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消夏”

2013-04-29 23:50路来森
吉林农业 2013年8期
关键词:消夏梅尧臣绿豆汤

路来森

“消夏”,这名字真是好听。“消”,消受也。“消受”夏天,于炎炎烈日中透出一种闲适和惬意。

“夏至”之后,天气进入最炎热的季节,古谓之“伏日”,今人称之“三伏”。《汉书·郊祀志》颜师古注:“伏者,谓阴气将起,近于残阳而未得升,故谓藏伏,因名伏日也。”古人对“伏”的确定是:以夏至为起点,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进入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各十天,叫做“三伏天”。所以,自“夏至”始,“消夏避伏”之风渐起。古代,在北方,“夏至”之后,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如《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据《岁时杂记》载:宋朝自初伏日始,每日赐近臣冰,人四匣。有一次,皇帝赐冰给欧阳修,欧阳修又将多赐之冰,赠送给自己的好朋友梅尧臣。梅尧臣高兴之至,于是作诗纪念:

日色若炎火,正当三伏时,盘冰赐近臣,络绎中使驰。

在古代,有闲人家,还有一种比较高雅的“消夏”方式——焚香。上好的香料燃起,室内青烟袅袅,香气氤氲。盘腿静坐,心境生凉。

在民间,古人还仿“冬九九歌”,编出了“夏九九歌”。元人陆冰《吴下田家志》记曰:

一九至二九,扇子弗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弗入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世易时移。近几年,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又流行起了“新夏九九歌”,歌词曰:

一九二九温升高,摇扇风扇开空调;三九温高湿度大,冲凉洗澡来消夏;四九炎热冠全年,打开风扇汗不断;五九烈日当头照,无处躲来无处跑;六九时节过立秋,清晨夜晚凉飕飕;七九炎热将结束,夜间睡觉防凉肚;八九到来天更凉,男女老幼加衣裳;九九时节过白露,过冬衣被早打谱。

在我的家乡,夏至之后,街上满是卖凉皮、凉粉,时鲜水果的,人们以之“消夏避暑”。农家上坡时,总是装满一壶烧好的“绿豆汤”,带到田中喝。一顿劳作后,喝上一碗飘着绿色的“绿豆汤”,生津生凉,既可解渴,又可避暑,清爽宜人,真如做了一次草野神仙。

观民“风”,以察民情。汉代设“乐府”以采“风”,而今,我们虽不能“振木铎”行于道,但追怀古风,察观世情,心向往之,亦可裨益人生,醇化风俗。

猜你喜欢
消夏梅尧臣绿豆汤
消夏
绿豆汤有诀窍 解毒消暑重在“皮”
范仲淹 梅尧臣 因心而友,唯才是举
夏季喝绿豆汤的4个好处
消夏谨防啤酒病
绿豆汤
暖心的绿豆汤
简论梅尧臣写实诗作的晚唐情结
清凉消夏魅力十渡
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