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龙川坪岭头遗址出土古稻研究

2013-04-29 07:21向安强张文绪黄跃郑庭义
天津农业科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龙川考古广东

向安强 张文绪 黄跃 郑庭义

摘 要:用欧氏距离比较、粒型判别函数等方法,对龙川坪岭头遗址5粒完整的炭化稻米,经过复原为新鲜稻谷后,通过综合分析认为,龙川古稻多数性状与野稻及早期古稻不同,比较接近籼、粳稻类;与籼稻有较近特征,与粳稻更相似,显示出龙川古稻的栽培稻性质;龙川古稻属于倾粳稻类型的栽培古稻。

关键词:广东;龙川;坪岭头遗址;古栽培稻;考古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8.021

由于岭南地区气候湿热,史前遗址中的古稻极难保存,古稻作遗存发现很少,粤东地区更是未见发现史前古稻的报导。由于资料贫乏,对岭南古稻研究甚少,粤东古稻研究更是缺乏。2006年,我们在查阅《中国文物地图集/广东分册》[1]和《龙川县文物志》[2]时偶然发现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坪岭头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出土一批古稻米。这引起了岭南栽培稻起源与分化研究课题组的高度关注,随后查阅相关考古报告和研究文献,均不见提及龙川古稻材料,可见这批珍贵材料至今没有公开报导,更没有进行科学研究。2006年12月,我们专程前往龙川县进行稻作考古,并在龙川县博物馆的陈列柜中见到了坪岭头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古稻米标本。在地处粤东的龙川县所发现的史前古稻材料,弥足珍贵。龙川坪岭头古稻的研究十分重要,对分析岭南地区栽培稻的演化与传播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学术界重视。

1 材料和方法

1.1 遗址概况与材料

坪嶺头遗址位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紫市镇仁里村,面积约2 450 m2,20世纪70—80年代曾试掘30 m2,文化层厚1.5 m,出土石斧、石锛、石刀、石镞等50余件石器和泥质方格纹陶罐、陶访轮等,还发现有部分炭化稻米粒。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出土遗存属于石峡文化,年代距今约4 000—3 000年[1-2]。本研究对出土稻米进行了观察。

龙川古稻破碎严重(图1),可供观察分析的只有5粒,全为炭化米。其中4粒形态完整,由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博物馆提供。

参照系为普通野稻、粳稻、籼稻和八十垱古稻[3-6],由中国农业大学提供。

1.2 方 法

笔者只对其中5粒形态完整的炭化米(图2)进行研究, 每粒古稻米顺序编号,在体视镜下用测微尺逐粒测量长、宽、厚。量纲单位mm,精度取小数点后1位,计算精度为小数后2位。

炭化米粒长乘以1.522 5,粒宽乘以1.300 4,粒厚乘以1.185 8系数,将其转化为新鲜稻谷[7];炭化稻则仅将粒长加7.67%收缩系数,转化为新鲜稻谷,以便在相同条件下与参照系进行比较研究。经过鲜谷指标复原后,用普野,籼稻和粳稻粒型判别函数对4粒古稻进行判别。

稻种间形质的距离测定,先将数据总体标准化,然后按欧氏距离公式进行测定。

ED=■

ED为欧氏距离;i为性状;j,k为种群。

粒型的属性判别[8],依以下函数公式计算:

f1=-175.3+48.836 2X1-3.959 1X2

f2=-131.086+39.816X1-2.479 5X2

f3=-96.516 1+32.280 3X1-1.561 5X2

f1,f2,f3分别为野、籼、粳的判别函数,粒型属性属于三者中的数值最大者。

X1为谷长,X2为谷质量。

谷质量=3.623 8×■

2 结果与分析

2.1 龙川遗址古稻特征

龙川古稻特征如表1和图3所示,其特点如下。

龙川古稻特征,与4个参照系比较,可从表1看出。古稻的谷长7.63 mm,比参照系中最长的普通野稻的8.56 mm还短0.93 mm,可认为二者基本相同。谷宽3.06 mm,则比参照系中最宽的粳稻3.34 mm还窄0.28 mm,谷厚为2.30 mm,也比最厚的粳稻2.28 mm厚0.02 mm。谷质量24.47 mg。其长宽比为2.50,处于籼、粳之间,显出一种籼粳中间类型状态。

2.2 龙川古稻的粒型分析

经过鲜谷指标复原后,用普野、籼稻和粳稻粒型判别函数对4粒古稻进行判别,结果显示其中1粒类似普野,1粒类似籼稻,2粒类似粳稻,4粒群体平均值判别形似籼稻。

谷长7.63 mm,处在八十垱古稻和粳稻之间,比普野和八十垱古稻短;谷宽3.06 mm,处在籼、粳之间,大于普野和八十垱古稻;谷厚2.30 mm,与参照系中最厚的粳稻2.28 mm相近;谷质量24.27 mg,也接近于粳稻的24.75 mg;长宽比为2.50,处在籼稻、粳稻之间。结果表明,古稻多数性状与野稻和早期古稻不同,比较接近籼、粳稻类。

