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罗兰
摘要:金融中心是金融产业集聚的结果,自重庆直辖以来,经济总量稳步增长,金融体系逐步完善,政府不断推进重庆的金融产业集聚,构建区域金融中心。
关键词:金融产业集聚;重庆;区域金融中心
自重庆直辖以来,经济总量稳步增长,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逐渐形成了以传统银行业为主体,小额担保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以及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并存,创新型金融服务机构不断涌现,各金融机构相互补充的金融发展格局。
一、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
金融产业集聚包含了较多的内涵,理论界对此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金融产业集聚就是金融资源和地域条件协调、配置、组合的时空动态变化,金融产业成长、发展,进而在一定地域空间生成金融地域密集系统的变化过程。金融产业的集聚会形成集聚效益,使得各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和交易更有效率,促进金融的创新和金融机构的发展。
二、重庆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现状
重庆是中国重要的离岸金融中心和国际金融结算中心,金融业占GDP比重达到6.1%,居全国各城市第四位,不良资产率仅1%左右,位居全国前三。拥有银行、证券、保险和各类金融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数量为西部各地之首。
目前,在硬件方面,重庆已经规划了解放碑,江北嘴等中央商务区,硬件设施卓越,逐步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在软件方面,重庆的金融机构体系完整、覆盖广泛,金融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以西南证券为例,立足重庆,其业务已经覆盖周边区域甚至辐射全国。由此可知,重庆的金融产业集聚已经产生了一定的集聚辐射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庆经济快速增长吸引了各金融机构入驻;二是重庆金融机构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凸显。
三、重庆金融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1.总部经济特征不明显,制约金融产业的集聚和壮大
与北京、上海不同,重庆虽有多家金融机构的分支部门,但少有法人机构。除了西南证券、重庆银行等地方性金融机构以外,能辐射全国的大型金融机构的总部往往不在重庆,这使得金融机构在业务审批、信贷权限、产品创新、资金的调配和运用等方面的自主权都收到极大的制约,分支机构往往实力较弱,这使得它们不具备为区域内大型项目融资的能力,大量本地资金流向发达地区,这在客观上制约了重庆经济区域金融功能的发挥。
2.金融服务专业细分度低,制约金融产业的完善和发展
重庆金融服务的细分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导致整个金融体系向新兴产业渗透能力不足,对服务新兴产业的潜在金融资源动员能力不足。另外,重庆的“软件”基础差,中介服务弱。虽然重庆的信用制度、信用意识和法律在西部地区已经处于领先水平,但与国内、国际水平相比仍然差距较大,各种金融服务机构,如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机构、经纪公司等,数量少,质量差,不能为金融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支撑作用。
3.金融人才缺乏,制约金融产业的创新和开拓
重庆金融人才不足,在从业人员的数量上有所体现。据统计,2010年末重庆金融从业人员在十万左右,一般来说,世界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10%的人口从事金融业,而重庆的比例只有3%,远远低于世界水平。在金融人才的培育方面,以重庆的教育资源为例,重庆市进入国家“211”工程的大学并不多,而具有金融优势学科的大学更少,重庆金融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还需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四、推动重庆市金融产业集聚,构建区域金融中心
1.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加大实施优惠政策力度
重庆市金融产业集聚的目标就是建立区域的金融中心,而在重庆市的经济金融发展中,政府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重庆政府在这一方面,可以继续加大政策优惠力度,给予银行业低税收等优惠,放松对外汇市场的管制,吸引国外的金融机构来重庆开设分支机构,促进国内的金融机构向重庆集聚,促使重庆的金融业迅速发展。
2.促进金融服务细分,鼓励金融机构创新
在金融服务细分方面,重庆已经做了许多探索。重庆的“三六三”计划,即银行、证券、保险三类金融机构均衡发展,集聚六类新型金融机构,发展三大金融市场体系(全国电子票据交易中心、全国场外交易市场体系和畜产品远期交易市场)已经初具规模。重庆应继续鼓励金融机构的创新,如支持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改组农村合作银行,支持长安集团构建汽车金融公司等。
3.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培养本土金融人才
重庆在金融人才的需求方面,既要引进又要培养。重庆应着重公开招聘金融业经营人才,风险管理人才,产品研发人才,IT人才这四类金融高端人才,对金融人才给予更全面的生活保障。另外,重庆也应该利用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的教育资源,着力培养本土金融人才,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和金融产业的集聚。
参考文献:
[1]李 杰:重庆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陈 敏:发挥金融产业集聚效应构建重庆区域金融中心[J].经济研究导刊,2009(13):68-69.
[3]汪 晗:金融产业集聚与重庆金融中心建设状况[J].决策与信息,2010(10):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