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善高校会计核算制度的几点看法

2013-04-29 09:03姚俊英
会计之友 2013年8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会计信息高校

姚俊英

【摘要】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颁布以后,改变了高校会计核算的基础,提高了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增强了高校会计核算的透明度。结合高校会计核算的工作实际,该制度在科目设置、财务报表内容要求以及财务核算衔接工作和相关配套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处。

【关键词】 高校; 会计制度; 会计信息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办学规模日益壮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出台,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生均财政拨款的逐年增长、高校化债工作的开展、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等,使高校财务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主要变化

2009年财政部颁布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对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进行了全面修订,其基本理念是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同时兼顾预算、核算、资产管理工作及绩效评价的信息需求。目的是规范高校的会计核算制度,提高高校会计的信息质量。其主要变化有:1.平行设置财务会计科目与预算会计科目;2.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工资津补贴、国有资产管理等公共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3.将基建会计纳入“大账”统一核算;4.要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摊销无形资产,反映资产净值;5.对收入、支出类会计科目的设置进行了调整;6.完善了财务报告体系。

二、《意见稿》对高校会计核算的影响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所带来的高校办学体制、经费来源、后勤社会化、校办产业管理等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一步规范高校会计行为,促进高校加强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和绩效评价,财政部出台的《意见稿》引入了权责发生制,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工资津补贴、国有资产管理等公共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列入了固定资产折旧,要求合并基建会计,调整了收入支出类会计科目等,打破了传统高校会计核算结构,给会计核算带来了诸多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影响:

(一)改变了高校会计核算的基础

《意见稿》在原来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引入了修正的权责发生制,要求以权责发生制核算为主、收付实现制为辅,部分业务仍然采取原来的收付实现制。扩大了会计科目的使用范围,增加了“预算收入”、“预算支出”等科目。对应收应付等往来款项扩大了权责发生制的范围,比如:“应收账款”不仅包括原来高校经营业务发生的应收未收款项,还包括科研业务收入、学费收入等教育事业应收未收款。在此之前,教育事业应收款在未收到之前是不做账务处理的,实际收到后才进行核算。《意见稿》改革后,不论是否收到款,都应该入账。

(二)提高了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

会计核算的基础势必影响到会计制度的变化,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必然会受到影响。例如,高校的固定资产数量之多、金额之大,此次改革后设置了“累计折旧”科目,这样就改变了虚报“固定资产净值”的状况,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谨慎性,体现出实质重于形式的特点。

(三)增强了高校会计核算的透明度

传统的会计报表比较单一,《意见稿》要求高校会计报表必须做到包含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预算收入表、基建投资表和附注等内容。其中,对附注的内容要求更加严格,附注内容需要包含以下方面:单位业务活动说明、会计政策说明、支出和结余之间有差异的原因,而且不能简单说明,必须详细、充分说明,且要求补充及时。这样可以全面披露高校的收支状况,全面反映出高校财务的运行状况,防范高校财务发生意外风险,从而使高校财务更加透明,便于监督。

(四)加大了会计核算难度

《意见稿》中要求会计科目中增设“教育成本”核算科目,那么在日常核算中要求财务人员及时体现教育成本,反映和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该账户为费用类账户,期末余额反映某一会计期间内成本对象实际发生的成本,但是核算的范围和采取何种方式核算需要进一步明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减值、报废、毁损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收入,将高校多年来固定资产成本问题纳入了日常核算。增设“累计折旧”、“计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科目,根据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折旧核算,取消了原来的“固定基金科目”,虽然明晰了固定资产的入账处理,然而如何进行现有固定资产的资产清查和资产价值重置,则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大问题。增设了“借入款项”科目,使债务清晰地体现在账务中。基建账纳入学校大账,增加相应的核算基本建设科目,如“基建拨款”、“借入款项”、 “在建工程”、“建安工程”等一级科目,再根据需要增设二级或者三级明细科目,改变了账务结构,增加了基本建设决算工作量。

三、对《意见稿》的几点看法

尽管《意见稿》已经在会计核算基础方面做了改革,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處,有待完善。

第一,高校会计核算的科目设置不够科学。虽然《意见稿》在高校科目的设置上已经较为合理,但笔者认为仍有不足之处。例如,《意见稿》规定,“财政拨款”属于“一级科目”,“基建拨款”也属于“一级科目”,但从性质上来讲,“基建拨款”从属于“财政拨款”,主要用来核算高校的基本建设,同时设为“一级科目”值得商榷。

第二,高校的财务报告体系有待完善。近年来,全国高等院校都在扩大规模,从城里的校区延伸到郊区,从一个校区扩大为两个、三个校区,甚至更多,还不算在大学下面挂名的许多“小学校”,名目很多,目的是为了招更多的学生。但是在建校的同时,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问题,政府对高校的拨款有限,而建校需要大量的资金才能完成,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高校就采取了“贷款”这一方式。“贷款”到账后,这些资金的流动或支出有时候在财务报表上就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来,要了解资金的真实去向确实很难。

第三,相关配套工作亟待解决。社会上对企业很早就设立了许多监督系统,唯独高校的监督系统还不够健全。笔者认为,高校会计制度的内部控制应该进一步完善,从思想上重视,建立健全完善的、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

四、完善高校会计核算制度的几点建议

结合以上几点看法,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完善高校会计核算制度,应重视以下几点:

第一,科学设置高校会计核算科目。例如,将“基建拨款”设置为“二级科目”,从属于“一级科目”的“财政撥款”,这样设置会更合理、科学、全面;还可以设置“投资收益”科目,用来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的投资效益;对每年录取的高校学生的学费可以设置“应收账款”,以防范高校的财务风险;对“长期借款”可以分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和“分期付息”两种方式来进行核算,这样更能清晰地反映借款情况和高校的经营状况,使财务更加明了。

第二,全面充实财务报表内容。高校学生在每年开学时都会给学校上交“巨额”的学费,但是这些学费真正用在学生身上到底有多少?换句话说,高校培养一个学生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学校每年都会重视收学费的管理工作,但是对于学生的预算至今还没有完整的成本预算。笔者认为,高校的财务报表上应该设置“高校学生教育成本”这一项目,而且记录要很详细,罗列要很清楚,这样一来,不但可以给学生和家长一个明确的交代,同时也便于衡量学校的费用是否得到有效使用,便于高校会计内部控制。

第三,及时做好财务核算衔接工作。会计制度改革后,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只有做好衔接工作,才能使财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首先,要对高校原有的固定资产做全面统计。统计时,一定要记录清楚,以便于以后全面统计和有效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计算“固定资产净值”。特别是关于统计日期的记录,一定要客观、明确,以便准确计算;对于学校的借款,一定要有“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的区分。其次,在衔接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重新“输入”改革后会计核算标准,对在岗人员要及时培训,适时检测其工作效果。

第四,提高会计核算信息质量。为进一步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力度,建立健全科学的内部控制和内部会计制度,必须做好财务系统的相关配套管理工作,特别是在增强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合理性、完整性方面,要进一步提高现代高校的会计核算信息质量,适应现代高校会计工作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 盛巧玲.完善高校会计制度的若干建议[J].财会月刊,2011(1).

[2] 朱爱丽,陈长亮.如何实现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一体化[J].财会月刊,2010(8).

[3] 刘卫民.试论高校事业财务的合并核算[J].财会月刊,2008(8).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会计信息高校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