能力“双师型教师”。因此,结合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改革和实践的要求,对专业师资特有的素质要求,技工院校教师应从单纯的理论教师或实习课指导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过渡,再向“一体化教师”发展。

一体化教师需要深刻领会一体化课程的内涵和实质,真正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和在学习中工作这个互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一体化师资应具备的素质

“一体化教师”重点在于能胜任基于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术、实际生产和管理于一体的工作系统化课程的教学。一体化教师不仅要有专业技术职务和相应行业专业职业资格,还应有丰富的企业生产和管理经验和社会阅历,并能从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

一体化教师从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课程教学,擅长于实际生产和管理过程、专业专项操作能力、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核心能力的教学。主要特点是专业理论、专业专项操作技能、实际生产和管理能力和社会核心能力一体

四、如何培养一体化教师

“一体化教师”是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谋求教师教育一体化已经成为当前国际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大趋势,那么,如何培养和使用好“一体化教师”是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

1.从夯实教师业务基础,苦练技能内功入手,着重培养“一体化”教师;只有业务精、实力强的“一体化”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能工巧匠”。因此,该校把教师队伍的培养当作“办学之基,兴校之本”常抓不懈。教育广大教师认清新形势,端正教学态度,在找准自我定位点的同时学会角色转换。

2.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要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对技工学校教师开展上岗资格培训、教育理论培训和企业生产管理技能培训。制订相应的教师培训计划,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教育与培训。培养内容主要为专业理论学习、专业技能培训、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实际生产过程工作。

培养过程可进行多种选择,职业技能培训、教学业务培训和实际生产工作等过程进行。必须具备资格,即专业技术资格、专业职业资格和实际生产经历。

3.加强教师企业培训基地建设,积极与大中型企业合作,与企业一起制定企业培训教师课程,让教师轮流到企业进行生产和管理学习,真正掌握工作过程及其专业技术。

4.开辟多元化师资来源渠道,要继续发挥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作用,为技工院校培养“一体化”教师,与此同时,通过从社会聘用或与大企业联合办学等形式,广泛吸引企业技术骨干等各方面人才尤其是一些高科技领域的急缺专业人才任教,壮大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积极建立包括社会各行业的技师、高级技师等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师资人才库。

5.建立考核和激励的用人机制,对一体化教师进行综合素质进行岗位考核,使之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职教理论并能在教学中予以运用;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先进教学方法。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教师岗位考核结果应作为竞争上岗、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一体化”教师在竞争上岗和享受有关待遇上应优先考虑。要建立优秀教师评选制度,对取得优异成绩和显著成果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给予奖励,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电大职业教育技术采用一体化教学改善了单调的教学方法,改善了课堂的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促进了电大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楠,姜立功,尹萍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一体化模式探究[J].北方经贸,2011,(6).

[2]许艳妮.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3]王佳满.浅析一体化教学科[J].技创新与应用,2012,(6).

猜你喜欢
师资理论培训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中国火炬(2015年8期)2015-07-25 10:45:50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