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亮
【基本情况】
六年级的小可是自己主动来寻求帮助的。“我感到自己是全班最自卑的人。”这是小可见到我后说的第一句话。“我家里条件不好。我觉得,老师和同学们都用一种轻视的眼光看我。我心里很难过,难道我就低人一等吗?”说着,她双手捂着脸,哭了起来。我给她递上纸巾,轻声说道:“别着急,慢慢说。”她一边轻轻抽泣,双眉紧锁,一边断断续续地向我诉说。
小可是潮州人,爸爸在深圳开了一家废品回收店,妈妈也在店里帮忙,家里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小可一直跟爷爷奶奶在潮州生活,6岁才到深圳上小学。爸爸脾气暴躁,对子女很严厉,妈妈性格软弱,再加上家庭贫困,小可从小养成了自尊心强、敏感内向的性格。她感觉到同学们都在轻视、嘲笑他,慢慢地,她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不主动跟同学说话,在班里没有朋友,心里感到孤单。她妈妈曾几次到校给她送伞、雨鞋,当时她觉得同学们都在议论她的母亲,让她抬不起头来。后来她更少说话,战战兢兢,在同学们面前常低着头,学习心不在焉,成绩直线下降。
【問题诊断】
初步判断,小可是一个缺乏自信的自卑女孩,感觉别人看不起自己,无论自己做什么都会遭到别人的讥笑,为此情绪压抑、悲观失望,导致自我封闭。
自卑感表现为个体对自我评价过低,同时伴有自责、忧郁、失望等一系列消极的情绪体验。造成自卑感的原因因人而异:有的是因为身体缺陷,如残疾、肥胖、口吃等;有的因为思想认识不正确,如对自己期望过高,产生不切实际的空想;有的则产生于如家庭经济条件差,学历低或当众出丑、被人嘲弄等经历;还有的则是内向、敏感的性格所致。
小可主要是家庭和性格因素造成的自卑,已经上升为自卑情结,阻碍着她的正常发展。由于家境贫寒,父母文化水平低以及不正确的教养方式,让小可从小养成了内向、孤僻、敏感、脆弱、自尊心过强的性格;而这种性格又让她对自己的“家境不如人”特别在乎,对别人的眼光特别敏感,甚至歪曲别人的评价,进而产生人际交往退缩,人际交往的长期退缩则进一步加重了她的性格缺陷,形成恶性循环。
【辅导要点】
要让小可克服自卑心理,首先要使其悦纳自己,提升自信;其次,要全面认识自己,理性看待他人评价;最后,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提高交往能力。
1.改变认知,重塑自信
首先,充分尊重和接纳她,鼓励她宣泄消极情绪,倾诉心中想法。其次,帮助她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建立合理认知,引导其全面认识自己,正确面对家庭状况。第三,帮助其建立自信,悦纳自己。我给她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每天发现自己的一个优点,并把优点写在纸上,每天早上起床后面带微笑地对着镜子读5遍再出门。同时,也给她布置了在学校里的作业:每天能主动地跟至少一位同学或老师打招呼,并将对方的反应和她自己心里的感受记录下来,放学时与我分享;每天在课堂上举手发言至少一次,也将老师和同学的反应记录下来。通过分享,一方面让她充分感受到自己的热情和主动带来的他人的积极回应,在其体验交往产生的愉悦情绪后,也就对其主动打招呼的行为产生了正强化作用;另一方面,及时发现她的错误认知,引导其正确面对他人的各种不同反应。为此,我设置了多重情境引导小可体验,比如,面对“主动与同学交往,但并未得到交往对象的积极回应”的情境;当小可产生难过、失望等消极情绪时该怎么做等问题。通过辅导,小可逐渐能理性对待与人交往问题。
2.多方沟通,协同力量
首先,常与任课老师沟通,全面了解小可的学习情况,并提醒任课老师多关注和鼓励她,在课堂上多给予她发言的机会,并对其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让她感受到老师的肯定、集体的温暖。同时,班主任有意任命她为班级电脑平台管理员,每天负责掌控与维护班级电脑平台。在为同学们服务的过程中,小可的胆量得到了锻炼。在同学们的称赞声中,她的自信心也与日俱增。
其次,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经常沟通,我基本了解了小可在家的情况,并争取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此后小可爸爸努力克制自己的粗暴脾气,减少了对小可的呵斥与打骂,并多次抽出时间与孩子聊天、谈心;妈妈从过去一味只关心小可的学习,转变为关心小可的心情、精神状态,并鼓励她与同学共同学习和玩耍。家庭氛围的好转也帮助小可建立起自信。
另外,与同学沟通。我有意让班长和几个女生每天在大课间时主动邀请小可一起参与活动,在课间主动找小可讨论不会做的题目,从而带动小可一同学习、进步。
【辅导效果】
经过五周的辅导,小可对我说,她现在感到生活变得美好了,感受到父母、老师、同学的关心与帮助,再也没有无助的孤单感。她与同学相处很融洽,还交了几个好朋友。在学期末的爱心义卖活动中,在我的建议和班主任的安排下,小可与同学们担任义卖推销员,在活动中表现突出,收获很大。小可的学习成绩也慢慢稳步上升。
【辅导小结】
小学生的心理还很幼稚,思想不成熟,情绪不稳定,一旦受到来自学校、家庭乃至自我因素的影响,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其实,自卑心理并非一朝一夕、一时一事而形成;而且,它也不是单纯的因素造成,有着复杂的原因,因此,自卑心理的消除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和方法,需要老师、家长、同学的爱心和耐心。
学校生活构成了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了铸造其生命历程的重要环境。对于自卑感较强的学生,老师更要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情感、行为、需要,善于发现其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并创造条件,使之扬其“长”而获得成功体验,继而焕发自信。
当然,基于家庭、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我们要大力提倡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作教育模式。可以在社区成立家庭心理干预调解机构,加强邻里之间的往来与交流,特别是缓解一些特殊家庭的矛盾,从而改进这些家庭里如小可一样的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福新小学 广东深圳 518103)
责任编辑 颜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