2.3 龙川古稻与参照系的形质欧氏距离分析

通过距离测定,龙川古稻与4个参照系稻种的形质距离测定,与普通野稻的距离为2.87,与八十垱古稻的距离为3.66,与籼稻的距离为2.04,与粳稻的距离为0.66。从距离测定结果看出,龙川古稻与粳稻最相似,其次是与籼稻有较近特征,显示出该古稻的栽培水稻性质。

3 讨 论

3.1 古稻研究的方法问题

出土古稻多已炭化、失活,除形态尚存外,多不完整,许多生命状态的特征特性无法揭示,致使认知古稻存在局限和困难。因此,多方法、多参数的研究十分必要。

与参照系稻种各性状差异的显著性测定,是一种性状间差异的概率,此法可认知古稻的性状演化量。距离系数是两种群各对应性状之差的总绝对值,通过比较可判定综合性状的演化程度,此法可认知古稻的整体演化度。粒型判别函数则是依据3个参照系稻种的固有摸型进行拟合的参数,是像与不像的综合形态指标,此法可认知古稻的形态演化型。

上述3种参数是从不同侧面对古稻形态的揭示,三者有同有异,既相关、非平行,但互补,以达较全面认识的效果。采用多方法在认知古稻的属性时既可定其类型,又可定其演化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片面性。如龙川古稻的分析,我们就使用了2种以上的研究方法。

3.2 古稻研究中的参照系问题

研究栽培稻的起源和演化,需要建立一套典型的普通野稻、籼稻和粳稻参照系,无此则难以客观认知古稻。根据张文绪多年多次大量研究,距今8 000年前的八十垱古稻起源早,属野栽中间类型,特征清晰,历史定位明确,纳入参照系对认知古稻特征和演化地位极有助益[3-6]。

古稻特征与参照系有同有异,正是这些异同之点隐含主要的演化信息,需要细心关注与分析,不可机械套用参照系的指标[9]。使用传统的简单方法,仅凭长宽比定性古稻非籼即粳,或对籼粳混杂的认知十分片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3.3 龙川古稻的属性及相关问题

3.3.1 属性问题 龙川古稻多数为性状与野稻及早期古稻不同,比较接近籼、粳稻类;经距离测定,龙川古稻与粳稻更相似,其次与籼稻有较近特征,显示出龙川古稻的栽培稻性质;可初步认为龙川古稻属于倾粳稻类型的栽培古稻群。5粒古稻群体太小,不具有种群的代表性。这一认知尚需更多样本证实,其特征的形成还需作时、空条件分析。

3.3.2 相关问题 龙川古稻的发现,填补了粤东史前稻作考古的空白。粤东和福建古稻的发现与研究极少,几近空白,故龙川古稻的发现与研究非常重要。

粵东和福建古稻与台湾、菲律宾和东南亚的古栽培稻传播路线有关。有观点认为,史前福建地区的文化与中原文化尚未有交流,具有独立的特征,而与台湾及环太平洋地区的文化相似,被认为是环太平洋文化的发源地。那么,福建古栽培稻是当地独立起源还是外界传入,由哪传入,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龙川古稻和福建古栽培稻(福州昙石山古稻和明溪南山古稻[10])的关系值得重视。我们认为,粤东龙川古稻可能源自粤北石峡古稻[9],而福建古栽培稻则可能是由岭南古稻传入,粤东是其传播路线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文化厅. 中国文物地图集广东分册[M]. 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89:319.

[2] 龙川县文化局. 龙川县文物志[M].龙川:龙川县文化局,2004:18.

[3] 张文绪,裴安平. 澧县梦溪八十垱出土稻谷的研究[J]. 文物,1997(1):36-41.

[4] 赵笃乐,裴安平,张文绪. 湖南澧县八十垱遗址古栽培稻的再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2000,14(3):139-143.

[5] 张文绪,裴安平. 澧县八十垱遗址古栽培稻的粒形多样性研究[J]. 作物学报,2002,28(1):90-93.

[6] 张文绪.八十垱遗址古栽培稻[M]//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头山与八十垱.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544-561.

[7] 张文绪,裴安平. 炭化米复原及其古稻特征的研究[J]. 作物学报,2000,26(5):579-586.

[8] 张文绪,裴鑫德. 用粒形判别对古栽培稻属性的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3):41-44.

[9] 张文绪,向安强,邱立诚,等. 广东曲江马坝遗址古稻研究[J]. 作物学报,2006,32(11):1695-1698.

[10] 张文绪. 福建明溪南山遗址古稻研究[C]// 裴安平,张文绪. 史前稻作考古文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97-204.

猜你喜欢
龙川考古广东
《龙川红色印记》出版发行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三星堆考古解谜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龙川掠影
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龙川至连平段模块化机房建设
广东舆情
大家都为这个客家古邑添姿彩
考古与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