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威
教师职业是源于心灵的生命诉求,教育的意义在于润泽生命、造福社会。作为教师,也许我们的一生只有青灯、粉笔做伴,但只要我们默默无闻为之付出心血,持之以恒地求真、创新,孜孜以求地奉献,就能不断超越自己,真正感触到“教师”这个极普通称号的沉甸甸的分量,也就会收获更多心灵的温馨和职业的幸福。
“功利” “奉献”
在教师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有坎坷,有诱惑,也有风景。时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价值观念千差万别,特别是物质诱惑越来越多。当教育教学被世俗的“物质、功利”污染时,一些学校的领导为追求所谓的“名声”“荣誉”而违背教育规律,在管理层面上常常以学生分数为主要依据评价教师,制定过细的绩效考核规则时,一些教师的心态被扭曲了,不顾一切向学生讨要分数,尤其是面对学习成绩不够好的学生时,习惯于站在高位任意讥讽,并施加惩罚,将教育做得强势而无趣,给学生造成压迫感,甚至让教育行为偏离道德规范,走进误区。这样原本属于教师的应然品质“无私奉献”就会被残酷现实淹没,教师职业的幸福也就变得遥不可及。
教育改革形势的急剧变化,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源头抓起,弘扬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充分利用制度杠杆,发挥制度导向作用,完善教师评价制度,让农村教师在改革中看到希望、尝到甜头,保持积极乐观的教育生活态度,以宽容和大度的心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做一个真正有度量、有骨气、有抱负的人,并自觉内化为祖国教育事业而奋斗的责任感。
学校领头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思想,营造良好的校风,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尽可能给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为教师谋福利,为教师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完善教师业绩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科学,标准客观,有助于正面激励教师向上争优,从而减少内耗、抱怨等负面情绪。充分考虑每个教师的特点,为教育教学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成长需求。激励教师钟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中来。身体的疲惫会换来精神的愉悦,思想的富有会弥补物质的清贫。为了活着而教书与为了教书而活着,这两种境界有着天壤之别。
教育是科学,需要诚心求真;教育是艺术,需要探索创新;教育是事业,需要静心奉献。毋庸置疑,绝大多数在边远地区的农村教师,他们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然而这些农村教师能正确对待功利,认识到教育的价值在于奉献,所以端正思想、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爱岗敬业、开拓进取,把生活的一方清平当作人生的充实,时时让平静的生活荡起美丽的涟漪。20岁那年,我走上了三尺讲台,成为一名教师。每天迎着晨风走进学校,耳边就会响起孩子们甜美、真诚的问候——老师你好!周身就像沐浴在和煦的春风、浓浓的花香之中,仿佛自己变成了美好的化身和可效仿的榜样。成为了一名教师,我才真正体会到,教师不是职业,而是我一生的追求的事业;教学不是重复,而是在激情和梦想中一次次创造。如今我已从教近30年,虽然生活很清苦,但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从而感悟到工作已不仅仅是“养家糊口”,真正体会到教师的职业在于奉献,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真好!
“厌倦” “执著”
近期“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总共有8600名的教师填写了调查问卷。其中80%的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40%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出现亚健康。教师在长期的压力体验下产生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冷漠与厌世的现象。一部分教师出现职业厌倦,正因如此,有人说,每天披星戴月上班,家、学校两点一线;每天要面对一群嘈杂的学生;要忙着备课,精心设计一节节课堂教学,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要细心批阅一份份学生的作业,要处理一件又一件、永远做不完的事情;有考试成绩的压力,有淘气学生的伤害,有成就感的缺失,有顾不上自己家庭与孩子的遗憾……教师的“幸福”在哪里?
