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埃德蒙顿市留学纪要

2013-04-29 12:02:33黄晓萍
广西教育·D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加拿大教室德育

黄晓萍

秋末的埃德蒙顿,金黄的落叶满地堆积,在秋日纯净蓝天的映衬下,宛如一幅动人的油画。在这美丽的收获时节,满怀期待的我开始了异国求学之旅。

在北阿尔伯塔理工学院,严谨认真的Kimberly和幽默风趣的Terence配合默契,使原本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生动。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们到学校、社区、教会、加拿大百姓中间体会这里的社会万象。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次加国之行,让我零距离地接触到了加拿大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并从中获得了良多感悟和体会,既丰富了经历,也开阔了视野。

教学理论学习

在为期半年的学习中,加方教师所组织开展的教学活动大多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不论是Home reading & retell,还是oral form,亦或是最重要的考核Unit plan(Presentation),均是以合作学习方式进行。

合作学习教学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它系统利用教学过程中各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它重点强调教学过程中各动态因素之间的立体合作,包括师生合作、学生合作、教师合作等多维合作。合作学习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学生合作的创造性运用。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作用通常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或消极的因素,课堂上缺乏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即使存在,这种合作学习的机会较少,层次也较低,交流的内容也较单一。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与同伴群体的环境中的。

在加拿大,这种学习模式常常被用于课堂教学,它有助于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和优势互补。在一个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处于竞争机制之中。“优等”成绩是与“劣等”成绩相比之下而存在的,一个学生的成功需要其他学生的失败作为代价。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况叫做Negative Interdependence(具有负面意义的相互依赖)。很明显,这种竞争机制对于不善于语言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痛苦,而使用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学习英语,则可以避免这种不利因素。因为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每一个学生的收获都是整个小组的收获,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都是对小组的贡献。再者,一个小组能得到什么样的成绩取决于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相互尊重,鼓励学生民主平等、相互支持和优势互补。在课堂上,化“竞争”为“合作”,可以为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完成一个共同的课题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在小组活动中,师生一起参加综合、分析和评估,大家既当学生又当先生。教师和学生共同商定评分原则,有时给个人和小组分别评分,有时只给小组评分。学生自我评估有时会产生更加积极的效果,能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对使用英语产生迫切的需要,也给学生创造了练习英语的好机会。

合作学习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练习社交英语的环境。社交语言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英语和汉语在人际交往和日常用语方面(请教问题、说明问题、要求解释、修正意见和表示关心等)的差别很大,如果缺乏遣词造句的基本知识,人际交流就会产生困难,甚至会引起误会。

学校考察

留学期间,为了了解加拿大的基础教育,我们参观了该国的多所中小学校,他们的教育特色让我感受颇深。

加拿大教育体制与中国接近,公立学校普遍实行中小学义务教育,从小学到高中一般共12年。但是各省的教育体制又不尽一致,一般以六、三、三(6年小学、3年初中、3年高中)为制。如我所在的埃德蒙顿市的高中就是从九年级开始的。以埃德蒙顿市的教育为例,学生在七八年级时,所学的课程科目是相同的,从九年级开始,课程就有了较大的弹性,所学科目会有所不同。加拿大的每一所高中都会设置学生顾问,学生一旦升入九年级,学校都会让学生顾问协助学生合理规划未来。学生顾问会根据学生几年来的档案记录,指导学生选修课程。学生可以在辅导顾问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不同科目。学生可在一年内修不同科目,也可以在一年内同时修读不同年级的科目,例如八年级的学生可选修九年级学生的科目,只要修满指定学分即可毕业。

加拿大的学校实行的是学生走班制,即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他们上不同课进不同的教室。而教师是固定教室的,教室里写有教师的名字,室内布置的都是该教师所教学科的内容,教室就是教师的办公室。教室的墙上贴有该学科的小知识宣传画、学生的作业等。加拿大的教师认为,把教室布置成这样是帮助学生学习的良好策略,可以体现潜性课程的功能,即使学生上课开小差东张西望,也可以学到东西。在加拿大,学习困难的学生还有特殊的教室供他们学习。

加拿大的中小学非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十分有趣的是,加拿大的学校并没有专门设置体育课。那么体育这一学分从何得来?原来,学校会根据体育项目分门别类设置球队,让学生自由报名参加,虽然没有专门的体育课,但是学生的体育成绩就是以球队的表现为准。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球队的一员,报名人数多的球队,必须通过“海选”的方式确定球队成员。如果有的项目报名人数不够,学校就会动员学生改选其他项目,尽量保证让每一名学生都有项目参加。进入校队后,队员们每天都必须进行训练,这其实就是体育课。因此,在加拿大的学校里,几乎每一名学生都能掌握一项体育项目。

此外,加拿大的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格教育也十分注重,让学生成为爱国、诚信、关爱别人、公平、有责任心的好公民是教师培养学生的目标;学校没有专门的班会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是在教室里、商店门口、楼顶上、路边、花丛里,甚至是家里,加拿大地图、国家标志(枫叶)随处可见,这是一种最真切的爱国方式。

加拿大的基础教育管理尽显民主平等和人性化。大家见面微笑喊声“Hi”以及分开时说“Have a good day!”已成为习惯。我们参观“Center High Campus”时,校长领着我们到教室参观,路过的孩子都微笑着向她问候,她也微笑着一一回应,亲切自然,极具亲和力,可见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在加拿大埃德蒙顿的中学参观时,我们多次看到教师与学生轻声交谈。课堂上,教师是创新学习的设计师和引路人,是解答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者,是课堂讨论的平等参与者,对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见解、奇思妙想,以及学生挑战书本、挑战老师、挑战权威的勇气,教师都会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宽容与尊重,并投以赞许的目光和会心的微笑。无论何时,教师总是给予学生最大的鼓励,评语一般都是“Good”或“Very good”“Awe-some”等。

谈到加拿大的学校教育,不能不提加拿大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加拿大,绝大多数教育资源免费向社会开放,实现了资源共享的最大化。如阿尔伯塔皇家博物馆(Alberta Royal Museum)、加拿大历史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的主题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紧密相联,有些还是按照省教育大纲制定的。

加拿大的学校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没有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努力地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给学生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该如何寻找答案的方法。教师不会用考试把学生分成几等,而是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教师还会努力去发现、赞扬学生的优点以及肯定学生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保护和鼓励学生所有的创造和尝试。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加拿大教育的真谛和中加教育的差距。

在教学方法上,中国多采用任务法,而加拿大则多采用归纳法。任务教学法有利于掌握系统知识,归纳法则主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科研方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评价上,中国教师现在也由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课程过程性评价,而加拿大则重视过程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

在德育领域,中国的德育以学校为主,以家庭和社会为辅,并有系统的德育大纲和明确的德育内容。加拿大的德育方式具有多样性,德育的内容则是反映多元文化理念、不同宗教信仰等。

在教材的选用上,中国的课标、教材是统一的,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针对性,而加拿大的教材各地不是统一的,加拿大教师的教辅资料和教具齐全,使用方便,有利于学生开展各项活动。

当然,加拿大的中小学课堂也存在一些弊病。如一些学生过于自由散漫,学习效率不高,有些组织不好的合作学习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等。

通过中加教育的比较,使我对教育国际化的理解更为理性和深刻,也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作为教师身上所肩负的重任。

(责编 韦 力)

猜你喜欢
加拿大教室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313”教室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28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14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我在加拿大留学的第一年
加拿大看病记
海峡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1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