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亮 杨璐
【摘要】在信息时代,网络舆情随时发生、发展并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同时,作为网络环境的主要参与者,大学生也是网络舆情的主要推动力量。这就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如何在网络舆情环境下,做好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不仅要了解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的特点,也要了解大学生在网络舆情当中的参与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和途径,实现对学生思想状况的把握、把控和对大学生思想的引领。
【关键词】网络舆情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时代,网络正在成为学习、娱乐、生活、交流的重要工具,其社会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保持低速增长。与之相比,手机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手机在微博用户及电子商务应用方面也出现较快增长。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达到54.7%。手机微博用户规模2.02亿,占所有微博用户的65.6%,接近总体人数2/3。
在总体网民中31.8%都属于18—24岁的青年,这个年龄段的网民中,大学生网民占据了重要地位。对于大学生而言,获取信息最便捷的方式就是网络。网络也逐渐成为大学生之间交流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发表看法、表达诉求、交流思想乃至组织行动。网络舆情对高校大学生的生活也产生了诸多影响。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可以说,网络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青年人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从而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了新的课题和巨大的挑战。
一、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的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
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而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的特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如下特点:
1. 民意表达畅通,具有直接性。比如网民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等媒介网站,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
2. 网络舆论的发生发展具有突发性,舆情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比如2013年5月发生的安徽女子在京坠亡事件,该信息在微博平台上流传并引发舆论强烈关注。这些舆论的表达直接,传播迅速成为了网上热议的内容。
3. 具有偏差性,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对事件的评论常常带有负面情绪和色彩。
4.网络舆情形成的来源较为分散,较难搜集捕捉。QQ、微信、微博等聊天工具和社交网络的性质决定了网民交流信息的隐私性,这种人际传播模式更加分散,点对点的信息交流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捕捉和追踪舆情信息带来了较大难度。
二、网络舆情传播与大学生
(一)网络舆情传播在大学生舆情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笔者针对北京某高校的521名学生进行调查的问卷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同学中“几乎每天都上网”的占78.1%。而每天上网时间在1-3小时以内的占53.1%,3-5小时的占30.2%,有7.9%的同学超过五小时以上,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较高。被问及他们“主要通过哪种网络平台获取新闻信息”的时候,48.4%的同学选择“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站”,35.6%的同学通过“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
不难看出,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大学生学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网络传播的自由性、交互性、个人身份的隐蔽性等,大学生们喜欢在网络上表达与交流,网络舆情传播在大学生舆情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二)网络舆情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在笔者的调查过程中,在被问及“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影响”时,60.5%的受访者认为“有一定影响,会改变大学生在某方面的想法”,13.7%的同学认为“影响很大,会改变大学生的一些价值观念”。不难看出,随着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的逐步提高,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在逐步扩大。
(三)大学生是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力量
作为中国最大的网民群体,大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网络舆情的发展,同时,大学生又愿意积极的投身到社会问题的参与中。而因为网络舆情具有偏差性的特点,在网络事件传播的过程中,大学生群体很难第一时间了解到网络事件的真实背景,在一定程度上这就给网络舆情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途径探索
大学生作为目前网络虚拟世界中比较活跃的人群,越来越多的依赖和参与网络事件。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抒发思想情绪的巨大平台,可以说,其舆情的发生、发展直接影响着高校稳定及社会的发展。这些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也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探索的空间。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微博、BBS等网络媒介在重大热点问题上的传播力量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1. 高校努力夯实传统媒介的核心竞争力
传统的平面媒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平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应当首先守住这块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并将其真正建设成大学生喜欢的媒体平台。如引导学生做好校内的学生主体的纸媒建设,创办校园报纸、校园电台、校园电视台,通过宣传平台汇聚国家的大政方针、党的理论知识、校内外的好人好事等诸多报道。同时,传统的媒体宣传也可汇聚来自不同专业方向的同学,由学生担任采、编、拍、摄等具体工作。这样既可以在日常工作中为同学们提供锻炼的机会,又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时间管理、创新策划等公共能力。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解读,使之成为校园内一股传播正能量的强大力量,发挥其对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
2. 积极开展新媒介互动式宣传教育
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但要守住传统媒体的阵地。同时,也要充分的接受和吸收新媒体,(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拓宽自身的工作路径,寻找工作的突破口。如辅导员、班级及学术组织创建微博。在平时工作中,通过微博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传播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方法,影响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在突发事件面前,及时、适时的与大学生沟通,理清思路、排除干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3. 高校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宣传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制定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并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方式进行多方位的教育宣传。如形势与政策教育等“两课”课程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大学生社团文化活动教育、品牌文体活动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扩散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营造健康向上、内涵丰富的良好思想文化氛围。
4. 有意识的树立大学生自己的意见领袖
分析舆情首先就要注意对象性,因为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反应。学生中不同利益的群体、不同层次的群体,他们的思想反映也会各有不同。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学生对于自己在舆情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如何定位的。在笔者的调查中有40.7%和8.5%的同学分别选择了网络事件的“围观者”和“漠不关心的路人”,28.5%的同学认为自己是“传播者”(如分享、参与讨论),而认为自己是“生产者”(如发起讨论)的人仅有3.4%,选择兼为“生产者”和“传播者”的比例则为18.6%。由此可见,在网络舆论中有近半数的同学在扮演着倾听者的角色,基本不会主动使用交互的功能。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在舆论中发挥不同作用的同学应当及时区别,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的建设,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过程中,都应注重工作方法和工作实效并举。尤其是在网络无处不在,新闻随时发生的今天,如何将网络事件真实的反映并传播,既需要媒体的及时、客观的新闻追踪报道,同时,又需要每一位舆情的参与者和传播者都能本着不信谣不传谣的态度去进行舆情传播。
这就要求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班主任要及时地培养一批立场坚定、行为严谨、有思想、有主见、敢担当的意见领袖,他们可以是每一名普通学生,也可以是学生组织、学生干部,通过意见领袖的发声,对网络舆情在大学生中间的传播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总之,在网络时代,网络媒体已逐渐成为大学生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网络舆情随时发生、随时传播,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扎实的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的同时,要针对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地更新方法、拓展路径,探索做好思想工作的多种途径,实现对学生思想状况的把握、把控和对大学生思想的引领。
【参考文献】
[1]周济. 以人为本人才强校[J]. 中国高等教育,2004.
[2]欧阳廉. 大众媒介通论[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3]谢新洲. 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