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微博进行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探究

2013-04-29 00:44付颖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交流信息技术评价

付颖

教育行业一直是新技术、新思想应用的先锋阵地,随着Web2.0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当前教育也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在全民学习的时代,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向谁学习,完全成为了一种自主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1]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2010年会以“赛博变革——在我们相互连接的世界里学习”(Cyber Change Learning in 0ur Connected World)[2]为主题召开,而2011年的主题则是“庆祝3.0——设计、学习、分享”,聚焦于伴随终身的、无处不在的学习和知识分享。教育已经进入了全民化、终身化的泛在时代。

当今社会崇尚创造、分享、贡献与合作,与微博的信息资源交互性、共享性等特点不谋而合。随着人们信息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思想的逐渐深入,使得混合式学习的发展更加迅速,并成为社会及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混合式学习的研究还是在职业培训、高等学校某些专业的学习中应用较多,在中小学教学中应用较少,而微博在混合式学习教学中的应用就更少。基于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的特点,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大胆、积极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尝试一些新技术。因此,探索微博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混合式学习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与必要性。通过研究,可以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提供一种参考,对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应用也是一种促进。

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3]其信息短小精悍,内容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操作便捷,有较强的互动性。近几年,微博渗透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微博就是“一句话博客”。

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是由国外学者提出的。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介绍了“Blended Learning”(混合式学习)。何克抗教授赋予了它全新的含义:“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4]

基于微博混合式学习教学尝试

基于微博进行混合式学习的门槛较低,对计算机配置及操作系统无较多要求。只要有能够接入网络的移动终端,有零星空闲的时间,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学习。借助微博可以增加师生的交流时间,在增强学习互动的同时,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不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具体实施。

微预习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开阔思路,增强求知欲望。教师可在教学前利用微博引导学生对新课程内容进行预习。一方面,教师将新课的背景知识、教学目标及内容在微博中发布,配合图片、视频等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既可让学习者掌握知识以及学习方法,又能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微博了解学生兴趣及存在的问题,在同学相互交流的同时,教师伺机给予提示和指导,完成前端分析,为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微预习”[5]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不仅减轻了课堂引入环节的压力,同时促进了师生互动,使教学提前进入状态(如图1)。

微混合式学习

信息社会需要人们同时具备在现实和虚拟两种世界中的生存能力。教育作为人类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应该强调培养学生在虚拟世界中生存的能力。基于微博的混合式学习是一种虚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可以辅助传统课堂学习,实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标。教学过程可分为个人活动阶段、小组活动阶段、全班活动阶段,可以详细记录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分工、协作与思考情况,便于教师精确掌控每位学生的情况,并以留言、评论等方式给予及时帮助与指导,真正做到个别化教学和对网络合作学习的形成性评价。同时,学生又能够通过微博观察其他小组的合作过程,不仅促进了学习小组的组内分工合作,也加强了组间的学习与竞争,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技巧以及交往能力十分有益。教师不仅要在学习活动中设计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与学生建立频繁互动,关注学生的微博,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发布他们的课堂表现,履行鼓励、引导、监督、规范和管理的职责。对于全班性的普遍问题,教师可以采取讲授(face-to-face)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思维的集中(如图2)。

有利于个性学习。与其他Web 2.0工具一样,微博支持个性化的用户体验,允许用户以自己的方式创建和分享信息资源。学习者可以选择收听某一部分人的微博内容;可以只允许某一部分人来收听自己;可以自己选择以文本、音频和图片等形式来构成共享信息;可以选择信息共享的时间与通道[6]。某个问题有可能是学生和教师所广泛关注的,但也有可能只是个案。在个案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将问题的答案发送给特定的学生,使学生在混合式学习中有效地进行个性化学习。

有利于形成集体智慧。使用微博的用户都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可以成为别人的听众,同时也可以被人收听。通过这种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形成自己自主选择的好友圈,不同的好友圈中的人又可以随意互联,这样就可以构成一个庞大的网状学习群体,容易产生集体智慧。学生也可以作为教师的听众,随时随地向教师提问;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针对某个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教师可以收听专业领域内其他教师和专家的见解,查看其他教师和专家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并与他们即时交流。

微评价

传统的评价形式死板,往往流于形式或存在局限性。微博作为交流互动的平台,以发言的形式按时间顺序记录了学生学习、思考、交流等学习活动,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做出准确的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关注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个体关怀。教师在微博评价中可通过表情、网络流行用语等丰富评价的内容,增加趣味性,不仅活跃了评价氛围,也激发了学生间互评的兴趣。此外,微博交流的平等性也在“微评价”中得到体现。教师通过“微评价”能够得到学生对教学的实时反馈,充分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学生的学习感受,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评价模式。另外,学生在课后将课堂上的感受、疑惑和问题发布到微博上,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对教学进行修改,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此外,家长也可以通过微博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和家长的双方沟通(如图3)。

图3 微评价过程

随着社会性网络服务的日益成熟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推进,新媒体与教育结合会更加紧密。诚然,微博应用于混合式学习中有其优势,同时也应适时鼓励、引导、监督、约束、规范学生的微博行为,避免信息垃圾、偏离主题、学习流于形式等不良现象的出现。相信不久的将来,基于微博的混合式学习可以辅助传统课内外学习,实现移动学习,优化教学过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

(作者单位:广东茂名市茂港区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交流信息技术评价
如此交流,太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