全国政协委员张皎说过:“必须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要标本兼治,要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教师心里健康的氛围,提高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全社会要重新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从政策、管理等方面尽可能为教师创造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找回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是存在于个体内心的一种持久的满足、愉悦和健康的主观感受。心理学家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也提出了一项幸福感公式:幸福感=50%的遗传+10%的环境+40%的个体行为。此公式实质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人幸福的关键不在于改变遗传基因和改善外部生活环境——因为我们不可能改变遗传基因,改善外部生活环境也不是一己之力所能为。幸福的关键在于能够控制和改变的40%的个人主观意识和行为。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的幸福,在于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积极悦纳自己,从而获得精神的快乐自由。面对超负荷的身体压力和心理压力,农村教师要做到善于挑战自己的压力,正确对待职业厌倦,保持一颗平常心,进行自我调解,自我疏导,塑造坚强性格,从心理上给自己减压,彻底消除情绪低落、消沉、抑郁、沮丧等,保持良好的心态,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适应本职工作,进而执著于教育事业。
“品味” “超越”
强势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时常冲击着人们的思维,一些农村学校仍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来评价教师,这种以偏概全的做法令教师无所适从。当教育被异化,特别是世俗化、功利化和手段化,巨大的就业压力和扭曲的“政绩观”,演变成了升学压力、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一些农村教师,时刻饱受着关注学生素质教育发展与咬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放松的双重压力。身心疲惫不堪,身体的长期透支也使得一些农村老师的健康提前亮起了生命旅途中的红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一些农村家长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以挑剔的心态去苛求教师,既然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就是不能出错的“完人”“圣人”,片面追求超出“常人”的一面,使教师如履薄冰,心理失衡。这要求农村教师个体要强化心理防御机制,从实际出发,进行心理调节,做到宁静而致远,善于“品味”自己,保有一种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育人成才漫无边际。学生除学书本知识外,还要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此外,还要学会健康,学会审美,这让教师感到责任重大。农村教师要找到自己专业成长发展支点,激发工作热情,开创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课内,人文素养深厚、知识积累广博,精于教学构思,善于创设情境,讲起课来,古今中外,信手捡来;旁征博引,才华四溢,像一部百科全书,有探索不尽的无穷宝藏,却无丝毫俗儒酸涩的恶习旧气,举手投足都挥洒出艺术的才情。课外,通过参加班级的各种活动,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以忘我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去释放生命的辉煌与光彩,近距离接触学生,用深谋远虑的教育思想、丰富多彩的教学艺术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善于“品味”自己的责任,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更关注学生自身理性与社会性的成长,把学生的做人教育放在首位,把知识的教授当着培养学生成长的一个载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造就人、培养人、塑造人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开拓出五彩缤纷的人生之路。
每一位教师,在其成长之路上,在其育人的历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喜悦,也有烦恼;有骄人的成绩,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之处。但教师善于“品味”自己的价值,就能书写不一般的人生,绽放出人生的精彩,感受职业幸福的源泉。教师是一种多重角色的复合体,教师的价值在于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人生的可靠的引路人。高尚的“师魂”,是一部无声的“教科书”。教育家乌申基曾说:“教师的范例,对于少年儿童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真正的教育”是“促使灵魂的转向”。当代文化教育学的创始人斯普朗格更是明确主张:“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承,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价值是为了给受教育者心灵寻找安顿之所、意义之乡,带给人的是和谐、充实、愉悦、热情、博大,而不是痛苦、阴郁、沮丧、冷漠、狭隘。教师善于“品味”自己的价值,才能有前瞻的眼光,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从而保护学生的至真、至善、至美的心灵,培养学生健康而美好的心灵,快乐享受教育教学生活。
教师善于“品味”自己责任和价值,才能漫步书香,不断读书,从书中汲取营养。读书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民族不重视读书学习,就不可能积蓄丰厚的文化底蕴推进社会发展。一个人不重视读书学习,就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和不断前进的时代步伐,更谈不上生存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成为影响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旗手,之所以成为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始终推崇的成就卓著的典范和楷模,无不凝聚着他们各个时期勤奋读书学习的智慧结晶。“深入”才能“浅出”,“厚积”才能“薄发”。读书是专业成长的“填充剂”,以读书为支撑,就可以立足课堂,从容播种传道;以读书为信仰,就可以坦然而宁静,明朗地面对人生;以读书为生活,就可以涵养自己丰富的感情、健全的理性、敏锐的判断以及不竭的创造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以读书为己任,可使生命之树常青。当然,读书要注意保持开放的心态,捕捉教育动态,才能探寻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形成个性、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对教师来说,靠读书生灵气,用学习筑底气,以积淀养才气。从书中汲取精神食粮,净化心灵,健全人格,温润生命,认识社会,领悟人生,提升思想境界,进而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从而不断超越自己,保有一种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新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