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

2013-04-29 04:52杨青云
大观周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创造活动课小学语文

杨青云

摘要:活动课是语文课堂的延伸,也是学生接触社会、增长知识、体验生活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周围的事物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借助于语文活动课,他们不仅对课内的知识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而且还会拓展学习空间为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活动课 创造

小学语文活动课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灵活而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为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了教学平台。活动课的设计既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要突出趣味性和教育性,具体来讲要搞好小学语文活动课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突出趣味性

儿童对新事物充满好奇,而且好动、好胜。课堂教学中应有活动或有专门的课让他们活动,设计更多新颖有益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经验。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好奇心和表现欲,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课文《新型玻璃》本是一篇枯燥的说明文,但我在备课中进行了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将这节语文课的学习变成一次产品发布会,将学生的身份变为生产厂家代表以及记者,学生或以记者身份采访,或以发言人身份介绍新技术、新产品。首先,老师提示学生,在学生时设想自己若是两种不同的身份,将怎样很好的扮演角色,留给学生一个必须学习的空间;新型比例的名称、性能、用途……用这种角色互换的方式,学生参与,兴趣盎然,甚至设想出许多用途更广,功能更全的玻璃。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接受了信息,提高了能力,间接地认识社会。还折射出新技术不断产生,社会不断发展的时代光芒。课堂不再是单一的、平面的、封闭的、而是多元的、立体的、开放的。

二、要拓宽学生活动范围,努力实现从校内到校外,从课内到课外,从书内到书外的转变

(1)课内外衔接。指导学生看书读报,作“小灵通”,根据学生喜欢模仿的心理特点,开设班级“广播台”、“电视台”,让学生做小播音员播新闻;在学过写板报稿后,发动学生当小记者,留意观察、收集资料,如新人新事、热点问题、班级新闻、校园风采等;班级写作兴趣小组的同学当编辑;同学上台当播音员念自己或他人的稿件,自身的价值得到体现,在看、写、论、说的过程中,锻炼了胆量,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家录下课文朗读录音,在课堂上评价,然后逐渐发展到录课外读物,讲故事等。学生认真对待这特殊的“作业”,精心录制,当他们听到自己的声音从录音机传出,无比兴奋。这一活动给每个学生提供了朗读和欣赏的机会,使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很快。阅读欣赏课,学生课本和课外书上文质兼美的文章,并配乐朗诵,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听到感情充沛的朗读,对朗读的和欣赏的同学来说,是双边的活动,既陶冶性情,提高欣赏水平,又进一步提高朗读水平。经常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参加讲故事比赛,朗读比赛,智力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学生有了实际的生活体验,有了写作素材,有了真情实感,写“活动”,写“场面”等,不再闭门造车。

(2)活动内容可系列化。高年级学过的成语较多,为了培养学生学成语的兴趣,我多次举行“成语趣味运动会”有成语故事、成语相声、成语接龙、成语之最、根据表演猜成语等项目。变学生用“脑”学、用“心”学、用“嘴”学、用“手”学、用“身体”学;如前所述的小记者、小编辑、播音员,包括学生自办的小报,语文活动课的节目主持人,简直可以组成一个“编辑部”和“电台”(电视台)。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翻阅书刊、摘录资料、整理编辑,使得小报和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培养了听、说、读、写、采、编的活动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扩大了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3)展示时代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告已深入我们的生活。抓住这一特点,开始阶段我让学生模仿广告,学生很感兴趣,从跃跃欲试,到能惟妙惟肖地表演出来,学生已经经历了听、看、记、演的过程,多种器官进行了参与,然后逐步引导学生欣赏一些精品广告及广告载体之——广告词的精妙,体会语言艺术在广告中的重要性,如双关、反语、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广告中的运用,锤炼词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注重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创造性精神

发展思维是学习语文的又一层次。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语言的训练,更应侧重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在专门的思维训练课上,一条线,一个圆圈,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想象出是一些什么东西;“脑筋急转弯”,冲破思维定势的禁锢,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立体造句”,将好似毫无联系的词语组成一段话甚至一篇短文,学生要抓住其内在联系,展开丰富的想象,可多角度、多层次阐述,架起词语联想的立交桥。这对于发展思维和激发新颖奇特的创造能力来说,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训练方式。例如:“时钟、木匠、开水瓶、小猫”,学生变换排列和组合的结构,作各种表达,创设出一幅幅完全不同的情景。“用成语造句”,一般的教学程序就是分别说句子,而我认为可以将两个词甚至更多的词放在一个句子或一段话里。随着词语的增多,句子越来越大,思维为之开阔,直至形成作文的构思。学生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走向创造的乐园。这种思维的训练,就是创造性的训练,变第一、二程度的目标(即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学习为第三程度即创造性活动为目标。

总之,小学语文活动课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内容,在突出综合性、强调实践性的同时,还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活动课的设计要以生活为基础,不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探究能力,引领他们在更广阔的舞台感受語文学科魅力,从而爱上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江舰.如何上好小学语文阅读实践活动课[J].素质教育,2013(3).

[2]李晓敏.小学语文活动课的尝试[J].现代教育科学,2013(2).

[3]刘春青.谈小学语文活动课的特点及实施策略[J].中华少年,2012(24).

猜你喜欢
创造活动课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小学美术教学让学生创造幻想世界的思考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