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族冠华印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学智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思考
“现在已经到了转型的时刻,不转型等死,转型可能会死,但也可能会活得更好。”
2008年全球发生了经济危机,紧接着中国政府发放了4万亿元投资。在4万亿元投资的刺激下中国经济有所回升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又开始了大幅度放缓。我作一个基本的判断——今后各行各业已经不可能依靠经济的增长发展自身,靠增量来发展企业是不可能的。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是直线上升,经济发展应该是有波动的,这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随着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失去动力,中国的经济在未来几年将是非常不景气的,企业应该面向内部转型升级。
那么,何为中国的三驾马车?
第一驾马车便是出口。中国的出口遇到了非常大的问题,主要外币贬值,包括欧元、美元、日元等。大族冠华收购了日本筱原,大部分供应商来自日本,日元贬值近30%,而人民币却升值,使得采购成本非常低,很多日本的零部件制造价格甚至比中国还低。我们对外出口还出得去吗?人民币升值的后果是中国的出口遭到重创,导致现在中国的企业不敢接单,一接就赔。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下去,那么会将中国的制造业扼杀在摇篮里。我们制造业面临着内忧外患。内忧是人民币贬值、通货膨胀,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外患是人民币升值。未来的出口还能像过去那样大幅度增长吗?依靠出口拉动中国经济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二驾马车是投资。之前的4万亿元投资给目前的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害,造成了人民币通胀、物价上涨、房价居高不下。现任政府不可能再去投放多少万亿元拉动经济,现在来看,依靠投资拉动经济不太可能。
第三驾马车是消费。中国现在的消费要想达到欧美国家的水平很难,中国的老百姓储蓄意愿非常强,不愿意花那么多钱进行消费。
从以上3点来看,中国经济的这三驾马车的动力都不够强劲。未来中国经济还能保持高速增长吗?答案是否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面临的形势是残酷的,面对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
印刷企业转型的方向
“印刷业转型的3个趋势:向包装印刷领域转型;向合版印刷转型以及向数字印刷转型。”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乃至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我认为都是印刷行业激烈洗牌的过程。最近我们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印刷厂中做了一次调查,得出了一个统计数据:全国中小印刷厂平均倒闭率超过了10%,个别地区达到了15%。这说明印刷市场需求在下降。印刷是吃百家饭的行业,中国24个行业中有22个行业严重过剩,印刷品的需求量大幅下降,企业为了活下去,都在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谁能争到手就能活下去,争不到手就只有倒闭。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印刷业始终处于低谷的状态,有的印刷厂一个班都开不满。在这种背景下竞争,很多印刷厂依靠的是价格战抢到订单。很多企业研究转型,不转型就会面临倒闭。
转型升级要贴合市场发展的趋势。目前的市场需求不是消费需求,而是转型需求。外部增长的动力没有了,不是活源增加产能不足,而是抢不到活儿,只有产品升级换代,抢到活儿就能生存,抢不到活就自然淘汰。未来中国的中小企业面临的将是残酷的洗牌。不仅印刷企业如此,我们印刷制造企业也是如此。需求消费转到转型消费,这是市场化的结果,我们一定要适应。
参加China Print 2013展会之后,从印刷企业角度分析,我得出以下印刷行业的转型趋势:
第一个趋势:有很大一部分高端的特别是大型的书刊印刷厂和商业印刷厂在向包装印刷厂转型。书刊印刷厂如果不转型将抵不过中小企业的竞争。这种转型造成了大规格的包装印刷机和印后的模切机设备需求的增长,特别是高智能的自动化装备在增长。
第二个趋势:众多中小企业正在转向合版印刷,到现在为止,大族冠华的大幅面印刷机销售了50多台,这些印刷厂大多是合版印刷。购买大幅面设备后这些印刷厂在与周边小印刷厂的竞争中将占得优势。
第三个趋势:有一部分企业将转向数字印刷,但是这个趋势发展比较慢,且盈利模式并不清晰。
大族冠华的转型之路
“收购筱原后,大族冠华的效益在不断增长,在当前经济不景气、小规格印刷机需求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企业能保持增长得益于转型,得益于消化吸收筱原的技术。”
