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合走向融合 实现“1+1>2”

2013-04-29 00:44王奇南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课件图形融合

王奇南

过去十多年,随着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被引入教育领域并不断推广应用,教育发展日新月异。《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必须“深度融合”,试图通过这四个字来强调和突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效益和效率。因此,相信未来十年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就是要从应用整合走向融合创新。

我校是福建省信息技术实验校,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上有一定的研究。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要想从整合走向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焦效应,实现“1+1>2”的效果,就要在观念上树立“双向对接”的思想,即从教育的角度看技术,从技术的角度看教育,让教育与技术有机融合,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师生之间的桥梁,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我校大多数教师能够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优势,但有些教师在从整合走向融合的过程中,教学观念上容易陷入误区,本文在此以数学学科为例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从整合走向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及其对策

侧重技术,缺少互动

有些数学教师在上课时,完全丢下教材和教案站在计算机旁,教师围着课件转,学生围着教师转。多媒体课件成了课堂的“轴”,教师成了课件内容的灌输者,学生成了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教材成了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多媒体成了教师向学生灌输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其结果是教师的即兴发挥没有了,师生间的眼神交流少了,师生间的互动被忽略了,失去了思想碰撞与磨擦的火花。即使课件再闪亮,也无人喝彩[1]。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启发性原则”。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学习方法的传授,要通过语言、表情、手势、眼神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中,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只有学生学会思考分析,达到融会贯通,才能使所学的知识成为他们可靠的“财富”。

缺乏调控,迷失方向

信息技术环境为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网络条件下的自主学习是在课程融合实验推动下出现的新型教学模式。但有些数学教师由于缺乏经验,缺少必要的课堂调控。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时,学生面对崭新的学习环境、丰富的信息和自由的学习方式,很容易迷失方向。这时,计算机网络强大的功能被某些学生用来娱乐、游戏、聊天或盲目地下载等,使得课堂效率大幅降低,甚至不能完成教学任务[2]。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性原则”。教师要发挥引领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课前要充分设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思想上提前给学生打好“预防针”,课堂上加强五个方面调控:学生主体调控、学习情境调控、学习方式调控、学习评价调控和信息技术调控,从而在保证学习活动不偏离既定目标的前提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容量过多,学生“迷航”

一些数学教师在课件中将教材内容事无巨细尽数罗列,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将学生包围,琳琅满目的画面令学生头昏目眩,导致其没有时间消化、吸收知识,更谈不上思考与创新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接受。科学研究表明,在有限的时间内(如45分钟),尽最大可能向人脑传输最大信息量时,人脑处于痴呆状态,并形象地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迷航”。这样的课堂看似精彩热闹,实则走马观花,学生未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3]。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适用性原则”。课件素材选择要围绕教学目的,课件设计要精巧适用,课件制作要将动态和静态画面有机结合,增强感染力,但不能过分修饰。同时,科学使用板书或流程图进行导航,合理的板书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有利于对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复习巩固,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悬念”过少,思维受限

在数学教学中,由感性向理性转换时,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会独自思考、想象、理解,最终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有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大包大揽,教学设计缺少“悬念”设置,仅仅提供一些问题和“标准答案”,减少了学生进行思维“体操”的过程。当学生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进行课堂活动时,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做简单的应答。这种做法限制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3]。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设疑、探究性原则。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从疑问开始,由问题的存在而进行思考,由思考而提出新问题,再不断地反复进行,直到问题的解决,这符合中学生的学习特征。教师设置具有启发性、探索性的和趣味性的疑难问题,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望进而“愿闻其详”。设疑、悬念的关键在于,教师要问到“点子”上,对问题抓得准、问得恰当,应围绕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衔接点等设置问题,同时问题要具有新颖性,学生始料不及的,才能造成悬念,从而产生探求的积极性[4]。

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从整合走向融合的几点建议

树立有效融合的思想,形成正确的融合定位

教学何谓有效?是教师精彩的上课,还是学生考试的高分数?现代观点强调:衡量教学的有效与否,是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是学生学习的长期性、可持续性,是教与学有机结合的体现。具体来说,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我们的教学应关注学生良好学习品质、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之所以强调教师要形成正确的融合观念,是因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的出发点和终结点都是数学课程,融合是为了优化数学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应在观念上对教师进行引导,使他们真正掌握融合的内涵。同时还应培养数学教师正确评价融合的思想观念。评价融合好坏的标准并不是“使用了多少信息技术”、“开展了多少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活动”,而在于学生是否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否在知识范围上有所扩展、是否有了深层次的认知体验。应该明确,在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处于服务地位,只有在得到信息技术最佳支持的情况下,学科教学得到了最佳效果时,才是最好的“融合”[5]。

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发挥“双主教学结构”优势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而建立起来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由于教学模式对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效果影响较大,因此在“融合”过程中恰当地选择教学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知识不是靠教出来的,也不是只靠学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中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双主教学模式”的优势。双主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学习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源,在主动的探索发现中去解决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始终贯穿于学生的这种探索与发现过程中,以保证学生的主动学习不出现大的偏差。课堂上注意教师演示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综合运用,不能仅仅把信息技术看作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要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师的演示一般用于学习前的布置、学习中的指导以及学习后的总结。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抓住融合时机和切入点

中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大多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组织的,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抓住融合时机和切入点,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立体几何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的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讨论空间图形的性质。从平面图形到空间图形,从平面观念过渡到立体观念,无疑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初学立体几何时,大多数学生不具备丰富的空间想象的能力及较强的平面与空间图形转化能力,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是依靠对二维平面图形的直观感受来认知和想象三维空间图形的,而二维平面图形不可能成为三维空间图形的真实写照,平面上绘出的立体图形受其视角的影响,难于综观全局,其空间形式具有很大的抽象性。如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不一定画成交角为直角的两条直线;正方体的各面不能都画成正方形等。这样一来,学生不得不根据歪曲真相的图形去想象真实情况,这便给学生认识立体几何图形增加了困难。教学中,应用《几何画板》让图形动起来,就可以使图形中各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惟妙惟肖,使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图形。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立体几何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1)在讲解二面角的定义(图1)时,当拖动点A,点A所在的半平面也随之转动,即改变二面角的大小。图形的直观变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图 1

(2)在讲解棱台的概念时,可以演示由棱锥分割成棱台的过程,更可以让棱锥和棱台都转动起来,使学生直观掌握棱台的定义,并由棱锥的性质得出棱台的性质,同时,让学生欣赏到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讲解锥体的体积时,可以演示将三棱柱分割成三个体积相等的三棱锥的过程,既避免了学生空洞的想象而难以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用分割几何体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 2

(4)在用祖暅原理推导球的体积(图2)时,运用动画和轨迹功能作图。当拖动点O时,平行于桌面的平面截球和柱锥所得截面也相应地变动,直观美丽的画面在学生学得知识的同时,给人以美的感受,创建一个轻松、乐学的氛围。

目前,我校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从整合走向融合、实现“1+1>2”的研究正深入开展,硬件设备和辅助软件方面良好的条件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不断创新的平台,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开放的、多层次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

(作者单位:福建漳州市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刘鑫.当前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常见误区和对策[J].教育诊断.2009,(9).

罗仁.网络信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调控[J].中小学电教,2005,(8).

易曲.刍议高职数学课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几个误区[J].才智,2009,(25).

孟凡奎.改进数学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J].中国校外教育,2009,(8).

陈米华.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初探[J].中小学电教,2007,(6).

猜你喜欢
课件图形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分图形
找图形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图形变变变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