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稻Y两优302稻曲病损失率初步研究

2013-04-29 00:19肖满开等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稻曲病损失率

肖满开等

摘 要:以两系杂交稻Y两优302为例,研究了其发生稻曲病的损失规律。结果表明,Y两优302稻曲病损失率依单穗病粒数的增加而上开,单穗粒数从1~20粒,损失率由4.55%增加到87.55%。

关键词:稻曲病;两系杂交稻;损失率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8-61-02

近年来,稻曲病(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 Takahashi)在水稻上呈持续加重发生趋势,已经成为水稻的主要病害。2002-2012年,该病在安庆地区出现8个中等以上程度的流行年,其中2002年、2005年、2008年、2009年、2011年5a偏重至大发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构成严重威胁。以往已有对常规水稻、三系杂交稻稻曲病损失进行过研究[1-2],但近年来两系杂交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且多为感病品种,发病普遍,亟需弄清该类水稻稻曲病的发病损失规律,为产量损失估计提供依据,为此,笔者于2009年进行了本调查研究。

1 调查研究方法

1.1 田块和品种选择 调查取样地点选在稻曲病重发的怀宁县马庙镇合一村,品种为当地种植面积较大、有代表性的两系杂交稻Y两优302。

1.2 取样方法 于水稻黄熟期,在田间选择株型、穗型较一致的健穗和不同程度的发病穗。按每穗病粒数为0~16粒和20粒标准,各从田间取样80~130穗带回室内;在室内,对田间取回的样本根据穗型大小一致的原则,进行再取样,健穗和不同程度的发病穗各取样30穗,单独脱粒、晒干、测定。测定项目主要包括总穗粒数、实粒数、空瘪粒数、总粒重、实粒重、实粒千粒重等,统计病粒率、空瘪率、平均单穗总粒重、平均单穗实粒重、损失率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曲病损失率 稻曲病的产量损失率依单穗病粒数的增加而上升。单穗病粒数1~2粒,损失率为4.55%~7.14%;单穗病粒数3~5粒,损失率为10.95%~19.86%;单穗病粒数6~7粒,损失率为23.02%~27.21%;单穗病粒数8~9粒,损失率为31.86%~39.85%;单穗病粒数达10粒,损失率上升为41.63%;单穗病粒数11~15粒,损失率高达52.05%~59.07%;单穗病粒数16粒,损失率升至69.24%;单穗病粒数20粒,损失率达到87.55%(表1)。

2.2 稻曲病与产量因素关系的分析

2.2.1 单穗病粒数、平均病粒率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 随着单穗病粒数、平均病粒率增加,稻谷产量损失率上升。单穗病粒数与产量损失率间相关系数r=0.994 4(r0.01=0.590),达极显著水平,回归式y=-1.455 1+4.338 5x;平均病粒率与产量损失率间相关系数r=0.997 4(r0.01=0.590),达极显著水平,回归式y=-0.132 6+9.998 9x。

2.2.2 单穗病粒数与平均单穗空瘪粒数和空瘪率的关系 空瘪粒(率)随病粒的增加而递增。单穗病粒数与平均单穗空瘪粒数间相关系数r=0.982 5(r0.01=0.590),达极显著水平;单穗病粒数与平均空瘪率间相关系数r=0.981 4(r0.01=0.590),达极显著水平。

2.2.3 单穗病粒数与平均单穗总粒重和平均单穗实粒重的关系 平均单穗总粒重、单穗实粒重随病粒数增加而递减。单穗病粒数与平均单穗总粒重间相关系数r=-0.992 8(r0.01=0.590),达极显著水平;单穗病粒数与平均单穗实粒重间相关系数r=-0.995(r0.01=0.590),达极显著水平。

2.2.4 单穗病粒数与实粒千粒重的关系 从脱粒的稻谷看,随着稻曲病的加重,病穗上灌浆不充分的半饱粒、大半饱粒增加,本研究将其视为结实粒,在实粒中随机取样测定。单穗病粒数与实粒千粒重间相关系数r=-0.925 1(r0.01=0.590),达极显著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稻曲病已经成为水稻的主要病害,两系杂交稻多为感病品种(组合),只要气候条件适宜,易于发病,流行频率高,病害损失重。本研究表明,两系杂交稻Y两优302稻曲病的损失率依单穗病粒数的增加而上升,单穗病粒数从1~20粒,损失率由4.55%上升到87.55%。

两系杂交稻Y两优302的单穗病粒数与产量损失率间相关回归式为y=-1.455 1+4.338 5x;平均病粒率与产量损失率间相关回归式为y=-0.132 6+9.998 9x,这在稻曲病损失率的测报调查、农业政策性保险定损赔付等方面有实际应用价值。

稻曲病引起产量损失,除病粒直接损失外,病害还引起结实率、千粒重下降,单穗病粒数越多,导致的降低幅度越大,二者呈极显著相关性。

本研究选择的中稻两系杂交稻代表品种之一Y两优302,单穗病粒数在5粒以内,稻曲病的损失率在20%以下;单穗病粒数6~10粒,损失率为23.02%~41.63%。黄月清等对桂朝2号、汕优44测定结果表明,单穗病粒数从1~9粒,产量损失率略高于本研究Y两优302相同单穗病粒数的损失率;王林对汕优63、汕优圭33、桂朝2号测定结果也表明,单穗病粒数从1~8粒,产量损失率也略高于本研究Y两优302相同单穗病粒数的损失率,但单穗病粒数从9~12粒,产量损失率与本研究Y两优302相同单穗病粒数的损失率相近。两系杂交稻是否存在在发病较轻时耐害补偿能力较强、在发病较重时耐害补偿能力下降的特点,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黄月清,胡务义. 稻曲病对产量损失的影响[J]. 植物保护1988,5(14):43.

[2]王林. 稻曲病严重度分级标准的探讨//安徽植保科技论文集[M].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6:196-198.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稻曲病损失率
湿法炼锌除铝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农业农村部印发《意见》提出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率降到5%以下
带有治疗函数及免疫损失率的SIRS流行病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桩锚支护中锚杆张拉顺序对预应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一季晚粳稻曲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籼粳杂交水稻稻曲病防治药剂试验
12部使用一年后最廉价转售车
2014~2015年冬季美国蜂群损失调查
水稻稻曲病、螟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2011年怀集县水稻稻曲病重发生的原因及防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