企业一定要把握变化,迎接未来,如果企业看不到变化,就离倒闭不远了。大族冠华从2006年开始转型,转向高端大幅面,转型包括产品转型、体制转型、生产装备转型、人员转型。转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当时我们所做的就是不断拓展,走出去与外部联合,不能狭隘的封闭。我所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放弃大股东。2006年和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大族激光是大股东。随着企业的发展,原先的小股东会全部退出,未来的大族冠华将成为大族激光的全资子公司。大族激光有非常强的融资能力,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只有有了更多的资金才能去收购,才能实现走出去。2006年我就意识到了自己单打独斗,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企业做成世界级的企业是不可能的。要走出去必须先放弃利益,这些是为未来的发展打基础。
我们这几年在不断地寻找机遇,2011年日本筱原倒闭,我们抓住机遇用一年多的时间,花了878万美元收购了日本筱原,将日本筱原品牌继续保持并发扬光大。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技术,关键是人才、工艺和加工的要求。
收购成功与否,不在于收购本身,重要的是整合,如何有效整合是收购的根本所在。既不能按筱原老路走,也不能按大族冠华的路子走。我们要将二者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将筱原一分为二。将日本筱原的制造和装配搬到了中国,而研发、全球的贸易、售后服务、采购中心、培训中心继续留在日本。我们保留了筱原最精华的员工和技术骨干。由于和中国资源的结合,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竞争力。我们现在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海德堡、小森、利优比等国际级厂商。目前国际化战略初见成效,筱原印刷机的产量和订单情况非常好,今年销售额预计将比去年增长40%,这一切来自于转型。没有抓住这个机遇收购筱原,也不会有如此大幅度的销售增长。
在生产装备转型方面,大族冠华更新了现代化的装备,将筱原现代化的设备都搬迁到了营口,墙板、滚筒等都能做到24小时自动流水工艺,不需要人员操作,白天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剩下的事情就交给计算机控制。生产装备的升级帮助我们降低了高额的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
在人员转型方面,大族冠华在日本聘请高端人才,通过人力的调整使企业达到现代化的管理水平。我们也在研究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模式。所谓阿米巴经营模式就是将整个公司分割成许多个被称为阿米巴的小型组织,每个小型组织都作为一个独立的利润中心,按照小企业、小商店的方式进行独立经营。比如,制造部门的每道工序都可以成为一个阿米巴,销售部门也可以按照地区或者产品分割成若干个阿米巴。用最低的成本、最少的费用获得最高的产值,在外部需求动力缺失的情况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近年来,大族冠华的发展贯彻“三化战略”,即差异化、国际化、数字化。
差异化——我们不能生产大众化的同类型的产品,要做差异化的产品。比如我们所做的UV印刷机,很多印刷厂发现UV印刷机能源消耗是最低的。还有推行标准的五色印刷机销售情况非常好,基本都是出售给欧美客户,特别是英国。
国际化——这一点做得很艰难。未来的着眼点不是只有中国市场,中国市场产品需求量占全球的25%~30%,虽然市场份额比较大,但是竞争非常残酷。海德堡在上海青浦建厂,小森也在江苏南通建厂,中国市场的高端品牌印刷机的竞争将会更加残酷。筱原全球代理体系已经建立,公司刚刚在日本投资新建一个工厂,我们一定要走出去。
数字化——我认为,企业在给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也给企业自身创造价值。那么,数字印刷机是客户真正的需求吗?客户真正的需求是赚钱。数字印刷在单张领域、标签领域的发展都不是很好。高新技术不等于客户需求,所以我们谨慎对待数字印刷机的研发,跟半步不跟一步。我们做数字印刷机的平台,但并不急于推向市场,我们在跟踪喷墨技术、电子油墨、纳米油墨的发展,这些技术到目前为止还未成熟。
基于这三化的思考,大族冠华在印前、印刷、印后的产品上作了战略调整,我们在选择,在放弃。特别是China Print 2013展会后,我们加速了调整步伐。
印前做配套。我们把CTP作为大幅面印刷机的配件,通过筱原的SPIS系统、流程软件、排版软件有机结合一个整体,做集成销售。最近安装了十几台集成印刷机,客户的加工成本降低、缩短了中间准备时间,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
印中做拓展。第一,大幅面印刷机。我们坚持做合版印刷,首先要求设备高速度,每小时超过15000张才能有实力跟对手竞争。其次,自动化的配置。合版印刷的趋势加速了印刷企业的优胜劣汰和行业洗牌。第二,向包装印刷进军,我们要增加设备有关包装印刷相关的功能。包装印刷是未来的趋势,但是包装印刷的门槛非常高,以前我们尝试过小幅面进行包装印刷,但是不成功。所以主要还是发展大幅面印刷机。第三,上数字印刷机,但是这个拓展方向我们还比较谨慎。
印后主要做激光模切。大族冠华母公司大族激光在全球激光领域排名第二、亚洲排名第一,结合标签、单张纸模切机,与大族激光合作研发激光模切设备。
这就是大族冠华未来的产品发展战略。
大族冠华收购筱原后,企业效益增长。在当前市场不景气、小规格印刷机销售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大族冠华能够保持增长得益于转型,得益于消化吸收筱原的技术。就像美国杰克?韦尔奇所说:如果外部环境在变化,而企业内部不变的话,那就离倒闭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